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与撰写 | Franck 姜姜 编辑 | 涵潇
暴雨倾盆,汪洋河泽,长江流域的大雨让我们不仅在思索着自己生活的世界,气候的无常不禁让我们寻觅着思绪,在关于气候变化的记忆隧道中,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无疑是印象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logo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即将到期,依据“巴厘岛路线图“,2009年,被喻做“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大会如期召开。正如本次大会的背景音乐Bob Dylan 的A Hard Rain"s A-Gonna Fall一样,协议的达成也充满了艰辛。彼时丹麦首都街头的“修身、齐家、治国、救气候”中文标语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于拯救地球的诉求。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期间的中国标语
危言耸听或是为时已晚?气候学家的苦口婆心亦或是流传于民间的阴谋论?
低碳、零碳、节能减排,提及绿色生活这些名词总会涌上我们的心头。
老人、青年、儿童,不同的年龄群体又该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在贫穷问题、地缘政治、保守主义的多重情境中,控制减缓球变暖如何从夹缝中觅得出路?
低碳生活
此次我们特邀了CYCAN理事、曾经参与过联合国2007-2011气候框架公约谈判的陈冀俍老师,与我们一道寻觅“零碳之路”。
陈冀俍老师在介绍南极海洋保护区的全球背景
01 / 北极与南极——融化的星球
North and South Pole: melting planet
“甲烷留置热能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8倍,一旦北极融化,冻土之下的甲烷被大量释放,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在提及全球变暖问题时,陈老师指出,践行低碳、节能减排,进而遏制全球变暖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了,而是人类是否已经错过了可以控制局面恶化的节点的问题了。
流离失所的北极熊
“也许我们已经错了那个节点,也许我们还来得及。”虽然经历过粮票时代的陈老师认为自己不是一个特别悲观的人,但也却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北极熊的无家可归是我们肉眼可见的,而甲烷气体的慢慢释放却是隐形而又更危险的。比起北冰洋的危机,作为南极海洋问题专家、曾多次亲历南极海洋保护区谈判的陈冀俍老师对这片雪白的大陆也有着自己科学而又深刻的见解。
全球变暖下的南极大陆
同北冰洋一样,南极地区是另一个全球升温最快的地带,随着气候的变化,海洋酸度和温度的上升势必会影响包括磷虾在内的南极海洋甲壳类动物的生存。作为南极生态链的基石,同样也作为企鹅、海豹、鲸类生物的食物,磷虾的减少将在南极的生态系统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南极生物链的基石——磷虾
“不过如果真到那么一天,我们担心的首要问题可能就是生物或者气候的问题了。”
对于可见的未来,我们所要做的,或许就是系好安全带,“嘎噔嘎噔”让过山车上升到轨道最高处,而后等待着诡谲多变的明天的到来……
南北两极是全球变暖升温最快的地区
人类排放的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数量激增,导致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应对危机,“低碳”和“零碳”概念应运而生。所谓“低碳”就是降低经济生产中人类活动对于碳排放的依赖性,而“零碳”是对“低碳”的具体化,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及时的行动和大力度的减排,到2050年实现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大自然的吸收量大致相等,也就是所谓的“净零排放”。
2018年各生产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02 / 儿童与老人——一样的未来
Children and the elderly: the same future
2019年的少儿欧洲歌唱大赛上,西班牙的Melani García以一首Marte呼唤着对于海洋生物的保护,俄罗斯金童玉女Tatyana Mezhentseva 和 Denberel Oorzhak则以一首A Time for Us告诉世界拯救地球刻不容缓,塞尔维亚女孩儿Darija Vračević则用歌曲Podigni glas (Raise Your Voice)告诉着世界也许,也许我们为时已晚。而在遥远的东方,一位致力于“移碳”的“愚公”也时刻不忘播下低碳环保的种子,让它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保护地球成为2019少儿欧洲歌唱大赛共同的主题
陈老师也对如何激发孩子们对的环保热情很有兴趣,“我走进小学课堂,是希望进行一些尝试,看看孩子们对于南极海洋,对于低碳环保有哪些方面的兴趣。”从课堂的反映来看,除了对于探险装备、南极生物等自然科学问题的兴趣,孩子们对于全球变暖问题的理解也十分清晰,但纵使如此,大家却并没有感到对可知未来的恐惧。
为“低碳”奔波的陈冀俍
“后浪们”知而不恐,那么在大众视野里向来和“低碳环保”等公益活动不太沾边的老人们又是如何呢?
“我们发现,环保组织的很多活动其实都是靠这些退休的老人来进行活动的,相比于年轻人,老人的生活其实更为节俭环保。”比起调动普通老人的参与积极性,想要“除碳”,影响那些“庙堂之上”的决策者似乎更为重要。对于高年龄段的决策者而言,也许他们可以通过让子孙出走海外获得一些风险的规避,然而环保问题是关乎全人类的,是无处可逃的。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老人,我们都要携手迎难而上,去迎接这场属于全人类的挑战。
全球变暖,刻不容缓
或许是与经历有关,相比于做一个庞贝末日的敲钟人,陈老师愿意帮助大家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探索自己的参与途径,虽然有些许担忧,但是平静的语气中仍能感受到陈老师对于我们为环保做出更多努力的期待。
03 / 今天与明天——豪赌的危局
Today and tomorrow: the dangerous situation of gambling
全球变暖是否正在发生?现阶段的全球变暖是否是由人类引起的?
事实上,根据科学的数据和严谨的考证,这些问题的答案早已不言自明。除了担任多种社会要职外,作为研究人员的陈冀俍也始终保持对科学的严谨性,他喜欢引用胡适的那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来表达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态度和看法。针对我们提问,陈老师除了对所有的概念进行科学的定义和合理的解释外,还会援引诸如《IPCC 全球升温1.5ºC 特别报告》等具有学术权威的文件对其观点进行佐证。而对于近些年来甚嚣尘上的全球变暖阴谋论的观点,陈老师的观点更是清晰、明确而又一针见血:
产业阴谋论者认为全球变暖是可再生能源产业打压旧能源产业的阴谋,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旧能源产业经营者道德水准高于新能源产业经营者。这是否经得起推敲?国家阴谋论者则认为节能减排是发达国家用来遏制发展中国家的手段,那么发达国家费尽心思进行自我节能减排、环保运动又是谁在组织、为了什么?
世界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面对着“气候公正”的问题,无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非是两种公平中的一种:我们可以选择一起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然后活下去;我们也可以选择一起“快乐”的生活而后奔向毁灭。同对于个人的观点相似,陈冀俍老师认为,面对节能减排,一个国家能多做尽量多做,当你做的足够多的时候,才能要求别人也做得更多。
2020年的CCPI(气候变化绩效指标)
04 / 冲锋与守阵——青年的培养
Charge and defense:the cultivation of youth
其实,对于“气候变暖”这一国际话题,其背后也牵涉到许多复杂的社会性问题,小到个人衣食住行方式以及就业变化所产生的社会演进的影响,大到国际社会中可能产生的政治冲突,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仍需要更多人的努力,尤其是作为这个时代新的中坚力量,青年群体或许能通过更多的行动为此“冲锋”与“守阵”。建立CYCAN的初衷便是针对那些有能力或者有意愿去建设更美好的社会的青年群体。
From CYCAN 影响力报告
其实,青年群体不一定都扮演和瑞典少女格丽塔一样的“吹哨者”的角色,也可以是“潜伏特工”的角色,“他(她)们或许目前需要更看重自身的学业、事业,但是当他也一直在牵挂着气候变化,他就能在自己的职业发展中找到自己开展行动的路径”。
CYCAN希望青年人发掘自己所长,在培养对气候变化持续关注的同时,鼓励将“环保”嵌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比如在农业领域研发“替代肉”、在工业领域投资绿色项目等,在最适合自己的领域、用自己最适合的方式践行应对气候变暖的责任,影响他们所属的行业,以及在相关领域的领导力。“CYCAN也期待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机会与支持,为气候变化这个进程汇聚更多的青年力量。”
From CYCAN公众号
播下一粒种子,愿它们生根发芽,也许不一定能发芽,但是一定要生根。这是CYCAN对青年人的期许。
05 / 中国和世界——不同的关注
China and the world :different concerns
布满“荆棘”的环保之路
海平面上升令诸多小岛国感到担忧,这场气候变暖的责任本不由他们承担,却不得不迎接国土沉没的未来,新西兰接受了来自南太平洋的图瓦卢的“难民”,未来将会有更多。与西方世界的“同情”不同,对于刚从饥饿中解放的中国而言,深知“小国无话语权”的困境,面临这场气候变暖,中国人也更加庆幸身后有幅员辽阔的国家为自己支撑。
图瓦卢
环境保护关乎到人类的未来,却又直接和我们的个人利益、国家利益相关而紧密。2018年的CCAMLR(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年会因中国、俄罗斯和挪威反对在南极建立海洋保护区而黯然落幕,虽然这一年挪威就一个保护区提出了保留意见,但是在第二年通过提出新的方案在技术层面与欧盟达成了一致,整体而言,以欧盟、美国为代表的传统西方世界仍保持相对一致的步伐。然而中俄仍继续在2019年投反对票;相比于俄罗斯出于政治考虑的反对,中国作为后加入的一员,由于对南极条约体系的担忧以及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在共建海洋保护区方面的表现非常谨慎。可见,走向共同的环保之路着实不易。
南极海洋保护区示意图
06 / 个人与社会——多元的方案
Individual and society: a pluralistic approach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会意识,“环保行动其实没有固定的模板”,例如中国目前大力践行的垃圾分类与植树造林,欧洲则更提倡减少空调的使用,不同的国情需要有不同的应对环境的办法。更重要的是,环保需要每个人迈出一小步,而在这一小步中,不仅凝结了我们个人用批判性的思维对气候变化、环保这些议题进行独立思考的精神,也串联了我们面对这些议题自己所做的选择。
——当你了解到牛肉的碳排放量很大时,或许你会选择成为素食主义者
——当你观看一些纪录片被自然的力量震慑后,或许你会选择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当你经过一周的工作准备来一场购物狂欢时,或许你会想到,保护我们的地球就是最大的狂欢
选择公共交通,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看到洁白的两极;
摒弃一切隔阂,让我们不分国别种族年龄进行一场地球保卫战;
勒紧裤腰带,今天的低碳节俭是为了种族子孙的繁衍;
睁眼看世界,移碳之路上也有来自东方的“后浪”。
低碳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行为;
低碳是一种意志,也是一次挑战;
低碳是一种概念,更是一次决战。
从杞人忧天到愚公移“碳”,世界的改变不是靠少数人做很多,而是靠普通人多做一点点!
文章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