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美节日季公益活动有何不同

       春节是我国最具代表性和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之于中国如同感恩节到新年的节日季之于美国,有着类似的阖家团聚、辞旧迎新等传统习俗。但是在公益文化和活动方面春节和美国的年末节日季(Holiday Season)之间还有较明显的差距。

12月是美国慈善捐赠的年度最高峰

       美国权威慈善杂志《慈善编年》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通过Network for Good 平台实现的网络捐赠额在2017年12月达到全年最高峰,占过去13个月捐赠总额的24.9%。其中,12月31日创全年单日捐赠额和捐赠人次两项指标最高纪录,分别为1千4百万美元和近6万1千人次[1]。每年从11月末的感恩节到新年元旦,美国社会在欢庆节日的同时,也迎来公益行业的年末盛宴。

图表来自The Chronicle of Philanthropy:最近13个月Network for Good平台监测美国日网络捐赠情况。颜色越深代表当日网络捐赠额越大。

       如上述网络捐赠数据显示,年末节日季是美国慈善捐赠的全年最高峰。各类慈善组织在节日季到来之前就摩拳擦掌筹划和举办各种类型的慈善募捐活动,同时美国慈善家和普通家庭也会做好准备在节日季到来的时候为自己支持的慈善事业捐款与他人分享过去一年的收获。在各类募款活动中,最具代表性和有成效的有两类:慈善组织的年度晚宴和“给予星期二”(Giving Tuesday)慈善捐赠日。

年度慈善晚宴是慈善组织节日季募款活动首战和传播工作的重头戏

       在美国,许多慈善组织会选在感恩节前夕举办年度慈善晚宴来为机构募款、增强与资助人之间的关系、传播机构的公益理念并为节日季公益活动做铺垫。通常晚宴会通过认捐晚宴席位、现场慈善义卖、现场诺捐及配捐等方式为机构募款。同时,晚宴通常还会专门设置社交环节,为出席晚宴的慈善家、合作伙伴和关心机构发展和使命的人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以此增强捐赠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和慈善组织的关系粘度并扩大慈善关系网。社交机会也是不少美国人出席慈善晚宴的重要理由。此外,慈善组织通常会在年度晚宴上分享自己过去一年的重大成就,这种仪式感会放大参与者的成就感进而为慈善组织带来更多支持。同时,年度晚宴也是倡导和传播公益理念的绝佳机会。

       以美国马萨诸塞州儿童服务机构“儿童的信赖”(Children’s Trust)在2016年11月举办的“承诺之夜”年度晚宴为例:晚宴共有400余人参与并通过拍卖比赛、演唱会门票和车位使用权等义卖品,现场筹集以及慈善家配捐的方式募得善款13.5万美元,相当于该机构2016年度募款总额的28.7%[2]。晚宴上, “儿童的信赖”授予波士顿市长马丁·沃什“杰出贡献”奖来扩大活动和机构的影响力。此外,从晚宴的筹备造势到晚宴现场,“儿童的信赖”采用了视频短片,地铁广告等等多种渠道宣传倡导其“早期干预”和“健康家庭”的儿童保护理念。

“给予星期二”:美国的“9·9公益日”

       由非营利组织“Y大街92号”和联合国基金会于2012年共同发起设立的“给予星期二”最初是为了反对美国社会节日期间的商业和消费风潮。它提醒美国社会节日不应该被“黑色星期五”或者“数码星期一”这样的商业消费活动裹挟充斥,在物质消费之外应该关注社会公益。自“给予星期二”设立以来,越来愈多的美国人在感恩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二通过网络捐款的方式支持社会公益,现在“给予星期二”也在英国和加拿大等其他英语国家流行开来。

       据Blackbaud[3]于2017年11月2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2017年“给予星期二”当日在其平台上完成的捐赠额创2012年捐赠日设立以来的历史新高,超过了6千万美元,比2016年增长了28%,是设立之初2012年捐赠额的5倍。同时,相较于2016年,2017年“给予星期二”接收捐赠款的公益组织数量也增长了8%[4]。

传统街头募款,是街头的节日符号

       虽然街头募款等传统募款方式已经逐渐被更高效和更便捷的网络募款所取代,但是仍有不少具有特色和节日符号的街头募款活动被延续下来。例如国际组织“救世军”(The Salvation Army)的“小红桶”街头募款行动,是“救世军”最具有品牌效应和最深入人心的筹款活动。“小红桶”的历史可以追述到1891年[5],虽然目前该活动募集到的资金无法跟“给予星期二”募集到的金额相比,但其更大的意义节日期间提醒公众关注公益和营造节日公益氛围。“小红桶”已经成为美国街头节日公益的符号。

美国公益项目聚焦节日需求

       在美国,节日期间的公益项目主要聚焦低收入家庭、流浪者和儿童等群体的节日需求。一些社区中心会在节日到来前向低收入家庭发放火鸡等传统节日食材和购物券,给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送去圣诞礼物。无家可归者收容所也会在节日期间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住所和节日晚宴,帮他们渡过孤独寒冷的严冬。

本文作者: 邵灵玲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研究部

研究主管

引注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美节日季公益活动有何不同  中美  中美词条  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词条  节日  节日词条  不同  不同词条  
公益

 投资银行家的公益转身

印尼儿童公益专家Lynna Chandra的爱心之路(2016年9月24日 深圳)一个资深的投资银行家?一个善良美丽的儿童临终关怀公益天使?  &nb...(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