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29年前的今天,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他是缔造者!

1989年3月13日

中国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成立

即后来的中国扶贫基金会

历史上的今天

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大会于1989年3月13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1989年3月13日,由国务院扶贫办主管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前身为中国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在民政部登记成立,是全国性扶贫公益组织,也是中国扶贫公益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公益组织之一。2017年11月,中国扶贫基金会于加入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

       针对贫困的主要成因,中国扶贫基金会致力于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计扶贫、救灾扶贫四大业务领域。截至2017年底,累计筹措扶贫资金和物资340.95亿元,受益贫困人口和灾区民众3328.07万人次。

本期与您分享的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创始人的故事。

       他是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福建省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上世纪80年代主政福建省的改革元勋,功绩卓著;

       从福建省委书记的岗位退休后,担任中国扶贫基金会首任会长,矢志于中国的扶贫事业,为扶贫济困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他就是项南,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从创始人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扶贫基金会早年的探索。作为创始人,项会长做事严谨,生活工作十分朴素,这种气质似乎一直贯穿在扶贫基金会的日常中,这也是扶贫基金会一直让人称道的原因吧。品牌融于机构的血液里,是从团队每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那些共同的气质。祝扶贫基金会29周岁生日快乐!

“不管你向南向北,我就跟你扶贫了”

       中国扶贫基金会基金会刚刚成立时,是一个没有基金的基金会。项南会长召集基金会的理事举行座谈会,为如何开辟民间扶贫之路出谋划策。

       理事们多数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省部级的干部就占了60%。但是项南的人格魅力还是令许多人折服。会上只听见一个人说:“项老啊,不管你是向(项)南向北,我就跟着你扶贫了。” 一句话,逗得大家笑了起来,接着,你一言、我一语,为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早期发展出了许多好点子。

东西互助,干部交流

       陕西南部的秦巴山区,是80年代中期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帮扶的22片贫困地区之一。1990年春的一天,项南和基金会副会长何载乘着硬座火车去了陕南的秦巴山区。

       他们看着老乡家锅里的糊糊问:“谁家的日子好些啊?”老乡回答:“东头那家,他家的粥稠。”来到另一家,他们数着家里唯一一床被子的补丁,一层又一层,竟然有100多块!严峻的现实让项南难以释怀,怎样帮助他们走出贫困呢?

       项南会长发现,西部地区的贫困落后,首先落后在观念上。于是当即做工作,协调江苏省和陕西省,让两地的县级干部对口交流。很快,首批苏南7个地市和陕南4个地区31个县市各派73名干部,到对方省的县市上任了。

       “干部交流搭台,经济协作唱戏。”对口交流促进了西部解放思想,带动了两地的经济交流、人才交流、技术交流和资金交流。

       “东西互助,对口支援”这种扶贫方式得到了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称赞是“扶贫工作的一项创举”。1992年5月,中央组织部、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和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召开会议,推广了干部交流的扶贫方式。很快,这一方式扩展到了全国,至今仍是政府社会扶贫的主要方式之一。

花钱谁不会?!

       基金会所走的路,应了“得道多助”这样一句老话。

       在项南会长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工作得到了认可,收到了海内外几笔较大的捐款、捐物,有些是捐赠人指定用作工作经费的,包括日本进口的2辆“丰田皇冠”轿车和2辆“尼桑”面包车。有一阵子,20来人的基金会,汽车有7辆,驾驶员有3名。

       为此,项南会长给全体员工写了一封语重心长的公开信,告诫大家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不能浪费捐赠人的每一分钱。他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养一辆车,税费、燃油、司机的工资和福利,一年下来是笔不小的开销。“花钱谁不会?!要会筹集资金,使基金会生存和发展,用更多的钱去扶贫!”

       项南与几位会领导,都是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楷模。会长们来基金会开会,到点了回家吃饭,从不在基金会吃工作餐。国内的客人来了不招待用餐;请外宾吃饭不上酒。有时甚至把来访的客人请到家里去吃饭,一碗捞面条、一碗红薯稀饭,为的是省下基金会的办公经费。而来访者却吃出了对基金会领导们的敬意,这种“小器”的做法,赢得了捐赠人的钦佩。

       埃索(中国)石油公司总裁李媚女士说过,项南会长请她吃过的白菜烧豆腐,令其终生难忘,使她相信中国扶贫基金会能够做好埃索公司在中国的公益项目。

“为了聂帅的嘱咐!”

       你一定听过“环北京贫困带”!

       那些太行山区的贫困县,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一代领导人倾注心血最多的地方。

       特别是阜平县,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聂荣臻元帅在那里工作了13年。聂帅去世前曾对项南有过嘱托:“你现在做扶贫工作了,帮一帮阜平吧!”

       1991年春节,项南、何载、李敬等领导从自家拿了一些现金和衣物去阜平看望老百姓。一位老大娘听说几位客人从北京来,颤巍巍地握着项会长的手问:“毛主席他老人家在京城里可好啊?”山区的封闭可见一斑。

       为了聂帅的嘱托,更为了太行山区的贫困人群,项南会长将阜平作为试点,帮助太行山区找到脱贫致富的突破口。中国扶贫基金会牵线搭桥,引入石材企业加工当地花岗岩;邀请权威专家“会诊”不景气的县办企业、乡办企业;请来菌草技术专家为村民传授野草和秸秆栽培食用菌技术。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正是由于项南会长及前辈们奠定的基础,使得中国扶贫基金会成为中国扶贫公益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公益组织之一。

内容来源:中国扶贫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据基金会中心网数据显示,截止至2018年3月13日,全国共有6454家基金会。其中,扶贫救助领域的基金会有1274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扶贫基金会词条  缔造者  缔造者词条  年前  年前词条  成立  成立词条  今天  今天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