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流动儿童教育蓝皮书项目负责人朱琳,在北京易孚泽公益基金会三周年答谢会暨2017年项目成果展示会上的发言整理,为我们系统介绍了流动儿童问题以及我们正在做的工作。
最近大家在网上看到有关流动儿童的信息,有很多都是比较负面的新闻,而我想跟大家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流动儿童,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
很多人最开始接触“流动儿童”这个概念时,可能会刻板印象的认为流动儿童等同于打工子弟——或许因为打工子弟的权利更容易受到了侵害,所以使得他们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但实际上我们所要研究的“流动儿童”的概念包含更大的范围。只要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都可以称为“流动人口”。而其中不满17岁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流动儿童”。因而,当我们用“打工子弟”的概念代替“流动儿童”时,忽视了父母处于无就业、不稳定就业状态的儿童,或是平时在老家的学校读书,寒暑假期间从家乡“迁徙”到城市与打工的父母短暂相聚的候鸟儿童。由于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相分离,流动儿童在城市里难以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流动儿童不得不返回户口登记地生活、上学,最终成为留守儿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于2016年发布的首本《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中指出,每10名儿童里有4名受到人口流动影响。意味着我们身边存在着大量“流动儿童”。他们的发展及受教育问题因人口流动的限制而受到局限。这全国40%儿童的当下与未来值得我们关注并研究。
基于联合国2015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人口流动对农村儿童的影响更大。流动儿童中,户籍地在农村的有 2087 万人,占全部流动儿童的 60.9%。农村地区生活的留守儿童规模达到了 4051 万,占全部农村儿童的 29.4% 。
2010—2015年,流动儿童的总体数量变化不大,甚至有所减少,但是城镇留守儿童的数量却发生了很大的增长,这一现象也对城市里的留守儿童造成了影响。在整体的小学的班额里面,大班额聚集在城镇地区的,儿童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中就导致了城镇学校的班额数量的增加。
大班额导致老师无法顾及到每个学生,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教育资源就非常稀缺。城镇原住的家长和学生来说,流动儿童的到来等于和自己“争抢”了教育资源,对他们本就有着不满。
同时,在联合国2015年数据里也体现出,全国超过1/3的儿童不能跟家长居住在一起,这些孩子只有8%是单亲家庭导致,92%因为人口流动导致了家庭的分离。上海财经大学陈媛媛老师团队的《流动儿童认知与非认知能力发展:关于上海流动儿童的跟踪调研》显示,在上海上学的孩子到了初二,需要回家就读的孩子里有83%是自己回去,意味着大部分的孩子回去之后就变成了留守儿童。这些流动儿童,就面临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缺失,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了他们现在的污名效应越来越明显。
数据来源:陈媛媛--流动儿童认知与非认知能力发展:关于上海流动儿童的跟踪调研
另外,该调查还发现,流动儿童在公办学校共读,不会给公办学校的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研究结果中呈现在上海的公办学校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相比成绩没有显著差异,即便分到一个班也对当地儿童没有不好的影响。这些孩子中成绩越差的孩子,到公办学校就读之后,反而成绩有更显著的提升。本地儿童家长担心,认为需要隔离的孩子对你的孩子没有不好的影响,并没有发现。
根据2015年的数据,我们看到在东部地区聚集了更多的流动儿童,民政部刚刚发的关于留守儿童最新的监测数据也显示,四川仍然是留守儿童最多的地区,这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5年发布的《中国儿童人口状况数据报告》的趋势是一致的。
另外,虽然2012年就已经叫停了撤点并校,但是其实到现在仍有很多地区进行着以撤点并校为路径的区域布局调整。这就意味着农村小规模学校还是在持续性减少,寄宿制学校及大规模寄宿制学校发展迅猛。寄宿制学校里低龄化的现象也是逐渐的明显,在2017年农村小学寄宿生已经占到了农村小学生总数的14.1%。他们在低龄就与父母分离,在学校寄宿生活,这些家庭面临着孩子们上学的交通、食宿安全、学习、情感危机和校园欺凌等多方面挑战。
政策趋势:留得下&回得去
从宏观政策趋势看,可简单总结为两个词:“留得下”和“回得去”。今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几项新的政策,2016年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只有80%。《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市、区)评估认定内容一览表》(教育部国教督办函【2018】27号文件)要求的评估指标为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读比例不低于85%。给地方政府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要求,但是这个评估认定能起到多大效果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在留守儿童方面,2016年确定由民政部牵头管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工作。与此同时,在2018年5月份《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也终于出台,教育部也意识到在小学低龄阶段,寄宿制导致的严俊问题,所以对此做了明确要求。《指导意见》规定“原则上小学1-3年级学生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路途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4-6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在住宿、生活、交通、安全等有保障的前提下可适当住宿,具体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确定。
我们能做什么?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作为一个民间智库,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做些什么?能够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2016年发布全国首本《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之后,21世纪教育研究院于2017年下半年启动了2018年《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的研究筹备工作。我们希望在研究基础上,真实记录我国流动留守儿童教育宏观情况和动态变迁。同时我们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在学术基础上能够为服务流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实践者提供一些有用的研究支持。最后,也希望借助这样的报告能够更多影响到政策制定者。
“解决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是要增大教育供给”这句话很容易说,但教育供给如何提供、谁来提供教育供给是大家很少讨论的。同时“供给“也并非“给钱“这么简单。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可见国家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接下来各地需要考虑的就变成如何从粗放到精准的扩大教育供给、促进区域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只有经过对教育投入的结构性改革,才有可能更有效的改善流动/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问题。
同时,我们还应该反思,当我们提及“增加教育供给”的时候,应该明确主语。我们是要呼吁“谁”增大教育供给?在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供给体系下,中央和地方在教育财政分摊上应该分别承担怎样的角色?等。这均将在2019年发布的《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8)》中进行深入讨论。
透过现象分析本质问题,并提供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系统性地思考和研究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方法和路径,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作为民间智库应承担的责任和需要体现的价值。未来我们会一如既往地通过每两年出版的《中国流动儿童发展报告》深入开展流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前沿研究,并搭建多方参与平台,开展公众传播及倡导,通过提供可尝试的解决方案推动地方政府进行变革、推动并改善流动/留守儿童的发展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