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国营慈善”为什么办不好?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8年会上,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说,改革开放都40年了,十八大6年了,官办慈善的改革无动于衷。并表示,“国营慈善一天不终结,建立中国慈善生态健康环境是不可能的。”

 

       近年来,徐永光屡放豪言,力求让公益突破樊笼,迎来新境界。此次之言更是切中肯綮,“国营慈善一天不终结,建立中国慈善生态健康环境是不可能的。”隐喻国营慈善已经成为中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羁绊,这在当下还真是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议题。

 

 

       国营慈善,即官办慈善尔。当然,说句公道话,国营慈善过去一段时间,就是在当下,也不能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组织严密、规模宏大、保障有力,尤其是在巨大天灾面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成绩还是值得肯定的。

 

       那么,为什么国营慈善办不好呢?总结起来,可见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国营慈善一般看上级脸色行事,高高在上,很给深入到基层一线,不了解受益人实际需求。公益最根本的是要满足需求,而国营慈善因为“唯上”而难得其中真谛。多活动而少项目;多产出而少成果或无成果。只要领导看着“轰轰烈烈”即可,缺乏慈善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其二,国营慈善大都是事业编制,是体制中人,经费不愁,工资不少,没有动力,没有活力,管理松散,效率低下,因此异化成“衙门”,有“二政府”之谓。即使它不努力干活,不提高效率,不公开亦不透明,也会有人给它捐款,甚至个别慈善机构还可以通过发“红头文件”,进行“强捐”。

 

       其三,国营慈善的负责人多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以维稳为主,不出事而已。只等着易地为官或退休走人,因此他们不会视慈善机构形象、声誉、公信力如同自己的眼睛。徐永光说,“它随时会让慈善公信力毁于一旦,前车之鉴难道都忘记了?”相信大家都能听得明白。

 

       其三,国营慈善的负责人多为上级任命,并非专业人士。这与公益所要要求的“专业性”难以契合,更由于他们曾为官场中人,易把官场陋习带到慈事业中来,譬如铺张浪费、贪污受贿等等。前不久被曝出的福彩领域发生系统性腐败,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慈善在民间,早已是国际社会共识。为何?盖因民间公益者一是出于慈与善、不为名与利,有理想、有激情、有信誉、有办法;二是因其草根性,唯有公开、透明、规范、诚信,方可赢得公众信任与社会支持。在我国,我们也可举出一些例子来佐证,比如大爱清尘、免费午餐等,再比如南都公益基金会、壹基金等,他们取得的成绩堪称公益佳话。

 

 

       其实,前民政部部长早就说过,“公益慈善组织的本质属性是民间性,应该由民间机构和社会人士依据法律法规设立和运作。”只不过碍于国情与现实,即便有十八大提出的社会组织改革目标为指引,也难有结果。

 

       真正的现代慈善,肯定不是“国营慈善”,不是“行政化慈善”。有忧患意识的如徐永光等人,切身感受着公益事业发展之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大声疾呼。我觉得公益界有识之士,亦应加入进来,一起推动国营慈善改革。

 

       可以想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营慈善与民间公益共存仍是慈善事业不变的格局,即便如此,我们也要作出这样的努力:逐步淡化国营慈善的行政色彩,如中国扶贫基金会一样断臂求生;同时可进行慈善平权,促进“官”“民”平等,双方开展竞争与合作。

 

       慈善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生活环境,否则慈善就会变得很难。在“国营慈善”向现代公益的过渡期,官方只需制度供给即可,凡社会组织“接得住、管得好”的事,都交给民间去办吧,这样才能迎来慈善事业的“新时代”。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国营慈善”为什么办不好?  国营  国营词条  慈善  慈善词条  不好  不好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  
公益

 达沃斯的声音

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是世界上最为隆重的经济领袖峰会。每年1月底至2月初,众多全球知名的商界和政界要人齐聚达沃斯,探讨全球经济发展话题。在经济危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