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南屋专栏】理工科学生做不了公益?他们明明在让世界变得更好!

有人觉得,理工科学生专心做好科研、搞好发明就好了,关怀社会,参加公益活动主要是人文社科学生去做的。

 

也有人觉得,理工科学生需要做公益活动,但是那是科研以外的事情。毕竟,公益不就是去照顾照顾小孩、喂喂海龟、给大象洗个澡,又需要什么专业的理工科知识呢?

 

他们不知道的是,国际上对理工科学生关心社会、投身公益的期待同样非常高。而中国的理工科学生在国外名校招生官眼里的刻板印象却是“学习很好,但是不关心社会、不融入社会”。

 

▲哈佛大学官网上写着国际名校对申请者的共同期待:我们寻求能为我们的社区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学生/ harvard.edu

 

▲国际名校麻省理工学院希望学生日后都能成为有益社会的领导者,对此学校为学生提供专业导师指导等一系列支持

 

他们更加不知道,在国际视野中,公益并不是简单的“志愿者做好事”,而是专业性极高的工作。一个公益目标的完成,往往需要一系列不同的项目,也需要不同学科的专业人才——包括理工科人才。因而,理工科技能在公益中大有用武之地。

 

那么理工科学生究竟能为公益做些什么呢?各个公益领域又是如何用科技工程手段实现公益目标的呢?

 

 

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中

科技工程技术的应用

 

 

01 保护农场牛羊的高科技灯泡——防兽灯

 

 

人兽冲突是指因栖息地被占领或食物短缺导致的野生动物入侵人类村庄所带来的矛盾:野生动物会偷食庄稼和牲畜,人类也会因愤怒而杀害前来骚扰的野生动物。

 

为了减少人兽冲突导致的两败俱伤,肯尼亚的人们曾尝试采取建造围栏的方式防止野兽跃入。但由于成年的狮子等猛兽有着惊人的弹跳力,这种方法收效甚微。

 

▲马赛人家的羊圈 图源/ 中南屋

 

近些年,缓解人兽冲突的新方法出现了:安装防兽灯——只要在农场周围安装会闪烁的灯泡,夜晚闪烁的光源会让野生动物误以为是人类在活动,从而使它们远离农场。

 

这种方法的确有效。不过,在肯尼亚,一个牛/羊圈通常需要安装8-10个灯,费用为160-200美元。然而,目前当地近一半的家庭平均月收入不到10000先令(不到100美元),当地人基本无法承担防兽灯高昂的费用,这个金额对于非政府组织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安装在当地马赛人家羊圈里的非洲版防兽灯,每个费用约为180美元 图源/ 中南屋

 

于是,参与中南屋调研项目的高中生铂雨基于对现有版本的实践尝试,设计出了同样有效但价格更低的防兽灯。他改进的防兽灯保留了最基本的频闪功能,灯泡改用0.75伏的LED灯;为了延长防兽灯的使用寿命,他用镍镉电池代替了锂电池。

 

为了进一步增强防兽效果,他还额外添加了一个小型超声波发射器,能发出4万赫兹的声波(这样的声波人类和牛羊等牲畜听不见,但狮子和鬣狗等野兽会感到刺耳)。

 

▲铂雨改良的防兽灯,从左至右依次是:内部构造、实拍图、示意图  图源/ 中南屋

 

除此之外,他在暑假跑遍了北京和内罗毕的电子市场,在线上、线下联系了数十家中国制造商和中非跨境物流公司,构建起一套从中国到非洲、从生产到运输到安装的完整供应体系。在他最终的方案中,为一个牛/羊圈安装一套防兽灯仅需61美元,仅为非洲版本价格的1/3。

 

▲铂雨与和当地科学家Michael、牧民的合影,背后正在测试的中国版防兽灯 图源/ 中南屋

 

他说:“我意识到技术最终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生。这次的经历对于像我这样的理工科学生很有启发。”而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理工科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

 

 

02 可以递送医疗物资的“救命无人机

 

 

在医疗水平低下、交通状况欠佳的卢旺达,许多急病病人受制于匮乏的医药品和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很难在危急时刻得到及时的救助。

 

▲等待接受医疗队义诊的卢旺达居民 图源/ 网络

 

为了给当地急病患者更多生存的希望,坦桑尼亚Ikafara健康学院的研究生柴克为偏乡诊所开发了一套手机通知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传送医疗物资订单至医疗中心的中央资料库,却无法在紧急情况下将中央仓库的资源运送到需要的地方。

 

直到2011年,哈佛生技科学家瑞纳杜在卢旺达创立了全球第一个无人机递送公司Zipline,瑞纳杜与柴克一拍即合,携手打造了无人机快递系统。如今医生只要用简讯或WhatsApp传送订单至储存药品的基地,工作人员就会将所需用品装箱,绑在小型降落伞上,然后交给飞行操作员固定在名为“Zip”的无人机上。

 

无人机会以时速75英里的速度前往目的地,飞行路线皆由程序预设,并配备军用等级的GPS导航,飞行高度不得超过500英尺,避免干扰其他飞机。

 

▲正在递送医疗资源的Zipline无人机 图源/ 环球网

 

在卢旺达的Nyange村庄,年轻产妇爱莉丝分娩后大量出血,然而在那偏远乡村根本无血可用。眼看着爱莉丝命在旦夕,一架无人机在上空盘旋,抛下绑着小包裹的纸制降落伞。原来医生在半小时前已用简讯传出订单,50英里外起飞的无人机送来了救命血袋。

 

爱莉丝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在输血后情况回稳,不久后就带着她的小男婴返家。她说:“我过去曾看过Zipline的无人机在空中飞行,人们常常聚集观看。我当时觉得好玩,还想说‘这群人真是疯了!’谁知后来就是无人机救了我一命。”

 

▲受益于Zipline无人机递送系统的爱莉丝 图源/ 网络

 

Zipline的出现成功颠覆了传统药品配送方式。到目前为止,Zipline在卢旺达共有15架无人机,累计飞行超过20万英里,送件7500趟。

 

Zipline接下来将采用全世界飞行速度最快的最新无人机,在坦桑尼亚开设新服务。一年内将为1000家诊所提供服务,预估可惠及1200万人。

 

▲收到运送物资的卢旺达医生 图源/ 网络

 

 

03 把废旧牛仔裤做成“房子”的NGO

 

 

2005年“卡特里娜”大飓风席卷美国以后,很多人无家可归,为了给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们提供住所,一个叫Blue Jeans Go Green(BJGG)的美国NGO组织在此时应运而生。

 

▲Blue Jeans Go Green的logo 图源/ BJGG宣传海报

 

BJGG通过在街头进行宣传以及和零售商合作的模式向全国各地的人们回收旧牛仔。并与技术公司 Bonded Logic联合,把这些旧牛仔重新切割、粉碎,变成棉纤维,然后压制成块,变成填充墙体的绝缘材料。

 

用牛仔棉纤维填充的房子,完全不用担心会有甲醛等有害气体;连保温、隔音、防火、散热等效果,也比普通材料的性能要好。

 

▲牛仔裤制作成绝缘材料的过程 图源/ BJGG宣传海报

 

最重要的是,由回收牛仔制成的绝缘材料,不仅不会污染环境,每个月还能够减少200吨的废料排放。从2006年到现在,BJGG回收的旧牛仔已经超过一百万件,总重量超过600吨,他们也与全国数十所高校展开了合作,帮助全国多个州和市建造了环保新房子。

 

▲用旧牛仔做成的材料建造新房 图源/ BJGG宣传海报

 

此外,BJGG的行为让更多人知道了牛仔裤制作对环境的危害:牛仔的制作需要用化学原料复水洗,来达到旧水洗的效果,而水洗过后的水饱含各类重金属,排放到江河湖海,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时尚行业逐渐对环保生产重视起来,消费者也对“理性牛仔消费”有了全新的概念。

 

 

弱势人群(女性、儿童)赋权中

科技工程技术的应用

 

 

如今,当公益界说起“弱势群体援助”的时候,“捐款箱”公益的时代已经过去,“科技赋权”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NGO赋权之路上重要的手段。

 

 

01 用计算机技术赋权非洲女性的职业教育项目

 

 

在非洲,有6500万名女孩无法受到教育,她们几乎没有机会去找寻人生的方向。在联合国的帮助下,非洲企业家Marieme Jamme发起了iamtheCODE全球计划,鼓励教育受到阻碍的女孩学习计算机编程和互联网技术。

 

他们计划在2030年之前,培养100万妇女和女童成为程序员,帮助她们打破规则、找到工作并成为领导者。

 

▲计划发起人Marieme Jamme 图源/ TECH FOR CHANGE科技公益行动宣传页

 

发起人Jamme出生在塞内加尔,在16岁之前,她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教育。幼年被母亲抛弃后,她被贩运到法国妓院,被警察救出后,她最终移民英国。经历过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摧残,Jamme并没有屈服。命运的无情捉弄,反而让她产生了对抗的决心。

 

她从一本讲HTML语言的书看起,完全自学Java,熟练掌握了7种编程语言。后来她建立自己的网站,闯进科技行业。

 

▲Jamme创立的iamtheCODE参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计划 图源/ iamtheCODE官网

 

谈起iamtheCODE,Jamme说;“技术就是打开他们人生大门的钥匙。当她们学成时,他们的愿景将会是科学家、飞行员、编码员和开发人员。她们将变得独立,并为自己感到自豪。”那些被救助的非洲女孩,都将发起人Jamme视为榜样。

 

虽然非洲的传统行业部门对于女性依然壁垒重重,但是学习编码为她们提供了进入新兴行业的机会。

 

▲iamtheCODE举办的数字俱乐部活动 图源/ 世界经济论坛

 

经过学习,女孩们展现出的创造力往往是惊人的。在黑客马拉松活动中,女孩们为可持续发展提出各种数字创新解决方案。

 

一个小组设计了一种无人机,可以对森林进行监视,以阻止非法砍伐和燃烧木炭;另一个小组创建了一个手机应用程序,可以向女孩提供有关其权利的信息。如果女孩受到早婚或其他不良习俗的威胁,连接到GPS系统后,该应用程序将向紧急呼叫中心发出该女孩的特定位置警报,以便中心工作人员对她进行救援。

 

▲参与iamtheCODE活动的女孩 图源/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肯尼亚

 

除了提供编程教育之外,iamtheCODE还提供领导力培训。在女孩受教育水平远远低于男孩的撒哈拉以南非洲,iamtheCODE这种赋能女孩的职业教育项目正是矫正学校教育中性别不平等的重要力量。而培养下一代女性数字领导者,是防止不平等继续扩大的关键。

 

熟悉UI设计或java语言的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也可以组建一个团队,用科技去为弱势人群做些什么呢?

 

 

 

02 “给每个孩子一个机器人”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偏远山区孩子的教育现状日益得到了更多社会关注并有了很大改善。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变革,偏远山区孩子们对数学、语文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因贫困导致的教育差异已经逐步拉大了“城里孩子”与“山区孩子”之间的差距。

 

▲省份师生比反映出反映中国教育资源不均 图源/ 易观智库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城市中的很多孩子都已经接触并深入学习了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在2018年元旦前火爆微信的“跳一跳”游戏刚出现没几天,很多孩子就已经运用所学的乐高EV3(一种编程)知识破解了游戏,但是很多偏远山区的孩子,可能连“机器人”是什么都不知道。

 

▲用“物理外挂”破解“跳一跳”小程序 图源/ bilibili

 

“孩子们也不应该因为贫困导致的教育差异而被时代所淘汰!”2018年1月9日,由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发起的“给每个孩子一台机器人”爱心义教公益活动在无锡开展。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携手10000家机构和1000家厂商,在全国组织了300场万里行公益活动(机器人科普讲座、机器人嘉年华、机器人比赛及测评)。

 

▲义教老师在江西遂川小学上课 图源/ 网络

 

在这些企业的努力下,10万个偏远地区的孩子开始了解和学习机器人课程。这些科技企业用“科技”的力量赋予这些孩子认知未知世界的能力。曾经“研究”过机器人的你,也许同样有着改变一些人命运的能力。

 

 

 

03 帮助缅甸女性建立自信的APP

 

 

在“性别不平等”状况严峻的缅甸,同样有很多乡村女性被迫放弃着自己的权利和机会。孟邦的Daw Cho Aye成立了缅甸乡村女性网络,鼓励来自各地区的女性互相帮助,共同树立自信,并在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策。

 

▲Daw Cho Aye:“因为我已经下定决心,要为乡村女性尽我最大的努力。” 图源/ 亚洲新闻台

 

缅甸乡村女性网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技术团队在2016年3月联合推出了iWomen,一个由缅甸科技领域女性为乡村女性开发的移动应用平台。这个创新的手机软件旨在连接全缅甸的乡村女性,帮助她们获得激励,建立自信。迄今该软件已成功成立了两千多个自治的互助小组。

 

▲iWomen软件上的功能介绍 图源/ iWomen APP

 

iWomen主要通过“激励彼此”、“获得知识”和“与你同在”三个板块,帮助iWomen成员了解理财、法律、健康等实用信息,以及鼓励她们参与线上线下的交流活动。

 

成员们自行组建的线下互助小组是她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勇敢发声和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通过软件上发布的详细信息,新加入iWomen成员也可以方便地找到并参与当地的小组。

 

▲iWomen线下活动  图源/ 网络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Innovation Fund(“创新资金”)的支持下,iWomen的成员可以发起众筹,以2.5%的利率申请小额贷款。这样一来,缅甸的任何一个乡村女性都可以获得资金支持,买到价格低廉的智能手机,成为iWomen的成员。iWomen管理团队也会定期讨论成员们的其他资金需求,尽力帮助有需要的女性渡过经济上的难关。

 

 

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中

科技工程技术的应用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在世界上影响力的扩大,中国企业在与当地组织、居民的接触中因为交流不畅而产生的一些小摩擦也经常在国际上被放大。

 

很多一带一路项目地的居民由于传统环境“被破坏”和生活方式“被改变”而对此产生了负面情绪。这对“一带一路”在国际上的声誉有着负面、消极的评价和影响。

 

▲2018年吉尔吉斯斯坦发生大规模当地民众抢劫、焚烧、捣毁中国金矿石加工厂事件,居民抗议其使用有毒化学物品污染自然环境 图源/ 网络

 

科技工程技术是解决这种“摩擦”最现实和最有效的方式。

 

 

01 高级“化学处理”解决埃塞皮革工业污染

 

 

如今,在亚投行投资的一带一路项目中,有三分之二属于“绿色能源项目”。而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也已纷纷转向“绿色能源投资”,利用新科技来助力地区可持续发展。

 

▲“能源”领域在亚投行基础设施投资中占据高比例 图源/ 创绿研究院

 

在皮革制造业发达的埃塞俄比亚,中埃共同成立了中埃皮革技术联合实验室。当地人可以在实验室接受来自中国专家的授课,了解皮革工业的清洁生产技术。中国最新发明的污染物处理设备让皮革制品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不再是废料,这对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埃皮革工业联合实验室中的当地员工 图源/ 网络

 

同时,中国在当地援建的国际先进水平的皮革废水综合治理设施,可以实现含铬固废95%以上资源化利用。既可以消除铬鞣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变废为宝、增加效益,改善了埃塞乃至整个非洲的环境。

 

▲科技部指导下指导下的中埃皮革工业联合实验室 图源/ 网络

 

 

02 用生物科技守护非洲儿童健康

 

 

在埃塞俄比亚的一处卫生站里,一位年轻母亲格蕾丝·特肖梅听到了自己孩子的哭声,脸上却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我终于可以让孩子及时接种上安全有效的疫苗了。感谢海尔。”这位欣喜的母亲感叹道。

 

以前,埃塞俄比亚的疫苗接种问题十分严峻。有的人对于疫苗的重要性缺乏认知,质疑“我为什么要挨这一针”;有的人因为疫苗接种点存储设备的匮乏对接种顾虑重重:“从我家到接种点要走一整天,到了接种点能接种上疫苗吗?”;有的人则因为疫苗断供,运输储藏过程中发生冷链断裂等客观因素,丧失了对疫苗接种的信任。

 

▲埃塞社区正在接种疫苗的婴儿 图源/ 网络

 

而埃塞之前频繁的停电更使得传统的电力驱动疫苗冰箱举步维艰;蓄电池疫苗冰箱极易损坏,还会产生电子垃圾;汽油动力疫苗冰箱不仅成本高,且会带来火灾隐患。存储的困难使得埃塞的人民更难接种到所需的疫苗

 

在一带一路的合作机遇下,中国生产的海尔太阳能疫苗冰箱出口埃塞。这种冰箱可以完全由太阳能驱动,“随处可用”的同时还能避免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

 

▲海尔太阳能疫苗冰箱和因此受益的非洲孩子

 

在解决疫苗储存难题的同时,海尔生物医疗也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苗联盟和当地的服务提供商合力“编织”了一张运输网。从生产、运输、清关、配送、安装、维修等环节来保证疫苗的安全。

 

“中国生物科技”在“一带一路”的便利之下,已经挽救了500万非洲儿童的生命,守护了全球2亿儿童的健康。

 

▲海尔员工正在给当地人进行冰箱维护培训 图源/ 网络

 

我们可以发现,“科技”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它让“一带一路”能够真正惠及全球。

 

 

如今,科技+公益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浪潮。

 

区块链正在帮助公益组织提高透明度与公信力,从募资、支出到物流单号、捐赠收条都可以做到笔笔公开透明,为“一包方便面都可以公示”提供强大、不可篡改且公众可监督的技术手段。

 

福利科技公司(Benetech,硅谷的一家非赢利性科技机构)开发的 Martus 人权公告系统(一种开源技术工具),专门用于帮助人权组织收集、保护、整理和传播人权侵犯信息。借助该系统简单易用的软件,草根非政府组织能够监督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人口贩卖、环境破坏和仇恨犯罪等其他问题。

 

由孟加拉乡村银行发起的开源的小额信贷管理系统Mifos已经被证实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良好作用,Mifos为数以亿计的无法享受银行金融基础性服务的穷人创造了一个可以免费使用的金融平台。

 

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主动关心世界问题,尝试用自己的知识为需要帮助的人建言献策。

 

 

- END -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南  中南词条  理工科  理工科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明明  明明词条  做不了  做不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