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究竟该如何择业?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最近学校李四光学院领导将我拉进2019级和2016级两个学生的QQ群,希望我给这两个群的学生做点学务指导工作。面对2019级学生主要属于学习生活方面,我给他们发了“四个老学生的故事”,“四个八零后学生的故事”,“大学生可以这样评价您的母校”和“我谈‘牛学生’”等文章,供他们大学期间学习知识和生活参考。给2016级毕业生发了“研究生学生-人生一个重要选择”(面对选择读研学生),“我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的认识”和“学生多元职业结构是大学教师的荣耀”等,给他们完成毕业设计和选择工作参考。我在2016级学生群里写了一段话:“毕业班同学们,工作的选择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过程,做一个理性的思考和选择是你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我不能给予你们太多具体指导,因为,我不了解你们每个同学当下具体情况和想法。因此,只能给你们发去这篇文章,供你们参考”。这里我说的“复杂”是指有的同学试图选择一个“理想”的“一干终身”的工作。“简单”是指先找个工作干了再说,当然,即使“简单”也要认真和慎重寻找和选择第一份工作。我的小孙女有一个玩具“米兔”,里面有一首儿歌的两句话就是针对我说的“简单”观点。两句歌词是:你不做,怎么知道你不行?你不做,怎么知道你能行?
谈起大学生择业让我想起50年前的毕业分配的经历。我们那时候国家包分配,没有什么选择余地,只有少数已经找了对象和结婚同学会向组织提出关照。当时地球物理勘探系(简称物探系)领导决定我们年级五个班8位同学留校工作,其中我们班三位,包括我。当时负责分配老师征求我的意见,我说:没有什么意见。我还特别强调说,我并没有想分回老家江西工作的愿望,因为我们有兄弟三人,父母亲还年轻没有到需要我们侍奉的年龄。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于留校工作普遍被认为不是什么好工作。我们留校时的身份是“新工人”,以区别无产阶级的产业工人,而不是教师。因此,班上一位决定留校同学向领导提出坚决不留校,他和另外一个同学要求到祖国最需要的西部工作。后来领导满足了他的请求,将他分配到宁夏物探队工作。这两位同学的爱国热情至今都应该得到肯定和颂扬。当然,他们在西部工作几年后都因家庭原因调回了东部老家。我这个顺其自然选择工作职位的人则在学校一直平平淡淡工作到退休。现在全班同学经常聚会,谈到当年工作选择及后来不断的工作变动时各有自己的缘由。几十年过去,无论从事那种工作(退休时大约有近半数离开了地矿行业,大多数离开了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同学们的日子过得虽没有大富大贵,但家家生活幸福快乐。
最近,我在回顾总结整理半个世纪以来教学科研工作资料,需要和新老学生联系,对部分学生的工作状况有所了解。我的学生以地球物理勘探专业为主,还有地球科学院“国家地质理科基地班”四届和一个普通版。在同学们的职业选择方面对于“老学生”基本属于国家“包分配”,自然主要在地质矿产(包括石油)行业。即使改革开放后,开始自主择业大多数也是选择自己本专业领域的企业为主,这种工作选择部分依然属于计划经济的产物。当然,对于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学生,由于在校学习数学、物理、电子工程和计算机课程较多,所以一些同学选择了计算机软件和仪器相关企业。有人告诉我,有一年计算机学院有的毕业生感叹,他的计算机编程能力似乎不如他认识的物探系学生。我解释其中缘由是因为物探系学生毕业设计一般由那些承担了科研项目的老师指导,而计算机系老师科研项目较少。所以物探系学生的毕业论文需要联系实际建立数学物理地质模型,这样编制计算机程序针对性强,很能锻炼实际能力。我知道在北京有几个计算机软件公司就是物探系学生自主创业的企业。2014年我在北京参加地球物理年会期间,几个学生请我吃饭时,谈到他们企业经营状况时感觉都还不错。
至于谈到跨专业选择工作,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当年我们所处时代是“一个职业干终身”的就业环境。现在改革开放为同学们创造了多元就业格局。当然,要能成功跨专业学科选择工作岗位取决于当年就业市场和你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我在文章“四个八零后学生的故事”中介绍了四个大跨度自主择业学生的情况。其实这四个学生在本科期间就开始了职业选择准备,他们后来通过读研究生和工作实践开始了理性的职业选择过程。这个班23个学生毕业18年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事跨专业职业的学生有近三分之一。
总之,除了继续学业选择读研同学外,我认为,无论你的家庭是贫穷还是富足,你都需要首先认真审慎地找到第一份工作。对于前者你需要为父母分担家庭的责任,尽快让父母及家人过上幸福和有尊严的生活。后者虽然赚钱也许不是你的第一要务,对你并不那么迫切,但是通过工作接触社会,历练却是迫切和必须。面对工作选择,切记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你必须知道,当下一般情况下同学们不太可能首先找到一份理想的可以“终身享用”的职业。即使是从事学术研究职业志向的同学也要接受读研过程(包括博士后研究)的考验。你们的人生一定会面对若干选择,并在选择过程中享受积累,成长壮大。正如我在“四个老学生的故事”中说:“我相信这几个学生一定经历过若干艰难困苦的场景。然而,由于他们内心拥有的阳光心态,一路闯荡过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谁也奈何不了他们”。到那个时候你就具有抓住那些似乎为你准备的机会的能力。这些机会让你为国家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你自己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我祝福您们!
2020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