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谈净化国内学术生态

媒体最近报道,2021年美国数学会代数领域最高奖——科尔代数奖授予中国数学家许晨阳,这是该奖项首次颁给华人,自然更是第一次颁发给中国大陆学者。这则新闻不禁让博主想起两年前许晨阳赴MIT任教所激起的波澜。

80后许晨阳的人生轨迹可谓辉煌:

1999年,保送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后于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2012年,31岁的许晨阳北京大学任教;

2013年,获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

2016年,获拉马努金奖。

2017年,获未来科学大奖。

晨阳北京大学招收多名硕士和博士,组建队伍,将当时北京大学的代数和几何水平,直接提高一个层次。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但2018年,许晨阳却突然选择赴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并表示今后不会再回国任教。

一时间成为舆论热点,为什么?许晨阳表示国内学术造假严重、风气浮躁、论资排辈甚嚣尘上,难以静心做数学。

道德绑架显然毫无道理,许回国任教六年,做了分内事,何况做学术研究,尤其是数学物理等基础研究,研究者的创造力一般来说随年龄增加而下降明显,许晨阳希望换个适合自己的环境,在自己巅峰岁月有更大突破无可指摘。

其实许晨阳说的国内学术造假严重、风气浮躁、论资排辈在国内学术界由来已久,不是新问题,只是许晨阳这种全球顶尖层次的人才提出,就颇耐人寻味。

国内互联网以及欧美华人论坛上,不乏国内学术界江湖的帖子,可以合理推测,许表示国内学术界论资排辈严重,与此方面不无关系,甚至可能存在个别顶级人才本身无意追逐名利,却因实力过于强大而被排挤的情况,这种情况古今中外都不罕见。

如何破解?博主以为有两招成本低、见效快:

对于学术造假与风气浮躁,可以通过限制论文考核数量强制挤出相当一部分泡沫,对于以论文为主考核的人员,如没有硕士点博士点的一般高校,一个教工三年考核一篇,有硕士点博士点但又不是双一流的地方重点高校可以两年考核一篇,双一流三年考核一篇。考核压力小了,自然造假与浮躁之风减少,一部分愿意静心做研究的人才有时间,而适当考核,也让一部分懒人的偷懒空间减小。笔者在之前的一篇博文中阐述过类似的压缩考核数量,增加质量的观点,当然具体提法有差异。

对于论资排辈,可以通过重大突破直通车规则规避,如国内顶级学术头衔与职务,遴选办法加入一条:对于取得国际公认大奖(比如可以欧美代表性学会的高级会员得奖情况为标准统计名单)的研究者,直接入选,不必投票,除非被举证得奖工作存在抄袭剽窃或者根本性错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谈净化国内学术生态  净化  净化词条  生态  生态词条  学术  学术词条  国内  国内词条  
观点

 2是有理数吗?- 希帕索斯悖论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00年)学派信奉“万物皆数”,认为宇宙间各种不同的关系都可以用整数或整数之比(有理数)来表示。但是毕达哥拉斯...(展开)

观点

 闲谈地球动力

闲谈地球动力毛小宁博士(2020年)对从事地球动力研究的,进行了不完全统计,统计结果表明,从事这一研究的不少于三十八个个人(或团队)。从统计看,时间跨度超过10...(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