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上,有着无数的行业,我们这些传播知识做科研工作的人被统称为知识分子,我觉得其实我们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有分子就应该有分母,和每个行业一样,如果把那些再科研上做出杰出成果的人做为这个行业的“分子”的话,那么我们绝大多数科研从业者就是这个团体的基数“分母”,应该被称为“知识分母”。
其实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首先都是“知识分母”,他们在不断地学习和传播知识的同时还努力地解答未知、创造新知,这些努力种类繁多、有大有小、有轻有重,像是在农民在土地上耕耘庄稼和养殖牲畜一样,各自对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不思进取沿用别人方法和道路前进的,有独辟蹊径探索新路的,有领跑的也有追随者,有背氧气瓶的也有冲顶的,按理说只有做出了重要贡献之后才有机会成为这个“知识分母”群体的代表—“知识分子”,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就像郭永怀先生这样。
可是,为什么我们当下的“知识分子”却不是这样的状态,不仅是自我感觉很不爽,社会影响也是每况愈下,学术界有越来越“不堪”的趋势,为什么呢?
是我们的科研条件不够好吗?还真的不是,现在中国学术界的条件今非昔比,各种实验设备和经费资助条件都好起来了,特别是过去十年,国内的各种科研条件都有了较大的改观,都让国际同行羡慕嫉妒恨了。
是我们的人才团队不够好吗?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大力引进各种人才已经形成兵强马壮之势,研究的问题基本与世界科学前沿接轨,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都已经跃居前列。
那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知识分子”如此不爽呢?归根结底是忙忙碌碌终日却距离真正创新性的成果越来越远的那种失落感和挫败感已经成了当下“知识分子”这个群体挥之不去的心魔!为什么会有这个心魔?仔细想,还是这个“知识分子”名字惹得祸,大家都是“分子”不是“分母”,正好也就被现行的管理体制利用了这个特点,巧妙地设立了形形色色的奖项、头衔和经费把大家驱赶到不同的渠道上去竞争某个特定的“分子”,而且这个竞争基本是无序的,这就让广大本该踏踏实实在自己土地上耕耘和慢慢成长的“分母”成了一群被“名利”驱赶的“牛羊”、在某片土地上插了红旗之后又急急火火地去占领更高的山头和土地了,长期下来,除了在集体疯狂践踏之后留下的荒芜土地和废墟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因为没有人真的去思考:这一波一波的名利追逐之后到底要干什么,所以疯狂的科研大军看起来所向披靡、旌旗招展,但是所过之处却是寸草不生、无人耕耘……
这就是当下我们被“学术名利战车”绑架的现状,不仅仅是我和你,其实是身处其中的所有人,都无处可逃,因为我们都是“知识分子”!我们自认为是“分子”的那份骄傲和虚荣都在这里被自己和他人利用和放大无疑,以至于我们都成了这疯狂战车上那个看起来所向披靡、貌似攻占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其实一无所有的疯狂战士,但是今天我们都停不下来,也很难跳车,因为我们都还是“知识分子”!
所以,从今天起,做个踏踏实实的“知识分母”吧!认认真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学生带好,一天一天进步一点儿,不仅仅是不断地在壮大知识分母的队伍、也是增加培育优秀知识分子的机会,就像屠呦呦先生一样做个50年的知识分母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