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行远自迩 踔厉奋发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观后感(2021.10.15赵晴晴)

时间:2021年10月15日

地点:教科院310会议室

主持人:赵晴晴

摄影:陈怡然、易凡

撰稿:赵晴晴

参与者:余小波、刘潇华、张欢欢、楚娟、唐茜茜、张择宾、李泓达、袁琳、易凡、赵晴晴、陈怡然、王艺霖、张莉、廖俊宏、廖婧琳、熊乐天、秦煜萱、侯瑞雪(网上参与)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无数的过去铸就了现在,无数的现在,指向了未来。纪录片其实就是影像化的历史书,每个行业、每个人、每件事,来自哪里,去往何方,梳理过去,展望未来。大多纪录片都在探讨这个问题。在教育教育,本次沙龙探讨的主题,即一部聚焦教育问题的纪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作为一部反映中国教育领域现象和问题的纪录片,在2014年一经播出,引起了巨大反响。这部纪录片纵横中国教育时空,跨越3万公里,走访18个省市,采访了众多的一线教师、专家、家长、学子,以鲜活的事件、人物、观点切入,将最真实的教育现象呈现给观众。该纪录片共分为十集,分别是《重回人的语文》《呵护童年》《天梯》《守望乡村》《大学大学》《在路上》《课堂风暴》《寻找马小平》《学在民间》《公民》。从十个维度揭示了教育发展困境和痛点难点,尝试以最直接的方式“炙烤”教育改革。时隔数年,重新审视、探讨、思考当年这些教育问题的在在处处,今几何般,是一种回望和反思,更是一种展望和探索。

一、见微知著:走进《盗火者》

人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纪录片也是如此。因此,解读纪录片的题目是深入了解纪录片内容的第一步。对于纪录片的题目“盗火者”的解读,王艺霖首先向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了她做的功课:古希腊神话里,普罗米修斯把火种从神那里偷到了人间,人们称其为“盗火者”。现在人们常把“盗火者”比喻为成全他人而宁愿牺牲自己的人,也有变革的推动者、先驱等意思,这部纪录片就是在讲述为中国教育改革努力奋斗的先驱者们。廖婧琳将视角聚焦在该纪录片的前两集和第六集,在第一集《重回人的语文》中,她提到民国时期的语文课本是“善良的课本”,民国时期的一些文学大家为小学生的课本字斟句酌,他们在编写课本的时候不会考虑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更多是一气呵成的写作,用最合适的词句来最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现在的语文试题往往局限于标准答案的条条框框里,学生们在阅读课文时大抵只是囫囵吞枣,按照老师的理解去做表层阅读,长此以往,会使我们的孩子受到荼毒,弱化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因此,她赞赏第二集《呵护童年》中华德福学校的做法,华德福教育提倡孩子不能被标准答案所限制,让学生接近自然,但这种教育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因脱离常规的高考应试轨道,而失去升学、就业竞争力的隐忧。对此,廖婧琳认为,尽管华德福教育模式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但也可以作为一个丰富教育菜单上面的可供选择的单项,她很希望在将来能够看到有各种不同教育理念的学校来完善一个枝繁叶茂的教育大树。在谈到第六集《在路上》时,廖婧琳提到,社会各方面的进步都是一个相互试探边界的过程,没有人知道这个边界在哪里,一代代教育改革先驱者,一点点去试探边界在哪里,以代价最小的方式去获取一个哪怕看起来非常微弱的进步,这些人就像鲁迅口中的“傻子”,用自己的行动去尝试每一个细小的可能,也是鲁迅所寄以希望的“中国的脊梁”,他们值得被肯定、被尊重。熊乐天同学将视角聚焦于每集纪录片之间的关联性,她认为,看似独立的十个视频却有着较强的关联与逻辑顺序。她提到在片中《重回人的语文》集里“好词好句”现象当下仍然存在,致使很多学生使用考试语言、生活语言两种表述方式,而课堂培养在学生启蒙阶段起着重要作用,正如《呵护童年》中华德福教育提倡的“注重儿童各阶段的身心稳定发展”,强调动手实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非“填鸭式”灌输理论知识并强行记忆等,其“善与美的培育”理念正是以让每个孩子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有符合节律的这样一种健康的成长。她还提到,如果不注重幼儿时期的成长将会直接影响孩子后期接受高等教育的情况,正如《大学大学》中展示的现实中高等教育学生生活现状:逃课、混学分、寝室打游戏等,与“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大学精神背道而驰。

对于廖婧琳和熊乐天关于“语文标准答案”和“背好词好句”的批判,张择宾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语文问题和答案的设置以及让学生背好词好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他提到完全颠覆这种传统语文教育模式是不现实的,而是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赵晴晴将视角从学校教育转移到家庭教育,她提到自己对于第九集《在家上学》印象深刻:第九集讲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把孩子送到学校,而是自己在家教育孩子或将孩子送到小规模的私塾。这种做法一方面是对现代教育的不认同,另一方面是家长觉得自己有能力并能更好地根据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的特长,发展其个性。她不认同家长们的这种做法,她谈到哪怕现在的学校存在再多的问题,那也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孩子融入集体适应社会的需要。此外,父母自身的知识结构是有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培育出来的孩子很可能“营养不均衡”甚至“营养不良”。她认为,“在家上学”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辅助形式,教授特殊儿童,学校和社会也应给予“在家上学”的儿童指导和帮助。刘潇华对该纪录片的第十集《公民》颇有感触,他十分赞赏提倡公民教育的校长李庆明,这位校长身体力行的践行公民教育的理念,培养了一批具有爱国心、公德心以及权利和义务的意识的学生。他还谈到,公民教育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可以借鉴的,但公民教育必须要划定边界,要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民众公民意识的觉醒。

二、行成于思:辨析《盗火者》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因此,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是作为教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尽管这部纪录片深刻揭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痛点和难点,引人深思,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纪录片也存在着一些局限。基于此,易凡提到,她认为这部纪录片反映的一些教育改革理念过于理想主义,带有主观倾向。2014年上映,时至今日,纪录片中的许多教育问题已有很大的改观,因此她对于这部纪录片反映的一些现象不完全赞同,她提出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该记录片中的教育问题。例如,纪录片第一集《重回人的语文》中提到孩子们被语文试题的标准答案所束缚着,她以自身的辅导经历为例,认为现在的语文试题已经有了很大改进,并不只局限于标准答案。除此之外,她也结合自身经历表达了该纪录片所提到的“寒门难出贵子”不同的观点。她认为,寒门不难出贵子,难的是怎样去创造条件让寒门出贵子,推动阶层流动。她特别提到,这部纪录片反映了教育领域内的种种问题,但是仅仅将视角聚焦到教育领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有很多问题是出在教育之外的,我们应关注教育领域内出现的真问题。李泓达也认可易凡的观点,他认为这部纪录片向人们传达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和观点:即教育改革之所以举步维艰,最大的问题是出在教育体制上。他并不赞同这种归因。唐茜茜也谈到了该纪录片存在的局限,她并不否认纪录片里的先驱者们十分伟大,令人敬佩,教育改革需要这样的先驱者们。但她同时认为,教育改革是不能脱离实践的土壤的,不能过于理想化。除此之外,她也不认可该纪录片中对教育体制的全然批判,这会给人们传递太多的负能量,现行的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应该给予认可和鼓励,努力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中寻求改良。最后,她提到,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秉持专业的态度,向学生和大众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秦煜萱也提到,尽管该记录片见微知著,一针见血的指明了中国的教育问题,但片中的批判者和改革者们颇为理想主义,他们积极追求自由民主的理念,却没有提出实现自由民主的实践方法,这样的改革是不可行的。因此,她也提倡要注重研究教育领域内的真问题,而不是为了某些“主义”而创造出来的假问题。张欢欢表达了自己在不同时间段观看该纪录片的不同感受。她谈到,知识的积累、阅历的增加,会不断改变人们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认识。从最初的震撼和触动到现在学着辩证地认识和反思,这其中包含着个人层面思考问题的逐步深入,也包含着社会层面教育改革实质意义上的进步。教育改革不能空谈情怀,教育发展不仅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去“改造世界”,我们要对当前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改善予以认可,也要对未来教育改革的每一次尝试满怀希望和信心。她分享了近期读过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书,表达了对作者塔拉成长经历的感触,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这种观点不仅可以应用于教育实践,也同样应用于我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本身。她还结合一期关于县域乡村教育发展的访谈视频表达了自己关于教育培养目标的观点。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改变世界的时代楷模,但每个孩子都拥有作为普通人平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

三、转换视角:直击教育痛点

《盗火者》通过对教育改革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不同教育阶段以及乡村教育、公民教育、“在家上学”等不同教育热点问题进行剖析,鲜明地指出了我国教育改革的痛点和难点。同学们就乡村教育问题和基础教育问题展开了自己的思考。在乡村教育方面,秦煜萱谈到了目前备受关注的“县中塌陷”问题,她认为,“县中塌陷”是乡村教育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现象。优质生源外流是其一,其二是随着普及高中教育,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很多县中出现了大量的学困生,县域高中教学质量越来越差,乡村教育已经出现了疾病,亟需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缓解这一现象。陈怡然谈到在观看盗火者第三集《天梯》时,除了乡村教育,她还看到了底层学子家庭资本的匮乏。虽然程猛老师说,贫困学子也会具备先赋性动力、道德性思维等属于底层人民的成长动力,但她还是更认同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中提出的中上层阶级具备先天优越的家庭文化资本,这可能是底层人民穷极一生也无法实现的,命运在他们出生时就已埋下伏笔。所以她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教育能为这些底层学生做些什么?首先,她认为社会的两极分化是在市场化的经济背景下发生,因此这个问题需要伴随着社会变革的进程加以解决。其次,她还提到,可以借助时代伟人的力量来缓解这个问题,比如前段时间人们热情赞扬的张桂梅校长,她创办的华坪女高至今已走出1804名大学生,使教育作为阻隔贫穷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被社会公众看见。最后,处于教育一线的教育者们,也要有所作为,及时发现这些敏感又脆弱的学生群体,并通过温暖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帮助,助力他们实现阶层的跨越,摆脱贫穷落后的命运。楚娟将这种“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归结于人们对美好教育的需要同不平衡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她认为,要满足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需要关键在于促进教育均衡和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她提到,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规划,使孩子们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袁琳将视角跳脱出教育领域,她认为教育领域内出现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往往在于教育之外,她以高考改革和目前的大学生培养质量问题为例,提出这些症结并不只是教育出现了问题,需要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改革联动起来,合力解决这些教育痛点。基础教育方面,侯瑞雪结合上次沙龙的“双减”主题,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新思考。她提到,国内初行教改的时候,影响人才培养的是制度、机制,那么现有机制下我们的教育改革同样不可一叶障目,在为校外培训设置有力度的“高压线”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校内教学常年隐形依附于校外培训机构、教学从速从简的这种畸形教育模式。在“双减”政策下,校外培训机构压力山大,但是那些课堂跟不上,课外没有地方可以补习的学生更值得我们去关注。所以,作为教改的主要战场以及育人的主要阵地,学校和老师都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把握“双减”的机遇,调整和规范教学秩序,尽快推动学校教育向好的方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真正减轻学生的压力,向理想的教育彼岸更进一步。

四、踔厉奋发:争做“星星之火”

尽管同学们对于该纪录片褒贬不一,但该纪录片给我们传达的勇于试错,敢为人先的精神是毋庸置疑的。王艺霖提到,该纪录片讲述的“盗火者”们是改革的先驱和推动者,她无法评判他们的对错,因为任何改革都需要冒险和试错,我们的教育改革也属于摸索期,片中所反映的一些教育问题现在仍然存在,是需要不断进行试错的。可喜的是,人们发现教育问题的速度越来越快,勇于反思和批判的人也越来越多,尽管教育领域内的难点和痛点看似很多,但也存在着解决这些问题的契机,我们要对未来的教育发展充满希望。张莉提到,该纪录片是在2014年上映的,现在来看,影片中所反映的教育问题正在不断改善,我们的教育改革一直在路上,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还是取得了不少实质性进步,对教育我们需要有更多的信心和耐心,这些问题是能够解决的。有过一线教师经历的廖俊宏在看完第八集《寻找马小平》之后,感慨颇深。她谈到,作为人民教师,要有教育情怀和激情,要像马小平老师一样,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事业,而她自己也会接过马小平老师的“火炬”,在今后的教育事业中尽心尽职。作为一线教师的唐茜茜和一线校长的楚娟也都表达了自己的教育热忱,她们相信“真正的变革就是在课堂里进行的”,当代有千千万万个“活着的马小平”,她们都希望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为中国教育改革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五、行远自迩:传承“精神火种”

同学们发言完毕后,余老师也表达了个人对于该纪录片的看法。他说自己也按沙龙主持人的统一要求,抽时间认真观看了这部由十集片子组成的记录片,他认同同学们的发言中对纪录片辩证分析的基本态度,并强调,观点也好,评论也好,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质疑而质疑。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要更多地传递正能量,而不是空谈理想主义。余老师就观看该纪录片后的整体感受提出了三个问题希望大家思考:一是教育是什么?只有明晰教育的基本内涵,才能洞察教育的初心、使命、职责,才能把握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二是教育改革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从未停止,但以改革之名行折腾之事的例子在教育领域并不少见,教育改革为什么、主要依靠谁、基本路径是什么等,这些都需要认真思考清楚。三是教育者的使命担当是什么?余老师特别谈到纪录片的第八集《寻找马小平》,他认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需要像马小平老师一样的教育工作者们无私无畏地付出,需要一批这样有情怀、有担当的理想主义者挺起中国教育改革的脊梁。

如果一千年后,很多职业都没有了,教师这个职业一定还会有;如果两千年后,很多机构都没有了,一定还有一个机构叫学校。教育是个大问题,关系着未来,关系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发展,发展教育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那究竟如何发展教育?怎样才能把教育搞好?这不是个能轻易回答清楚的问题。《盗火者》指出了我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虽不能说《盗火者》所述的内容都是完美无瑕的,却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我们的思考,让我们盗得了一个“精神火种”:在这场“静悄悄的革命”里,无数有情怀、有理想、有目标的教育者们组成“盗火者联盟”,形成了推动复杂变革的内生动力,这是教育改革真正的源头活水。

我们不是在寻找一个所谓“好”的教育方式和答案,我们想要看见更多的思考和可能。

用问题呼唤更多问题,答案可能就在这些回响里。

 

教育圈有一个很有名的小故事:一个小男孩总是在退潮之后到沙滩上去捡小鱼,扔回大海里。很多人不理解,那么多小鱼捡得完吗?小男孩说:“对这条我扔回大海的小鱼来说,这就是全部。”

——后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观后感  观后感词条  奋发  奋发词条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调查  调查词条  
观点

 中国科技超越欧美了吗?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科学有了明显的进步,有目共睹。不到30年的时间,SCI论文数量超越西方已成事实。高铁,桥梁,航天,无人机,军工领域跨越式发展,令世人瞩目。...(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