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年伊始,我们得知了一个悲伤的消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博士和张辉博士在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在线发布研究论文称,长江白鲟预计在早在2005-2010年时就已经灭绝。
据报道,2003年大年初一,科学家救助一条长江白鲟,随后放生并跟踪。这是人类见过的最后一条白鲟。
记者不久前曾走进位于湖北武汉的中科院水生所水生生物博物馆,这里不仅是亚洲淡水鱼类多样性研究的中心,而且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集中展示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
由于频繁的人类活动,长江水生生物中很多已经灭绝、功能性灭绝,或者处于极危、濒危的状态。长江里那个奇妙的水生生物世界在鼎盛时期到底有多少“成员”,可能再也无法再完全统计。但通过这座博物馆的珍贵标本,我们至少还能想象出它们曾在长江自由生活的样子。
“古鱼的后裔”白鲟:
(摄影/张星海)
白鲟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孑遗动物,是古老鱼类的后裔,目前已经灭绝。它的祖先最早出现在上白垩纪,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特别是第四纪冰期产生的剧烈环境变化,使原来较广泛分布的同类在很多地方消失了。
白鲟头部特长,占体长的1/3,小个体约占体长的1/2,布有梅花状的感觉器——陷器。它生长迅速,个体特大。曾记录过体长达7米者。分布于长江、钱塘江。它平时栖息于江河中下层,有时进入大型湖泊。健游,性凶猛,主食鱼类,也食虾、蟹等,是我国所独有的著名珍稀鱼类,在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19世纪70年代时候,长江捕获白鲟总重量高达25吨。不过,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环境受到破坏等影响,白鲟的数量一落千丈。而到了十年前,2009年的时候,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对长江白鲟物种濒危等级的评估结果是“极危”。
“长江中的大熊猫”白鱀豚:
我国特有的水生哺乳动物,仅生活在长江里,目前是我国一级保护物种。其存在可以追溯到中新世和上新世。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但其依然保留着2000多万年前的一些古老生物的特征。由于频繁的人类活动,白鱀豚的数量急剧下降,在沿江湖泊和支流中消失,2007年,白鱀豚被正式宣布功能性灭绝。
“微笑天使”江豚:
俗称江猪、海猪,是一种近岸分布的小型鲸类动物,海洋和淡水环境中均有它的存在。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豚被称为长江江豚,是鼠海豚科的唯一一个淡水亚种。
长江江豚皮肤黝黑柔软、身躯呈流线型、头部钝圆、没有背鳍。近年来,长江江豚面临着人类活动的威胁,数量正在急剧减少。201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长江江豚列为极危物种,目前是我国一级保护物种。
“长江鱼王”中华鲟:
为生长迅速的大型鱼类,四川渔民有“千斤腊子,万斤象”的谚语,“腊子”即指中华鲟。常见个体重量50-300千克,最大个体重量可达600千克,体长平均约0.4米,最长达2.3米,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头背部骨板光滑,头部皮肤布有梅花状的感觉器——陷器。为洄游性鱼类,栖息于大江河及近海底层。中华鲟生命周期较长,最长寿命可达40龄,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长江美人鱼”胭脂鱼:
俗称黄排、火烧鳊,主要生长于长江水系,属于我国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种。它的体型侧扁,背部在背鳍起点处特别隆起,头短吻圆钝,口在下方呈马蹄状。在不同年龄段,它们体形差异也非常大。幼体背鳍前端十分高大,让它得到了观赏鱼中“一帆风顺”的美名。成年之后的胭脂鱼通体呈淡红、黄褐或暗褐色,从吻端至尾基有一条胭脂红色的宽纵带,背鳍、尾鳍均呈淡红色,惊艳无比,因此还享有“亚洲美人鱼”的雅称,由于人为滥捕导致数量下降,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今年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在过去几十年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所以实现禁捕,让长江休养生息,已经迫在眉睫。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