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益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捐助人的捐助意愿与受助者的实际需求不匹配。这种现象在基金会开展资助工作中时常出现,对于公益组织或项目设计机构来说也的确是一个实际问题。
通过对此类现象的分析,我发现捐赠人意愿与受助者的实际合理需求出现偏差主要出于如下原因:
一、 捐助人与受助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普通捐助人之所以产生捐赠意愿主要受到媒体报道、公益广告等媒体手段影响,进而产生利他动机及捐赠意愿。而这些媒体报道往往聚焦部分领域或容易激起潜在捐赠者共情的事件,难免报道不够全面。换言之,还有很多受助者的实际需求没有被大众关注到。
二、偏差
捐赠者对于捐赠行为影响力的要求与受助者实际需求出现偏差。企业或机构的捐赠行为大多出于企业社会责任,因此,他们对于捐赠行为的宣传效应是有一定需求的。有些企业对于慈善或公益不甚了解,通常也受到其他企业或同行捐赠报道的影响,容易选择一些流行或更容易受到关注的领域进行捐赠,例如教育、扶贫、救治先心病儿童等。
三、 亲身经历或某种情结
捐赠人的捐赠行为完全出于个人的亲身经历或某种情结。对于这类捐助者,他们自己有过类似的成长经历,因此对于某个领域有着特殊的情结,他们往往不太会受到媒体报道或公益宣传活动的影响。
因此,他们也会有着自己独到的捐赠诉求。
针对以上情况,公益组织在募集资金以及设计项目的时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首要的前提是保持公益组织不偏离自己设定的使命。在坚守使命的前提下,尊重受助者合理的实际需求,真正让善款惠及受助者,我相信这也是所有公益组织的职责所在。
首先在捐赠者和受助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益组织其实就是二者之间最好的信息沟通桥梁。公益组织需要通过有效的宣传手段让捐赠者了解到受助者更为迫切、更为实际的需求是什么。这要求在设计项目的时候要拿出强有力的数据、感人的故事以及带有强烈的视觉及心理冲击的视频、图片作为支撑。因为研究表明,对于那些捐赠经历较少的捐赠者来说,他们更容易受到宣传材料的影响。当然,在说服捐赠人改变想法的时候要采取渐进的方式,从捐赠者的捐赠意愿出发进行引导、展开、生发。
其次,对于那些需要产生社会效应的捐赠者来说,公益组织要在宣传策略上下功夫,突出项目的创新性,从而吸引企业对于陌生或角落领域进行捐赠。如果公益组织能够在宣传点上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最大化,并且突出企业捐赠行为的创新性,相信企业也将会考虑受助者的真实需求的。
最后,对于那些有捐赠特殊情结的捐赠者,他们过去的经历或过去的捐赠行为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捐赠意愿。公益组织也可以用事实说话,用数据、真实的事例告诉他们目前的需求是什么,对比过去的需求有什么不同。因为社会在变,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加入公益领域,所以受助者的需求也是随着时间在变的。我认为,只要有捐赠意愿的人,或多或少是希望能够帮助到受助者的。他们在了解了真实情况后也不会盲目捐赠的,所以公益组织要做的就是真实的展示出受助者的情况。
作为公益组织,不能也无法改变受助者的真实需求,哪怕有些需求看似不合理。
例如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在长期的救助活动中发现,受助人不仅仅需要医疗救助,同时他们脆弱的心灵也需要抚慰和愉悦,需要每个月有一点点可供他们自己自由支配的零花钱来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或去观看一场电影,而他们的家庭已无力负担这些,这样的需求看似不合理,但是却又能帮助他们战胜病痛。
因此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的罕见病支持项目“零花钱计划”应运而生。该项目是针对18周岁以下、贫困家庭的罕见病青少年开展的生活关怀项目。
希望通过号召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提供小额资金捐赠,使身患罕见病的贫困儿童可以有属于自己的零花钱,享有与其他家庭孩子一样的童年。该项目客观地展示出罕见病青少年除了接受医疗救治以外的其他需求,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进行图文展示和案例说明,有效的引导公众对这样的角落领域的关注和共鸣。该项目的成功开展充分说明了公益组织在项目运作过程中要明确目标,全面展示受助者的需求,有效地去引导捐赠人的视线,既满足了受助人的需求,又实现了捐赠人的价值。
总而言之,作为公益组织,一方面要将受助者的真实需求合理化的展现在捐赠者面前,另一方面要对于捐赠者的捐赠动机进行足够的了解和分析,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