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3月9日写了博文《八谈智能+X的基本要素和实施路径---新基建中的四大DT基础设施》,被选为了精选博文,网页链接如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9553&do=blog&id=1222536。
此后经过了一个半月的高强度课题研究和疫情下的不断反思,就如何利用信息类“新基建”,逐渐形成了一些认识,放在自己的博客里,抛砖引玉,希望能得到众博友的批评指正。
可以这样说,这次重大的全球疫情使得我们的社会经济难以回到2019年的那种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态了。去全球化经济运动、民粹主义和威权主义可能在相当多的国家里变得更加严重,人才、技术、资本和商品的国界壁垒可能大幅度提高,在这种可能剧变的营商生态环境中,绝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的工业互联网运用和数字经济转型或许不得不快速落实,无论被迫还是自愿,根本原因则都是降本提质增效的持续压力。
国家在大力加强“新基建”,不过大多数企业是没有机会直接参与这些“新基建”的,而是谋求在这些“新基建”的成果基础上间接获利。那么这些众多的间接参与“新基建”的企业如何获利呢?除了通常的互联网技术所致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及其导致的网上营销和管理等方面的益处,制造业企业在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更可以实现制造环节本身的降本提质增效,这才是根本的高质量发展之道。特别地,对那些必须靠国际中高端市场才能更好地发展壮大的企业来说,这种能被用来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提高制品质量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及技术体系应是很有吸引力的,估计今后单纯地降低成本(质量差)、单纯地提高质量(成本高)的路子愈加行不通了。
这种天时(重大疫情和后疫情时代的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地利(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人和(无论自愿还是被迫的制造环节本身的降本且提质的协同增效),有可能使得各种工业制造和使役过程的数学建模、模拟仿真、在线监测和优化设计技术发挥更突出的作用,把各个相关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复合,实现知识和数据双轮驱动的人工智能,显著增加人工智能技术的可解释性、安全性和复杂工业应用实效性,从而可以通过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性能提升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助于突破日益强化的国际贸易壁垒,正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