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博客使我结识了不少年轻朋友。在与高校年轻老师交流过程中,明显感受到他们的心理压力沉重。考核压力,转正压力,晋级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家庭压力,各种压力汇聚在一个人身上。说真的,现在的高校年轻人(青椒)日子过得并不轻松。高校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
我上世纪80年代初毕业留校,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各项工作刚刚步入正轨。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努力拼搏是那一代人所熟知的情形和节奏。那时除了工作,生活水准彼此差别不大。虽然工资不高,但房子是分配的,孩子上学是就近的。考核没有硬指标,因此不存在浮躁,只要努力尽力就好。一心扑在工作上,有老师言传身教,基础相对扎实,很快科研取得成绩。相比今天,我们这一代与现在的年轻人所处的环境有所不同。现在的年轻人步入社会成本高,就业难,租房买房难,考核要求高,生存压力大。尤其在一线城市。
现在的高校,人多了,竞争更激烈了。博士学位成了入职门槛,海归成了引进标签,论文成了晋级投名状,职称成了帽子敲门砖。竞争是常态,想歇一歇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拼搏。我相信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博士后只是博士毕业后的过渡平台。待遇还是不低的(与同龄人相比)。关键看你能否把握住机会。在站3年期间申请到博后基或国家青基,发几篇论文也不能算过高标准。出站考核通过者方能进入正式编制。若博后期间有成果,评个副高也不是难事。然后大学老师的生涯才刚刚开始。要继续申请面上项目,独立教学科研带研究生,同时家庭因素加入进来。结婚,住房,孩子一个个都陆续提上日程。如何协调好工作生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心态很重要。少一点抱怨,多一点阳光,积极乐观去面对,与一个人的成熟有关。教学要认真,不能马马虎虎。科研要严谨,千万不要急功近利触红线(造假)。多向老教师学习,学会合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