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国的基金会有10万多家,自己有钱自己花的运作型基金会只占4.3%。中国7500多家基金会,资助型基金会不到1%。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认为,基金会本来应该是“撒钱”的机构,但中国的基金会还处于“吸金”阶段。
基金会在公益价值链中,不仅是执行者,更是重要的资源提供者。理想的状态是,基金会与社会服务组织形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合作伙伴关系。 事实上,大多数基金会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这样的抉择,为了实现初心,募集的资金是自己执行项目还是资助其他的公益组织执行。
是什么让大多数基金会选择了自己执行而不是资助?
为什么资助型基金会数量少?
基金会能否多资助少运作自己的项目?
带着这些疑问,发展简报拜访了四家基金会和四家社会服务机构相关负责人,围绕“基金会的资助价值”,倾听双方的“心声”!本期对话分上、下两篇,分别从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的角色出发,表达各自不同的诉求、痛点、顾虑与担忧。尽管个人观点并不能完全代表所在行业的全部立场,至少可以呈现一个多视角的客观陈述。
对话不是对立!
是沟通后的互信!
是携手共进中的双赢!
基金会有话说(上篇)
1:“有些机构拿到钱后,与基金会的沟通减少,造成信息不对称。”
福建恒申慈善基金会资助官员袁玲:
如果单靠基金会运作感觉是一家在发展,其实,我们也希望通过资助社会组织能带动更多的机构成长,联动多方资源一起解决社会问题。
福建恒申慈善基金会最早成立时是一家运作型基金会,刚开始以运作项目为主。2017年通过小项目转型,支持相关领域的机构,去拓展服务其他的内容。目前基金会倡导以资助为主,每年企业会有固定捐赠的善款,宗旨是解决社会问题、支持一线机构的发展。
如何支持草根机构的成长?一部分资金用于做项目,另有资金是支持机构的发展。除此之外,基金会还会提供很多的资源和对接信息,比如我们了解到省外有哪些项目是做得好的,推荐给相应的组织,形成对接和学习,或者邀请省内的老师来机构做培训。今年恒申在行业内这块,策略是支持人才发展。
选择资助对象的标准?基金会首先关注项目,其次是机构团队。项目本身的议题、行业、方向是否和基金会宗旨、业务范围一致,如果契合的话会继续沟通。另外项目设计的逻辑、聚焦的问题、解决的策略等是否能有效回应到议题上。其次是考察机构团队的理解、认知、执行能力三大块,这也是基金会评判项目可执行的要点。最后是对机构做一个尽职调查,帮助基金会全面深入的了解它的整体运营。
对资助伙伴忌讳之处?财务方面、基本信用度上,不能有欺骗性行为。双方的合作和沟通,平等的地位,是为了共同解决存在的社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互相尊重,一起讨论项目如何做得更好,而不是双方成为上下级,或者拿到钱后就不去管你的“甲方”。有些机构拿到钱后,与“甲方”的沟通减少,造成信息不对称。
未来恒申还是会坚持做资助型基金会,而且是联合资助,如恒申、林文镜及正荣基金会,分别从不同角度支持社会组织,资金或职业能力培训等,这是福建公益圈的特色。
2:“基金会不是不愿意资助,只是还没有建立很强的信任度。”
爱德基金会秘书长凌春香:
国外很多公募机构的筹款方式是根据社会议题、项目领域来操作,或是依托自身品牌来吸引不定向的直接捐赠如月捐等,社会公众可针对某个感兴趣的领域来捐赠,而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项目。
这种资金募集方式,主要基于国外公益组织发展较完善,社会公信力高。而中国公益事业发展虽然快,但是不够成熟,还没有建立起很强的社会信任度。大多社会组织筹款时需对应到限定项目,具体受助群体和内容上,基金会可主动支配的资金不足,所以多数基金会需要自己去筹款,实施项目,并不是不愿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
据2019《中国社会组织报告》显示,现有81.6万家社会组织。但不少机构并不活跃甚至是僵尸型,能真正从事公益慈善事业、高效做事的还比较少。中国公益事业发展迅速,社会组织数量在增长,对社会捐赠的需求在扩大,而实际情况是,募集到的捐赠资金总盘子并没有相应扩大,所以大家觉得筹资很困难。
如何把社会捐赠这个蛋糕做大?
1、鼓励机构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形成独立的生态位和功能。使得基金会可以更专注于筹资,社会组织更专注于项目实施。
2、筹款是整个机构都要参与的工作。这能帮助大家对弱势群体的需求、项目的意义把握更精准,有效激发社会的捐赠意愿。
3、社会组织加强与圈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政府、企业、媒体、公众等对社会组织更加了解和支持后,也会慢慢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公益事业才能发展壮大。
3:“ 基金会和社会组织之间是合作伙伴,并非施与受的关系。”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郑依菁:
基金会作为资金本位的法人主体,理论上就应该去做资源配置的事情,一线执行不应该是基金会来做。目前操作型基金会偏多与整个公益行业发展历史、外部社会环境都有关系。中国公益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十年发展赶上人家三五十年的发展,期间基金会和公益组织同步在发展,没有实现专业分工,是很大一个原因。
联劝的资助策略?基于机构成立的使命。通过汇集社会资源进入到公益行业,来支持草根机构的发展。通过聚焦社会问题的方式去资助,不仅注重项目成效,更注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资助项目背后的目标是社会组织本身的成长,通过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引进外部资源;让社会组织参与项目的执行及运营,帮助其团队实现专业服务与资源获取能力的双向提升。
如何支持初创型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成长有一个生命周期,联劝在不同的阶段给到不同的资助方式。对草根组织偏向资金及能力支持,成熟组织偏向资源及战略支持。有些更成熟的大机构,可以由资金规模更大的基金会给到支持,目前联劝的资源结构可能支持不了。
社会组织不靠谱,自己做项目更标准可控?一个人力量太有限,无法真正去解决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一个机构能操作的项目很有限,但是如果你支持社会组织去尝试,他们的一线经验和创新实践是远远超越基金会的,在各地做不同的探索实践,可以帮助基金会打组合拳去解决社会问题。另外,社会组织本身的成长,需要与基金会合作,早期的状态可能是基金会成就社会组织,未来的话肯定是社会组织成就基金会一起去改变社会,发挥更大影响力。
所以,基金会和社会组织之间是合作伙伴,并非施与受的关系。互相信任,沟通和交流,共同协助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目标是让更多的基金会参与到议题资助中来。基金会本质是资源的整合者和协作者,是一个以资源为本质的机构,如何去撬动和整合更多的资源去投入到公益行业里?这是未来联劝的思考。
4:“ 目前并不是一个联系很紧密,很团结的生态圈,还差得远。”
某慈善救助基金会项目主任 K女士:
目前某基金会(应当事人要求对基金会、项目及本人匿名处理)里70%的资金是自主项目运作,对合作项目的资助额度相对较少。一些伙伴在合作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成长起来,良莠不一。
一、不能真正发现社会的痛点问题。有的社会组织执行项目容易流于表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够真正分析到生存现状。比如造成问题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什么症状,得了什么病,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如果一个组织十多年一直在干着同样的事情,那就是失败的。
二、专业及培训能力有待提升。资助项目时发现,部分社会组织无法清晰应对项目要解决的问题的有效性,不能规范人力分工及合作机制。
三、对筹款过于急功近利,凝聚力不强、忠诚度不高。每年99期间,基金会筹款都位居榜首,也把好的经验积极分享出去。尴尬的是,好不容易给伙伴培训出来,手把手教会后,由于其他基金会提供的配捐和福利条件较多,就转向别家去了,或者同时挂靠多家公募基金会。
四、无法持续跟踪进度。比如之前A项目实行分期拨款,曾遇到过某机构拿到大部分筹款后,就失联了,既找不到负责人,项目报告资料也没有存档。
五、大项目评估迭代难。针对大项目,由于升级迭代,项目评估、成果检验都做得还不够,所以造成资助方和公众难以理解。
目前并不是一个联系很紧密,很团结的生态圈,还差得远。我也听过一些合作伙伴的抱怨,“你不能又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如果是资助型就好好做资助,不能兼顾又做项目和执行,这块其实是有道理的。当然,一个合理的状态是,基金会往资助型发展,社会组织做到最后完成使命把自己做没了,或者转换自己的使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受访者观点,不代表发展简报立场。
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