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面临着重大的社会转型,尤其是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转变为社会全面建设和发展进步,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治理体系,既是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的需要,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环节!
志愿服务(Volunteer)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 2001 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自2008年以来,中国志愿服务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党和政府也在顶层设计中更加强大志愿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志愿服务高速发展,甚至超过经济发展的同时,志愿服务体系构建、文化发展中也必然掺杂着诸多元素,志愿服务文化体系构建亟待加强。一方面我们需要学习国外志愿服务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进行本土化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文化体系,从而更好的指导和促进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动力探索——志愿服务的一个开始
志愿服务的动力,是指开展志愿服务的内在驱动产生的过程。客观上讲,志愿服务的需求在哪里?为什么要开展志愿服务?如果用一个字来回答,就是“心”,即从心开始。
《礼记‧大学》记载,“知至故意诚,意诚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理,国理而天下平。”可见正心诚意自古就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之一。志愿服务就需要植根于正心诚意,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厦。
从心开始,从志愿服务的需求而言,就是根据志愿服务对象的心理需求,从心开始,针对性的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求层次理论,解释了需求的重要性。不能因为志愿服务的道德标签而做出一些假大空的志愿服务工作来,一切不能搞满足志愿服务对象的心理需求的志愿服务,都陷入了形式主义,也是无法长期可持续的开展的。
从心开始,从志愿服务的供给而言,基于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的性善论,就是指我们每个人有为他人提供帮助的主动意愿。从心开始,就是要用真心和诚心去开展志愿服务,务求志愿服务达到预期效果,用个与时俱进的说法,就是走心。如果不能从心开始,我们即使关注到了对象的需求,但是我们没有认真的态度和可行的方法去务实的开展志愿服务,志愿服务还是无法落到实处。
从心开始,就是要用感恩之心,仁爱之心,形成“心”的良性循环,爱的不断传递,切实推动志愿服务动力的源源不断的开发。从心开始,也是预防功利之心和拜金主义对精神文明的侵蚀,防止因为当前高速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惯性而导致志愿服务参杂过多的功利性和形式主义。从心开始,本质上是因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爱、力量、价值都源自于心,从心开始,尊重内心的需求,遵循内心的意愿,用心把事情做好,开心快乐的从事志愿服务活动,这是志愿服务的起始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扣好人生的第一课纽扣,志愿服务工作也需要认真对待“第一颗纽扣”,即端正动机,从心开始。
二、思想解放——志愿服务的两个转变
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持续了三十多年,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平稳的发展态势。但是同时我们的社会面临转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物质文明建设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从我们熟悉的商品关系和市场原则的思维惯性中解放出来,实现在社会发展领域,尤其是志愿服务领域的转变,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和机遇。志愿服务工作中,需要彻底的解放思想,打破思维惯性,集中力量实现社会领域的两个转变:
第一,关系转变,即从商品经济下的“交换关系”转变为社会志愿服务的“奉献关系”。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的精神。但是在实际的志愿服务过程中,不乏夹杂着很多其他功利化需求的人或组织机构,尤其是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始与公务员要求、学校要求相结合的时候。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也提倡的很多,但是多数情况下成为一种标签,而真正落到实处还远远不够,究其原因就是我们仍然停留在因高速发展的商品经济而带来的“交换关系”认知模式下。
交换关系是从商品经济的早期有限区域和范围的物物交换,到出现一般等价物以后的大范围跨区域交换活动,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识之一。如果带着思维惯性,把志愿服务从交换关系来看,就会狭隘的认为做志愿服务就是为了以后获得别人为我服务的回报,就是用我今天的服务去交换明天别人对我的服务,这大大的贬低了志愿服务的价值。
从志愿服务定义看,是不以物质回报为前提,即不以交换为目的,是不求回报的助人行为或利他行为。志愿服务的发起者不应该被交换关系的牢笼所束缚,而应该在更高层面上,即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文明的层面上去审视,把志愿服务定义为“奉献关系”更为准确。即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仅仅是因为我愿意奉献,愿意帮助他人,不求任何回报,不附加任何条件,无怨无悔。
根本上讲,真正要想推动志愿服务治理体系构建和良性发展,我们就必须正本清源,必须澄清志愿服务中高尚的精神文明价值,彻底打破商品经济带来的社会思维惯性,大力强调用奉献关系替代交换关系。
第二,原则转变:从市场原则中的“等价原则”转变为社会志愿服务的“价值增值原则”。
等价交换原则是市场经济下的不二法则。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的商品交换过程,一般是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等价交换的原则事实上不断的渗透在社会领域,导致了贪污腐败。发生在不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换过程,等价交换原则往往遭到破坏,导致不断控制成本而减少投入,或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出现豆腐渣工程、商业欺诈等频频出现。
志愿服务强调的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这是一个价值不断累积和增值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价值相等而没有获得增加的过程。志愿服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为过程的意义,所以都是产生新的价值的过程,而不仅仅表现在志愿服务的结果。只要有人的参与,只要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行动,其社会价值就在积聚和增长,就实现了价值增值。
等价交换原则只适用于商品经济,不能引入政治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在志愿服务实践中,从等价原则转变为增值原则,更加强调志愿服务中的无差别劳动和付出,强调志愿服务参与增值的不可分离性,从而更好的预防等价原则下可能的欺诈风险、社会价值萎缩等负面结果和客观存在的不等价交换等不公平现象,切实推进志愿服务治理体系的创新构建和发展。
三、体系构建——志愿服务的三个愿景
志愿服务工作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不断的探索,所以从愿景的角度看,志愿服务需要在三个方面用愿景文化构建志愿服务的治理体系。
第一,构建志愿服务云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在计算机云时代,我们志愿服务需要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提高运行效率,健全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志愿服务实践工作是微观层面的个体,无论是服务对象还是志愿者志愿组织机构都具有分散性、大数据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把需要志愿服务的个体和群体对象的需求进行有效的统计和发布,并能够与有效提供的志愿服务资源进行有效对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和资源服务效果。构建志愿服务云机制,就是在不同层面畅通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志愿服务需求和志愿服务供给的高效无缝对接。
第二,增加志愿服务总值。
经济建设有可衡量指标GDP,以及其他相关指标。但是志愿服务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可衡量的量化指标。尽管GDP等数据,目前看来也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完整真实的经济水平,但是在志愿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没有统一数据化标准的背景下,提出增加志愿服务总值GDP的愿景,探索建立类似于社会经济指标的量化体系,引导全社会的志愿服务推动志愿服务GDP不断增值,把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更好的实现人的全面的社会价值而非单一的以金钱衡量的经济价值,是志愿服务必须面对的挑战。
第三、推进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源,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有步骤有计划的开展,而不应该是一窝蜂式的,暴力破坏式的开发志愿服务资源。当前国内可能存在对志愿服务的过度开发,很多地方因为文明城市等要求而被动开展志愿服务,走形式主义线路的志愿服务大有人在,客观结果就是导致原本单纯而高尚的志愿服务价值贬低,有限的人力资源惨遭破坏,很多参加志愿服务的人都说,这样子形式主义的志愿服务,我以后再也不参加了,甚至逐步泛华到“志愿服务以后我不再参加了”。
志愿服务应该被视为有限资源,在我们没有足够的开发志愿服务资源的技术储备、机构储备的时候,我们对于大范围政治运动式的开发这一珍惜资源应该保持谨慎,否则带来的不仅仅是志愿服务资源的破坏,甚至还可能有破坏整个志愿服务治理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态体系的风险。
所以,创新志愿服务治理体系,要求我们科学规划,着眼长远,坚持不懈的推进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让志愿服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四、完善功能——志愿服务四大“赋”: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和功能有待深入开发探索,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赋能,即赋予能力和能量。当前社会竞争激励,各种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一部分人因此而迷失自我,丧失自信,有一种无力感。志愿服务通过付出自己的时间帮助他人,让志愿者发现自己有能力有能量,让受助者感受到自己不孤独有支持,也获得力量,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第二、赋值,即赋予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物欲横流和拜金主义的冲击下,人们感到精神的空虚,价值的迷失。志愿服务是利他行为,帮助志愿者在服务中发现自我价值,帮助受助者在接受服务中更好的感受到社会价值,逐步形成价值的传递和增值。
第三、赋权,赋予权责利,激活志愿服务的活力和效率,更好的参与社会治理和发展进步。社会转型中越来越强调从管理转变为治理,强调多主体的平等参与性,客观上要求参与者都有清晰的权责利。志愿服务可以让参与者们更好的争取自己的权利,同时更好的承担相应的责任,享受正当利益。
第四、赋义,赋予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生大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义字当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有助于在全社会倡导公平正义的风尚,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以上四个方面的功能是一个整体,共同形成一个平衡系统。如果单独强调某一功能,比如赋权,可能导致对于权力的过分强烈的需求和放大,导致对权力本身的需求超过了对志愿服务需求的重视,可能陷入新的权力斗争的循环,而丧失了志愿服务的初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系中,志愿服务彰显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社会治理体系,需要密切结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践行志愿服务,创新探索志愿服务生态治理体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而不断年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