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梁海光:10年公益路,我很感恩这个选择,更庆幸自己从不放弃梦想

   

        一转眼,在这条公益之路上已经走了十几年。每每想起这些年来遇到的人、经历的事,以及我们一起写下的故事,我的嘴角就会泛起微笑。我很感恩自己所选择的这条公益路,更庆幸自己从不曾放弃梦想。

文|梁海光

编辑|明晚

        一个 8 岁孩子命运的改变

        我叫梁海光,来自广东茂名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我父亲是茂名市一所中学食堂的炊事员,母亲在乡下务农。8 岁那年,父亲在为学校食堂送菜的路上出了车祸,撒手人寰。母亲发现,仅靠她种田卖菜挣取的微薄收入,养活不了这个家,更别说供姐姐和我去读书了。为了让我们姐弟俩继续接受教育,母亲决定顶替父亲的炊事员职务。

        就这样,一位中年的单亲妈妈带着两个学龄儿童离开了农村的家,一家人在城市的一角开始了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凌晨四点,母亲起身去学校的厨房为几百位师生准备早餐;晚上,她做完整个饭堂的卫生,回到家的时候已经七八点钟。

        母亲辛劳和坚强的身影映在我一个 8 岁孩子的眼中和心上。我暗下决心,要努力读书,尽可能多地分担家务,不辜负母亲所流的每一滴汗水。

        与书结缘

        我和书之间的缘分其实始于 8 岁那年生活的变故。

        因为来到了城里,接触到的班上的同学,很多人手里有各种各样的图书。我在农村的时候,课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玩纸牌、弹玻珠、掏鸟窝或到田里撒野,哪里读过一本课外书?可是到了城里,那些有课外书的同学就引起了我的羡慕和嫉妒——因为我们家买不起课外书。

        有一次,我下定决心厚着脸皮问一位同学,可不可以看完后借我也看一下,没想到他竟然答应了!真是开心!从此以后,那位同学有的书,我几乎都看过一遍,甚至多遍。

        后来,校门口对面开了一家小书店,我就成了书店的常客。当然咯,因为没钱买书,我每次都躲在角落里看,看完了一本,就放回书架上,小心翼翼地不把书弄脏。这家小书店,成了我小学时代一个美好的小角落。

        到了中学,我对书的喜爱不仅与日俱增,还开始学着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经历和心情。记得初中的时候,学校出了一本优秀作文选,其中有我的两篇文章入选,这对我来说真是莫大的荣誉。

        高一那年,老师赞赏我的一篇文章,帮我投了稿,没想到居然被刊登了,我获得了 50 块钱的稿费!这是我人生第一笔通过自己努力赚到的钱。可以想象,我的读书与写作热情与日俱增。高中时代,更加如饥似渴的看书,全情投入地写作。稿费成了我零花钱的主要来源,我拿着这些钱去买书、买复读机、买篮球……觉得自己的生活又丰富,又满足。

        进入大学以后,因为爱书,我报名做了校图书馆的一名学生管理员;因为渴望与书友之间的交流,我和几位师友推动成立了读书社。回头看自己,我的整个求学生涯与书紧密相连,图书就是我最好的老师和朋友。

        公益的初心和缘起

        因为小时候家里穷,母亲没有钱给我买零食和我想要的东西,很多学习用品和玩具我都得开口向同学朋友们借。虽然我的学习成绩很好,也常以远大的志向鼓励自己,但内心其实很自卑。

        大一暑假,我作为志愿者去阳春一所村小义教,这段经历改变了我,它使我发现原来我也可以成为帮助别人的人。我看见很多村小的孩子们,就像小时候的我,因为我们这些大学生的到来,他们无比欢乐。也许,在暗暗中,他们的命运可能会因我们的到来而改变。

        这段经历开启了我的公益梦想,我内心的那颗公益种子开始发芽了,而且直到今天,都在疯狂生长着。从大二到大四的每个假期,我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乡村的孩子。大学时代的公益经历,让我找到了最好的自己,也看到了我活着的价值。

▲ 2005 年,我和 10 多位小伙伴来到阳春一所乡村学校开展夏令营活动

        更让我欣慰和感动的是,这世界上拥有同样梦想的人远远不止我一个。2010 年,我结识了满天星公益现任理事长 Cherry。当年她在外资银行工作,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业余时间在广东、青海、广西等欠发达地区建立了多所公益图书馆,让数以千计的乡村孩子有了课外书读。我和 Cherry 相见恨晚。

        我们有很多相似的理念,比如,我们认为资源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公益机构唯有专注才能做得专业;我们都相信阅读的力量,都对乡村的孩子有特殊的情感。于是,2011 年,我们决定成立一家专注于乡村儿童阅读推广的公益组织。

        她就是今天的满天星公益

▲ 2012 年 4 月 8 日,满天星公益成立大会在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

        一转眼,在这条公益之路上已经走了十几年。每每想起这些年来遇到的人、经历的事,以及我们一起写下的故事,我的嘴角就会泛起微笑。我很感恩自己所选择的这条公益路,更庆幸自己从不曾放弃梦想。

        创业维艰

        创业之路充满艰险,公益创业也不例外。

        满天星公益是一家纯民间发起的公益组织,我们没有政府背景,也不隶属于任何商业组织,这意味着我们每一分钱都要靠自己募集回来。

        成立之初,我们有 3 名全职和 10 余名实习生。团队有了,而募款的难度却超乎想象。很多时候,并不是人们不愿意捐款,而是整个社会的公益理念还不成熟。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成立的那一年 9 月,合作的外资银行表示愿意捐款给我们在大湾镇建立 7 所公益儿童图书馆。正当团队欢呼雀跃的时候,企业却提出,所有的善款都必须使用在受益人或者购买物资上。

        这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这笔费用不可以用在机构的行政管理费用和项目人员薪酬。这意味着团队成员付出辛勤的劳动,不仅机构的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和办公租金水电不能分摊进来,而且项目人员的每一分工钱都需要自己另想办法。然而,在当时,这就是社会上的一种普遍观念。

        由于是初创,我们还没什么有说服力的成功案例可以去跟捐赠方谈判,而对方又是具有品牌知名度的大企业,如果合作成功,对满天星公益来说是很好的信用背书。最后,我们咬着牙同意了捐赠方的要求,只收取项目实际成本,不提取任何人员工资和行政管理费用,每个成员都省吃俭用,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

        除了募款的一些困难,我们还常常受到受益方质疑或误解。早些年,我们去乡村学校考察,很多校长和老师以为我们是打着公益旗号的图书经销商,不是拒绝见面,就是敷衍了事,因此我和同事们吃了不少闭门羹和冷脸。

        我们还遇到过一些乡村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一听说我们来自大城市广州,就倍加热情,他们以为我们的背后一定有很多大企业、大老板,殷勤地问起能不能给学校捐建教学楼或电脑室,当听说我们专注于捐建公益图书馆之后,不悦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即便现在,很多受益方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都不知道,满天星公益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辛苦苦募集回来的。每一分钱来之不易,用处也公开透明。

        一家民间的公益机构,在整个社会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人们的公益意识还没有成熟的时候诞生,并努力地存活、发展下来,绝非易事。满天星公益的幸运,在于她有一个保有同样初心的、专业有爱的理事会。

        当知道我们的团队,一群热心公益的青年,在极低的个人收入和行政支出的条件下,坚持办好每一件事,理事们慷慨解囊,以个人的名义每个月向机构捐赠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支持人员工资和基本的办公运营费用。创业第一年,我们的 6 位理事共捐款 20 余万元,占当年捐赠收入的四分之一。

        管理费用是一个机构健康运营的基本保障,理事会的支持让满天星公益在发展初期得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机构建设和项目发展上。我们的工作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基金会、企业和公众的支持和信任。

        选择非限定性经费,支持机构稳定运行

        (注:非限定性经费即不指定用途的捐赠善款。由我们根据机构和项目需求合理分配您的善款,维持机构和公益项目安全、稳定地执行和运营。)

        几十个孩子在图书馆门前等开门

        尽管每一个对中国民间公益机构有所了解的人,都能理解我们的不易。但是,如果你没有亲自参与过公益活动,就无法体会到我们的快乐。

        我想,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样一个场景:2012 年,当我们刚刚建完一个村小的图书馆后,我对在校的 100 多位孩子们说:“海光叔叔明天早上 7 点会来开图书馆的门,如果你们想来看书的话,可以 7 点左右过来这里看书。”

        第二天早上 6:55,我从宿舍楼走去图书馆,中间经过教学楼的时候,发现有 2 个孩子躲在楼梯口的墙角边上,偷偷的探出头来,一看见我就赶紧把头缩了回去。我心中又想笑又感动,没想到还真有孩子把我的话记在心中了!

        当我走过去时,发现墙角后哪止 2 个孩子,一群孩子躲在那儿!他们蹑手蹑脚地跟在我后面往图书馆走,好像我是个孩子王。当我们来到图书馆门前时,我惊呆了——已经聚集了几十个孩子在眼巴巴地等着我开门。

        这个场景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每当我遇到困难停滞不前的时候,一想到孩子们在满天星公益图书馆门口等着我开门的眼神,我就停不下自己的脚步。

        “学渣”逆袭的秘诀

        我认识一个农村的小朋友小威,刚上六年级的时候,因为爸爸妈妈做生意的缘故,他转学到枫冼小学读书。因为自身基础不好,对新学校的环境不太适应,小威学习很吃力,语数英三科的成绩加起来还不到 60 分。老师们提起他时,都说:“我们学校今年又多了一个差生。”

        小威转进枫冼小学的那个学期,满天星公益在学校里建起了一个崭新漂亮的图书馆。说不清是因为喜爱,还是为了逃避,小威成了图书馆的常客,一下课他就来,常常在图书馆里面泡到天黑,和负责闭馆的老师一起离开学校。无论是图文并茂的绘本,还是满满是字的故事书,他都拿来翻看。

        最初,图书馆规定每个孩子一次只能借一本书,小威抱着两本书去找张校长,问她:“我能不能借两本书?”

        张校长说:“当然可以!你想借多少都可以。”

        逐渐的,小威从每周借两本发展成每周借五本,再到每周借十本……除了上课看,下课看,小威还会把书带回家看。一年之后,全县小学的毕业检测中,小威的语文成绩是 120 多分,彻底摆脱了“差生”的名号。

        专业教育评估机构 REAP 团队曾经对满天星公益的乡村阅读项目进行了评估,报告指出:“通过对比几十所项目学校与非项目学校的数据发现,项目在提升学生阅读、语文、数学三科成绩方面全部为正面影响,其中阅读和数学两科的成绩提升显著,而且项目运行时间越长,这种影响就越大。”

        我分享上面“学渣”逆袭的故事和 REAP 团队的评估报告,其实并不是想说明阅读对学习成绩有多重要(事实上,满天星公益也并没有把阅读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当作是我们衡量项目成效的指标),而是想告诉大家阅读的力量有多么大!

        我坚信,一旦孩子爱上阅读并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的人生就获得了更大的空间和改变的可能性。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乡村孩子们提供更好的阅读机会。

        找对人,用对人

        在 2015 年以前,满天星公益的同事们都是 80 后 90 后,我则是本机构最资深(其实是年纪最大)的员工。大家都亲切地称我为“光伯”。作为当时机构的 C(老)E(人)O(家),我心里清楚,我们的工资待遇很难吸引到市场上优秀且资深的人才,如果真有比我年纪大、经验比我丰富的伙伴来应聘,我也没有信心能够用好并留住他们。不得不承认,我信心和勇气的缺乏,造成了团队中高层的缺失,部门管理和项目管理缺位。

        团队里的小伙伴每一个都很努力,也很渴望成长,可我一直忙于各种机构项目活动的执行,对伙伴们缺乏有效的培训、沟通和反馈,很多知识和经验也没有时间和意识去整理变成伙伴和机构的知识和经验。

        2014 年的下半年,项目部一波同事离职。年终的理事会上,有理事当场质问我,为什么会有近半数的同事离职?是不是我的管理有问题?理事们还谈到了我究竟适不适合当机构 CEO 的问题,这令我一度非常怀疑自己的能力。

        不过,最终无论是理事会还是我本人都意识到,当下没有人比我更有担当和愿力去做好这件事。

        当时我的内心非常崩溃,因为我除了要做好整个机构的管理和直接带领品牌筹款部门外,还不得不重新组建项目团队,并接手管理项目部。我告诉自己:“没有退路。我必须迎难而上,担起这个责任。”我希望尽可能在 3 个月内找到合适的人,然后半年内争取把项目部交出去。

        幸运之神再一次眷顾了我和满天星公益。2015 年初,机构迎来了第一位职场经验非常丰富的同事 —— Pink。她具有十多年人力资源、教育产品研发和组织运营管理的经验。我们很快便达成共识:未来她主内,负责机构的人事、行政、财务、法务、研发等;我主外,负责机构的战略、品牌、筹款、项目等( 2018 年起项目管理也交由 Pink 分管)。

        Pink 的到来,让满天星公益的内部管理从一个较为原始的状态迅速走向专业化,内部的信息化、制度、流程规范逐渐完善起来,并在实施中不断优化。

        Pink 的加入,让我清晰的意识到,人才是组织发展的第一资源。所有的创新、改变和资源都是因人而来,所以找对人和用对人非常重要。我也因此整理好了思路,下定决心做好几件事情:

1. 主动寻找对乡村儿童阅读推广事业有热情和专业的人才;

2. 带领团队做好项目和筹款,努力让有爱有才的伙伴们可以有更体面的收入,从而确保团队的稳定性;

3. 重视团队成员的职业发展,为伙伴们提供良好的成长路径;

4. 和团队成员一起制定目标,充分授权,并且及时为伙伴们提供支持和帮助,一切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5. 及时将不合适的团队成员请走。

点击图片,加入满天星公益的大家庭

(注:实习生招募也在同步进行。后台回复「实习生」,成为满天星公益的实习生。)

        理性取舍,务实前行

        满天星公益筹建之初,包括我在内的 7 个发起理事一致认为,我们应该做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满天星公益决定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在贫困地区资源匮乏的乡村小学。

        最初,我们把很多项目点建立在贵州、青海等地的村小,因为我们觉得这些地方更贫困,更需要我们的资源。随着实际工作的深入和理性的思考,我们的看法有所转变。

        我们发现,贵州、青海等地距离广州总部遥远,导致项目投入和维护成本很高,而且当地的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等情况差异很大,很多外部因素影响了受益方对我们的捐赠资源的态度和使用情况。

        比如,有一个现象是,资源非常匮乏的地区的政府和学校,由于见惯了外部捐赠,反而把捐赠行为视作理所当然。落实到具体工作上,有些偏远地区的学校,态度上虽然欢迎我们捐建图书馆,可行动上却非常不积极、不配合,图书馆建好后,并没有像最初承诺的那样做好开放和管理的工作。

        书到不了孩子手上,就急在我们的心里。由于路途遥远,满天星公益除了安排一年两次的回访和升级以外,很难给予学校更多的投入和支持,更谈不上影响和改变当地教育工作者的理念了。

        与此同时,我们在广东的项目点却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现。和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不同,其实广东省内还是有很多贫困地区的。我们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尤其是粤西、粤北和粤东的村小里,孩子们的阅读资源其实相当匮乏。比起内地的一些省份,广东省内的村小校长和老师们对推广儿童阅读的态度却积极很多。

        我们意识到,广东省内欠发达地区的村小,是满天星公益目前可以最优化公益资源的地方。这些学校对我们的开放和欢迎态度,使图书馆落地以后的管理工作得以深入推进,在当地校长和老师们的积极配合下,捐赠的每一本图书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因此,我们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从 2014 年起,逐步减少在省外的投入占比,逐步加大在广东省内的资源投入。

        这不是因为我们不想把事业做大,或是不愿意深入更为偏远的地区,恰恰是因为我们对公益服务品质的追求,逼着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和专业的决策。我们不想把步子迈得太大太快,而是希望把每一件事做细做好。

        说白了,我们不想把善款买到的好书运到某个村小就不闻不问了,我们期待看到热爱阅读的这一颗种子,可以在农村生根、发芽,开出花来。因此,通过阅读联盟的模式获得当地教育工作者的长期支持,才是行之有效的公益

        做公益图书馆这件事,我们是认真的

        满天星公益图书馆经历了几个版本的迭代更新。

        第一代:保证童书质量

        2011 年,筹建之初,由于工作人员少,捐赠收入也少,当时满天星公益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图书是优质并且适合乡村儿童阅读的,我们坚持要把优质的绘本送到农村孩子手上,尽管我们第一代的图书馆看起来非常简陋。

▲ 湾中小学图书馆 / 满天星公益第 19 号馆

        第二代:标准化的图书馆

        2012 年,随着建馆数量增加,我们开始了标准化的工作。我们结合机构标识的蓝黄两个颜色,根据儿童身高以及心理特点设计并定制了七色彩虹图书分类法、标准书架、绘本书架、以及儿童阅览桌椅,同时建议学校把墙体粉刷成浅蓝色,于是有了第二代的满天星公益图书馆。

▲ 磻溪小学图书馆 / 满天星公益第 34 号馆

        第二代升级版:离孩子更近的图书馆

        2014 年,随着我们阅读推广经验的增加以及大部分学校对阅读理念的认同,我们开始推动一部分乡村学校除了建立图书馆外,在学校建立开放书吧,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这时候图书馆就相当于一个学校中心馆,开放书吧和班级图书角就是小分馆,让学生里图书更近,借阅更便捷,从而将图书馆的书最大化利用起来。

        一开始,受益学校普遍担心图书会被学生偷走或者弄坏,不愿意把太多好书放在开放书吧和班级图书角里。每次回访的时候,我们不厌其烦地和校长、老师们沟通,让他们不用担心图书被盗或损坏。

        我们跟他们说:“锁在图书馆里的图书没有一点价值,图书被翻烂翻旧了,说明肯定有孩子在看;即便图书被偷了,也说明这本书真正有孩子喜欢,这也比放在图书馆内尘封好得多。”此外,我们承诺,只要开放好图书馆、开放书吧和班级图书角,让图书最大限度利用起来,我们对图书被偷、损坏不但不会追责,每年还会增加更多新的图书。

        渐渐的,校方对满天星公益图书馆开放的力度加大,因为老师们发现,只要和学生做好沟通教育工作,极少会有学生真的偷书或者故意损坏图书;相反,学生的阅读热情大大增加。直到现在,我还常常收到校长和老师们发给我的照片:学校的走廊上,楼梯的拐角处,孩子们一张张认真读书的脸。

        好的图书资源,被更多的孩子们读到,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开心的了。这份喜悦真是人同此心,越来越多的村小校长和老师们选择配合我们,深入地参与到儿童阅读推动中来。

▲ 连滩镇高枧小学的开放书吧

        第三代:共建图书馆

        我们工作的成绩和带来的改变有目共睹,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同。2016~2017年,我们与郁南、新兴两县教育局、县图书馆分别成立儿童阅读指导与推广联盟,并启动了学校共建图书馆模式。

        共建模式对图书馆的运营管理能力要求高于普通小学图书馆,其至少需要容纳一万册以上藏书,使用科学的图书分类及上架方法,以电脑借阅系统进行借阅管理,并有明确的功能分区,能兼顾大型藏书空间和阅览空间,开展阅读课和阅读活动等功能。

▲ 锦江小学图书馆 / 满天星公益第 70 号馆

        下一步设想:流动的图书馆

        偷偷告诉大家一小秘密,过去大半年里,满天星公益正在探索公益图书馆的新模式:让书籍流动起来!

        大家可能不知道,传统的公益图书馆项目投入较大,三年一般不少于 10 万,而阅读资源更匮乏的村小通常学生数少,学校的理念和能力难以支持我们的标准。由于公益图书馆项目的落地非常依赖当地校长和全体老师的充分参与,因此近几年我们的公益图书馆大多落地在各乡镇的中心小学,而不是普通的村小。通常,一个中心完小下面有若干个个村小,而这些村小的孩子,是我们当前的项目难以照顾到的。

        与此同时,在过去几年间,我们为大部分建立公益图书馆的学校开设了针对教师的阅读课程,启发了乡村教师对开展阅读课程的热情和动力,然而,老师们常常苦恼于没有统一的儿童读物,难以上好阅读课。

        为了解决乡村师生们对阅读推广的需要,我们的“流动书箱”项目进入试行:我们把中心完小和下面的村小看作一个流动的图书资源网络,以班级为单位,设计和配置装有多元主题图书的箱子,并附上便捷的推荐活动建议,让这些书箱子在不同的小学和班级间流通。乡村老师需要根据自己的阅读课程设计提出申请,通过简单的系统审批后,就可以自主就近上门提取书箱,或安排物流寄送至学校。在一定周期内,申请老师填写简单的反馈后将图书重新寄回就近的书库或下一个预约的老师。

        我们认为,流动书箱项目可以进一步提高优质图书的使用率,让暂时条件不允许建立图书馆的村小的学生们也可以接触到更多好书,同时也让有意愿开展阅读活动的教师有合适的阅读资源配套。

        我们期待“流动书箱”项目让更多的乡村儿童有机会爱上阅读,同时进一步提高乡村儿童的阅读品质。

        努力成为一家专业的儿童阅读推广机构

        光阴荏苒,眼看着满天星公益图书馆在大大小小的乡村小学里成长了起来,我们辛勤的工作收获了绝大部分受益学校的良好口碑。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听说过满天星公益这个名字,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把“满天星公益”与“图书馆”画上等号。

        其实不然。满天星公益是一家儿童阅读推广机构,公益图书馆只是满天星公益做乡村儿童阅读推广的一个载体。

        找到一家乡村小学,建立一家图书馆,再配上好的图书和设施设备,这当然是满天星公益的拿手活。但我们认为,满天星公益对于乡村学校最大的价值还不在此,而在于我们这些年来深耕的儿童阅读推广经验和相关的管理知识。

        我们结合乡村情况,开发了分级的儿童阅读课程和阅读活动工具包,联合当地教育部门组织系统有效的教师培训,提高乡村教师的阅读素养和阅读推广技能;募集和发放星囊阅读包裹,送给乡村孩子作为阅读礼物,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我们认为,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所以我们相信充分赋能当地乡村教师开展持续的阅读课程和阅读推广活动会远比我们单纯建一个图书馆要有效得多。

▲ 2017 年阅读示范课进校活动现场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如今,随着国家每年对乡村学校教学经费的增加,对于很多乡村学校来说,建立图书馆的经费已经不是问题,有的学校每年还可以拨出 5% 甚至更多的资金,用于购买图书和开展阅读活动。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学校缺乏儿童阅读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书籍最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老师们也不知道如何开展阅读课程和阅读活动。我常常接到来自不同地方教育局官员、学校校长的电话,他们向我咨询如何才能在自己的校园里建一座真正惠及儿童的优质图书馆。学校之所以找到满天星公益,还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能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培训。

        因此,我们加大了在儿童阅读推广方面的研发,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为乡村小学提供系统的书香校园解决方案;为乡村教师提供如何开展儿童阅读课程指南;为乡村小学提供阅读活动工具包……让乡村在打造书香校园和开展儿童阅读推广上不再是一件难事。

        未来五年,满天星公益希望成为中国乡村儿童阅读推广领域的支持者和引领者,探索和建立能在乡村生根发芽的儿童阅读项目模式,借助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连接和赋能利益相关方,共同推进乡村儿童阅读服务的专业化和标准化。

        

        我们渴望继续长大

        满天星公益今年快 7 岁了。她是在大家的支持和关爱下诞生的,从一个柔柔小小的初生婴儿成长到如今,成了一个 7 岁的孩子。我们欣喜地看着她的成长,生存能力比之前强了很多,影响力也比以前大了很多。然而,一个 7 岁的孩子,离她想要或者说应该达到的高度还有很长的距离,需要岁月的加持,更多的是她自己主动学习、成长的动力。

        作为创始人,我最希望看见的是,这个叫做满天星公益的 7 岁的孩子,健康地走在中国公益之路上,无论遇上机遇还是困难,大家给她多一些支持、信任和包容,少一点糖衣炮弹式的捧杀。

        “满天星公益”这个名字是一幅群像,在夜空中,在广袤无垠的宇宙里,每一颗星星都是发光的,互相吸收光芒,互相成就更好的自己。

        8 岁那年,一颗小小的心灵被一本本图书点燃,才有了今天的梁海光。如今,我携 7 岁的满天星公益,热切地邀请更多的教育界专家、乡村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支持公益的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大大小小的志愿者们,我们邀请你们,和我们一起成为儿童阅读的推动者,让更多的孩子,无论城乡,无论贫富,无论性别,无论大小,都能发现出色的自我,懂得爱的付出与回馈,共同创造一个星光灿烂、丰富多彩的世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海光  海光词条  感恩  感恩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庆幸  庆幸词条  从不  从不词条  
公益

 “潜力典范”入选前后

    “我们入选了!入选了!”,马季给理事杨冰的电话里,变了声调的他,急切得只能用重复的语句来表达他得知入选消息后的兴奋。马季是安徽义工联...(展开)

公益

 我国并未商业化生产转基因主粮

近日有一种说法称,湖南、湖北、广西、吉林4省区存在大规模违规种植转基因玉米和水稻的问题,引发舆论关注。我国对转基因作物种植有何规定?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