![](/tid5/uploads/thumb/79/1-21030501460T27.jpg)
人们常常说麦田是一个奇迹,在2005年这个民间助学组织蓬勃发展的时候,麦田脱颖而出,成为这里面发展最快,人数最多,也最让公益伙伴们称奇的一个。
也常常有人问我们,麦田是怎样发展得这么好的,思来想去,也没有得出一个所以然来。似乎一切都是无心插柳,似乎我们也都是被时势推着往前走,走着走着,就成了这样了。
前些天,在爱佑的CEO培训班,主办方请来了《精益创业方法论》的作者龚炎老师为我们分享颠覆式创新。在听龚老师分享的过程中,我突然有一些醒悟,原来,当年的麦田,就是无意识的进行了一系列的颠覆式创新,所以成为了众多助学组织中的一个奇迹。
首先,颠覆式创新分为低端颠覆和新品类颠覆。低端颠覆是以颠覆的低成本打入市场,然后逐渐向高端发展,在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咱们来说说什么是新品类颠覆。
龚老师说,新品类颠覆就是要给用户颠覆式的体验,比如传统手机的时间显示功能颠覆了手表;Iphone颠覆了功能手机,让手机成为一个信息中心,而不只是打电话发短信;特斯拉智能电动车颠覆了传统汽油车,它把IT技术用在了汽车上,让用户能够通过触屏、手机APP来控制汽车;特斯拉的销售模式也是颠覆式的,它采用了苹果的销售模式,线下体验,线上购买,因此,它不需要大面积的店面,不需要众多的销售人员,因为用户的到店体验而更加解决了传统汽车企业与用户不能建立直接联系的问题。
首先,当大部分的助学组织都在埋头做事的时候,麦田做起了品牌:有自己的颜色,有自己的服装,有自己的歌曲,有自己的拍照固定动作,甚至还有自己的吉祥物……这样一群人走在大街上,山村里,跟那些什么都没有的组织一比,想不被人们关注到都不太可能;
其次,当大部分的助学组织都认为宣传就与“公益”相悖,于是老老实实在自己的网站发布学生资料的时候,麦田在做标准化的传播,我们把设计好的图片展文件发给所有想要加入麦田,为麦田出力的志愿者,让他们在全国各地的学校、广场、小区进行展出,让麦田的走访故事在线上线下都不断的被传播,于是很快的,麦田团队在各地开花,志愿者数量迅速的增涨起来;
再次,当大部分的助学组织都以山区孩子为第一服务对象,努力耕耘的时候,麦田在建设自己的社群。我们在各地建立志愿者团队,并且告诉大家,我们不仅要走访孩子,不仅要做图片展,我们还要开展志愿者活动,要聚会,要吃饭,要建立家人一样的感情。至今,当你问麦田的众多志愿者为什么选择麦田,他依然会回答你,因为这里快乐,因为这里像家一样温暖。
这些,无一不是给了用户颠覆式的体验,让人们深深的感觉到这是一个多么不同的助学组织,然后,义无反顾了成为了麦田的死忠粉,一直一路同行到今天。
记得那些年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助学组织模仿麦田,有人把麦田首页的设计照搬过去,连一个三角形按钮都不改变,有人把麦田介绍包括愿景使命也一字不动的拷贝过去,甚至里面还不时的出来几个漏网的“麦田”字眼,后来也有人开始建立品牌,做各种宣传,麦田的走访图片更是被各种组织各种活动借用,但显然作为后来者,不如占有先机的麦田能够获得那样大的成功。
麦田马上十一年了,我相信麦田走到今天依然获得普遍的认可,跟最初打下的坚实基础是牢不可分的。当然,我们也看到了麦田在如今的转型中,也走得万分艰难。曾经的颠覆是无意识的,是真正的无心插柳柳成荫,那么今天的我们,是否能够有意识的颠覆式创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