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国际趋势,把握中国可持续发展投资机遇!2019年8月9日,社投盟在深圳资本市场学院开展“西丽湖影响力投资大讲坛&可持续发展投资实践室(第三期)”。
本期主题聚焦评估标准与投资实践的跨境对话。多位国际可持续发展影响力评估专家、中国可持续发展投资实践者,共同对话国际可持续发展投资标准、实践及其对私募市场的影响。
社投盟社会价值评估标准工作委员会委员、荷兰Steward Redqueen咨询公司合伙人Willem Vosmer帮助全球机构投资者、基金管理者和商业银行管理和评估影响力,这项工作已经做了十几年,谈到对影响力评估的看法,他说:“想用300个指标衡量影响力?用3个就够了。”
Willem的分享有三个部分,第一是什么是影响力投资,第二是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管理和评估影响力,第三是资本最终的目的应该是什么。
Willem Vosmer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一个图谱。第一层把投资分为传统投资、责任投资、慈善三个大类。传统投资只关注于投资收益,而不关注于企业的一些行为是否是负责任;慈善则相反,更关注企业责任行为而非投资收益。
在责任投资这个大的家族里面有不同的子概念,它们都是兄弟姐妹概念,不同的概念区分取决于他们最终的目的以及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怎么定义影响力投资人,说他们的投资是影响力投资,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我们看影响力投资的时候,首要看他的目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解决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其次要看到受益人是谁、希望改善的是哪些人的生活;另外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去改变,比如说是通过投资一家中国的科技公司去改变盲人的生存现状,或者是通过投资一个服务性的机构去改变。
基于这三个元素,第四步要考虑方法和资源,即从哪些方面能够运用哪些资源帮助自己达成目的;最后则是成果的评估,即如何判断一个影响力投资的结果成功与否。
然而如何评估成果,如何让公众接受评估所采用的标准则是难点所在。对于不同的组织机构来说,影响力成果其实有不一样的定义。
以怎么服务盲人为例:假定我是一个科技公司,我要服务盲人群体,我可能更多地考虑怎样让他们平等地接收到信息,更好地使用一些互联网的工具。但是假如我是一个普通的企业,可能我考虑的会是怎么雇佣这个群体的人,招聘像学生、盲人这样的群体来解决社会问题。所以每一个机构都有自己不一样衡量影响力的方面。从资本到你想要改变那个人群的生存状态的结果,需要一个嫁接两者的框架作为桥梁。
影响力评估和管理框架
这个框架的构建参考了投资的元素,以金字塔结构的形式解释如何在投资周期中管理影响力。
框架底层为使命及战略愿景,即设置机构的目标;第二层为创变理论,即对机构创造影响力的主要途径进行概述;向上一层为业绩表现,即决定衡量所需的数据点;再向上一层则是评估方法和资源,以及决定评估影响力的方法及数据指标,因为不同的投资人的决策方法不同;顶层,也就是最后一步,需要决定监控及报告这一过程所用的工具。
资本达成目的的过程可以分为目标、投入、活动、产出、成果和影响力这几个方面。继续以服务盲人的科技公司为例,目标是为了让盲人能够无障碍地接触到各种信息,我们在活动层面把资金投入这家为盲人服务的科技公司,公司可能把这笔资金用于开发业务,也可能用于教育用户如何使用产品,所以产出层面也比较容易衡量,即销售了多少产品、多少人使用他们的产品。
产出并不是最终阶段,最终的成果和影响力应该是这个产品真正帮助到了多少人,真正改变了多少人的生活。因为正如生产电脑的最终成果应该是让人们使用以便于获取信息和资源,而非拥有一台电脑资产,影响力投资要监测和衡量的是这项投资行为是否最终达到了我们的目标。
至于这个框架的实际应用,以一家中东的主权基金为案例。以投资服务欠缺但决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为目的,这支主权基金在几大创变方向中选择了数字和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将资金投向了能源产能提升项目,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价值链提升项目,以及促进数字联通等项目。选定了途径之后,投资决策者再判断每一细分类别的项目是否应该投入、投入多少等等。最终,主权基金达到了促进能源安全与信息完全联通的影响力成果。
这是一个从投资衡量到监测的完整过程,以投入太阳能产业为例,我们关注这项投入多大程度提升了能源的产量、使用效率、经济适用性等。做影响力评估的方式很多,从IRIS+到GRI再到IMP等等,国内外机构为影响力评估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标准,而这些都可以成为影响力评估的框架基础,然而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成为大家普遍接受的影响力和管理框架。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不清楚未来的黄金标准会是什么。但是成功的影响力投资者会开发他们自己的影响力框架。他们在不同程度对现有的框架精挑细选,去符合他们自己的需求。
尽管影响力投资可以有不同的聚焦目标,影响力评估也并没有一个万全的标准,但我可以从影响力管理给出一些建议。
第一,从愿景出发。只要明确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你的KPI也会非常具体地呈现出来。引用爱因斯坦的话,就是让事情变得简单一些。建议大家不要想太多,先开始去做这个事情,一开始可能会想设定300个指标去衡量影响力,但我反而建议你就从3个开始,300个很容易吃不消。
第二,大家要敢于去接受局限性。在做影响力评估的时候,总会出现数据缺失,或者这些数据是错的,这都会影响最终的评估。但是大家要接受这种局限性,因为做所有的影响力评估都需要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创造力。
最后,不要忘了这个数字的作用不仅仅是结果的呈现,更重要的是回过头来让你完整地呈现出你本来要做的这件事情。这个故事本来是怎么样的?你的愿景究竟能否通过这些数字反映出来?这就要求必须有全局的观念。
对于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实践,需要包容的心态。尤其对于年轻的创新者想要成立社会企业,其实去做这样一家社会企业会面临一个两难的问题,让企业变得更专业和让影响力做到最大化,这两者之间总会有两难的选择。希望大家都能以开放的心态去包容和接受这些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