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打破公益江湖”的色彩太具破坏性,公益从业者们至少应该有意识地“退出公益江湖”。
从批评开始
面对批评时,公益界喜欢借用一句话,“要提建设性意见”,导向是“闭嘴,不要闹”,算是“正能量”吧。这类说辞,是彻头彻尾的逃避和掩饰问题的借口。
公益本就是为发现社会问题、指出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存在的,从什么时候开始,连批评和提出问题都不再“政治正确”了?“锦上添花”的事自然有一些善于鼓掌的媒体人抢着去做,公益界何必那么急着代劳?
事实上,公益界的性侵问题早就存在了,不是吗?
近日,几例公益人涉嫌性侵案遭曝光。其中几起在公益圈内流传已久的性侵事件,也有媒体人在关注事件进展,但考虑到事件敏感,可能给受害人、公益界带来负面影响,一直在谨慎跟踪。
时间、空间都给足了公益界,“建设性意见派”长久以来又在做些什么?人们只看到“一团和气、默不作声”而已。
若非“Me Too”浪潮冲击,公益界反性侵的“建设性”机制几时才能启动建设?连指出问题的动力和勇气都没有,“建设性”又从何而来?不能再被动等待“Me Three”的冲击吧?
受害的公益人孤身维权,对公益界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这只能证明一团和气的“江湖圈子”在容忍罪恶,缺少自我批评和相互批评的勇气与动力。
在那些已经发生了很久的涉性侵事件中,证人有多少愿意站出来帮受害者指证?受害者所在机构是否为其依法维权提供了必要帮助?甚至是否有将“风暴”塞进“茶杯”里再盖上盖子的情况?这些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在这些事件发生后,公益界的自检能力缺失,“维稳”能力实在突出,直挺挺撑到了“Me Too” 登陆。
“Me Too”反性侵浪潮源头在美国,从2017年10月女星艾丽莎·米兰诺(Alyssa Milano)等人发起运动至今,中国闻声久矣。
至少在女权保护方面,公益界原本应该拥有远超社会平均认知水平的先进观念,但在“Me Too”浪潮来临时,非但不是浪潮的主动接棒者,居然被动成为中国版“Me Too”浪潮第一波卷起的浪峰,受害人一个接一个挣扎出水面,一众公益名人声誉扫地,牵连整个公益界被公众痛骂。
“反性侵”的荣誉只属于敢于站出来的受害人,跟公益界无关。
在公共话语空间整体失语
公益机构要顶住头上的颟顸和怀疑,要面对周围的粗暴口舌,还要考虑到自己单薄的身量,自然选择低调行事,这并非不可以理解。但在这种“缩头文化”的长久浸泡下,整个公益界显然不想也不习惯为自己、为公义发声了,以至功能退化,缩进江湖圈子“闷声大发财”去了。
人们一次次在大众舆论中看到“公益”二字,那些有资格成为热点的新闻里,与公益相关最多的是丑闻,只有“99公益日”筹款时,才会出现敢跟丑闻一较高下的热闹景象。
自2008年公益热情井喷至今,公共话语空间里,很难见到一些现代公益的基础理念、认知能明显留存,反而存在大量的公众对于公益行业的误解。大环境自然缺少公民教育,公益界要不要也自我反思一下:大众对公益行业的误解与粗暴是否跟自身的问题有关?
自媒体时代,在需要改变大众认知的时候,公益界为什么在公共话语空间整体失语了呢?
微博是公共表达的重要工具,商业领域自不必说,总不乏人们的关注;科普界有科普大V;文化界有文化大V;法律界有法律大V;就连美妆界,都有美妆大V。他们在网上普及专业知识,一旦有热点事件与专业相关,会马上现身为大家答疑解惑。
公益问题成为热点时,公益界能答疑解惑的大V在哪里?那么多次有关公益的争论,有伦理层面的,有操作层面的,可有公益大V出现一扫沉渣,纠正人们的认知偏差?反倒是一些对公益略懂皮毛的媒体人在吃力地为公益界据理力争。
公益脱离公众认知,何谈第三部门建设?公益界本应走近大众,争夺话语空间,帮助大众提高认知,而不是自我封闭。缩在圈子里闷头苦干,平时相互拱手作揖说拜年话,只有筹款的时候才肯见见客官声泪俱下一诉衷肠,不如提足上楼,“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也未尝不能借一番动人身段换点打赏,再散财出去也能助人,可这些足以推动第三部门建设吗?
不要再埋怨公众不理解公益了,公益界是否在普及现代公益理念上积极作为?也不要过多指望媒体,媒体可以友好,但无法成为公益界的“宣传部”。
此次“Me Too”浪潮中,几名资深公益人涉嫌性侵丑闻曝光。人们平时在大众话语里难以得见的公益名人终于万众瞩目了,但姿态并不讨喜。
公益界原本应该展现出正面形象,摆脱圈子印记,跟道理和公义站在一起,态度鲜明、观点笔直地去声讨丑恶,共同维护大众对公益界的信任。不主动为公益界找病灶、切瘤、清创,而是站在自己的小圈子,搞“暧昧”,护短,甚至为了一点小集体的体面去大事化小,遮遮掩掩,不但给受害者造成伤害,也会有损于公众对公益界的信任。
让人失望。公益界居然有声音首先“关怀”起了施暴者。“雷闯做了什么,他去承受对应的责任,付出代价,但我们还是支持他去勇敢面对,重新开启,毕竟他是我们公益一份子。”“是的,我们不用在道德上谴责雷闯们。”这番爱抚,理应配合摸摸头的动作才合拍,最好再亲一口。
舆论发酵后,不但言论发表者两度出面致歉,显然覆水难收了。
并未结束。随后其他一些公益伙伴群中的恶劣言论也相继被曝光,内容惨不忍睹,恕本文不忍转述。
我们需要问一问,即便是群里的讨论,超百人的公益精英群和公益伙伴群,为何这类反智、反常识、不文明的态度和言论敢于发出来,甚至还得到群内一些人的附和?
除了大家习以为常的“江湖圈子”作怪,还有其他更恰当的解释吗?维护江湖圈子,就不能怪公众把黑锅扣给整个公益界。
公益界缺乏与大众沟通的机制和文化,换来的是公众对公益界的误解和偏见。微博百万粉丝大V褚明宇发了条微博:“一个男X丝,成天不上班不好好过日子,热衷于组织一帮陌生人搞什么‘公益’,本来就很可疑”……“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骗X。”此条微博截至记者发稿,点赞700多次,获赞最多的一条评论是“瞎说什么大实话”。
在公益界,“关怀施暴者”的声音当然是极少数,但在肯发言的人中,声势却几乎可以跟批评的声音势均力敌。何况一部分声音产出于公益界的精英群。而更多的人,只是沉默。
公益界中的主流力量,本应该是不肯沉默围观环境变坏的积极推动者,但正相反,这次事件中,人们看到的却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令人吃惊的现实,好比打开一瓶解酒药,里面却诡异地飘出了陈年窖藏茅台的酱香。
沉默自然是个体权利,但公益人们平日享有光环,此时的沉默,便失去了道德正当性。我们不便指责个体选择,然而,中国公益界展示给公众的形象还不足以带来反思吗?这个最有基础去关注社会、指出问题、表达意见、普及先进观念的群体,当“江湖兄弟”出事时,公益名人在“护短”,有些防性侵项目的排头兵在用言辞侮辱受害者,主流表现居然是“沉默不语”。公众支持公益,是出于专业信任和对公义的认同,如今,公益界的沉默不是帮凶是什么?公众当然有理由怀疑,这群人还值得信赖吗?
什么圈里都有坏人,包括坟圈,什么界里都有坏事,包括冥界。这道理挺美,现实恐怕很狰狞。做好事时,你要撑起“公益人”的旗帜才师出有名,做坏事时,公众便会说“公益人”做了坏事。没有道理说查处腐败前你是党员,查处后开除党籍你就回到了群众中来,又与组织无关了,抱歉,群众才不接受你这套逻辑。
公益人应该有意识地退出公益里的“江湖圈子”。“退”,是个消极的词汇,而“退出圈子”,则是积极的动作。公益界是人组成的,有人就一定会有问题出现,从“公益江湖”的小圈子,走到声朗气正的大公益里,肯担当,敢批评,讲道理,站公义,才能在公益从业者出现问题时,真正为公益界保住体面。
如果众多公益从业者还把“江湖圈子”作为公益界的一把遮阳伞,沉浸于“混圈子”,中国公益界就不会健康。
“职场性侵”总是出现在权力的影子里,权力结构越强,发生职场性侵的可能性便越高,受害人维权的难度也越大。公益机构的权力结构是否有必要去调整,这问题需要“建设性意见派”去好好思考,千万不要压制意见时露头,需要建设时却又消失了。也更不要等到“公益江湖文化”退化成“公益官场文化”,人人一副官僚做派时再喊“来不及了!”,届时就真来不及了。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