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科学网上发表了张端鸿博士的一篇文章,题目叫《首期“双一流”迎来收官,“千亿工程”建设效果如何?》。本来以为又是一篇鼓吹光辉业绩的文章,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读了。但很庆幸,这是一篇很理性看待“双一流”建设的文章,甚至不同的读者,有不同感受。
读罢全文,为中国还有理性思考中国高等教育的人而欣慰,一些内容也引发了我自己的思考。
以下内容纯属笔者撰写,如有对原文的过度解读,属笔者个人感受,文责由笔者自负,请勿对原作者进行诽谤,特此说明。
1、夸大的文章题目
我估计这篇文章的标题有可能是编辑选的,题目叫《首期“双一流”迎来收官,“千亿工程”建设效果如何?》,但正文并没有正面回答建设效果如何,所以文章题目有夸大或文不对题的嫌疑。从行文风格来看,张博士应该不会自己起出来这样一个“惊悚”的文章标题,因为文章内容是很客观、理性的,甚至有些表达还很含蓄,而不至于夸大成这个样子。
原作者提出:“双一流”政策最为核心的关切是顶尖科学技术和顶尖人才培养。
那么,这两个核心关切如何评价,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首先,如何界定“顶尖科学技术”?笔者认为,必须放到国际视野去界定。如果支撑指标还停留在国内,那不是自己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拉一圈国内的专家给你做个鉴定结论是“国际领先”,有多少可信度?评价不能盲目的去跟从所谓的“专家意见”,这既包括国内的“专家”,也包括从国外请回来的“专家”。而应该看实际效果,究竟做了啥?对社会进步有啥意义?对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有啥影响?是否弥补了我国的技术短板?多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的技术短板?和国际同行相比是否得到广泛认可?最简单的评价就是看市场和应用了,得不得到认可,市场数据会骗人,但市场数据不会一直疯狂的骗人。选取权威的数据来反向评价,比招募一批“专家”开会讨论可能还要准确。不是有句话说得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第二,如何评价“顶尖人才培养”?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太需要讨论的问题。因为从目前的学制而言,我国的本科生学制一般都在4年,学生学业还没完成,就成为“顶尖人才”了?有些天才级别的“顶尖人才”,不是因为我们培养了他们,而是人家本来就是天才。最后还好意思把人家的业绩拿出来装点自己的门面,羞不羞?能给这些天才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而不施加阻力,就已经很不错了。是成就天才变成“顶尖人才”,培养是很难做到的。如果真能培养,建个工厂,批量化生产就行了。真要落实到培养方面,不如多在软硬件条件方面下功夫,美其名曰“培养”。
我比较认同张博士“未来的人口比较优势必须从规模走向素质和能力”这个观点。我国是人口大国,把已有人口数量基础向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升,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是巨大的。这一点不能光在口号上喊,要配套政策落实,并给出一个卧薪尝胆的时间,才可能有质变。过去这些年为啥人才培养没有想象中那么成功,也值得政策制定者、管理者深思。
张博士提出:“双一流”建设成效始终被一种关注排名、关注指标、关注数据的倾向所左右。
笔者附议这个观点。如果某些“双一流”高校还只是用数据和指标来搞建设,不如“双一流”建设雨露均沾、百花齐放。另一个反向的思考是:抛开某些指标,某些高校的“双一流”业绩是不是靠资金投入砸出来的?如果不投入这些资金是不是某些业绩依然能达成?比如,论文数量,可能不投入那么多资金,在论文导向下,依然有很多论文产出。甚至,一些没有得到“双一流”资助的反而做出了类似的业绩,是不是也值得反思呢?对于一些按照排名规则搞建设的,也不能盲从于排名。篮子就这么大,有排名,就一定有顺序。但实效才是评价的根本。空有排名而没有实效,纸上功夫!
3、竞争性文化的反思
诚如张博士所言,“双一流”的动态建设改变了以往“985”、“211”的固化阵营。
但动态调整落实了吗?多大程度上进行了动态调整?
如果下一波动态调整还仅仅是篮子里的上下搅动,而不真正落实到全国高校,恐怕这波建设就会变成张应强在《“双一流”建设需要什么样的学科评估——基于学科评估元评估的思考》中指出的:“双一流”建设事实上成为这137所高校之间的比赛和排名竞争,成了“富人的游戏”。…… 至于各高校排名百分位的“进步”,这主要不是“建设”的结果,而是因参评高校数量由59所增加到101所所致。这就是说,除非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做出重大调整,以及参评高校数量增加,否则,全国高校各一级学科的等级排名“大局已定”。这就是学科排名竞争中的“天花板效应”。
关键是要切实落实动态调整,才能激发没入选的后发赶超、落选的卧薪尝胆。
至于下一轮名单如何,不妨以观后效。
4、头部高校对全球顶尖学者的吸引力
这里面张博士写的很委婉:在全球高等教育财政日趋紧张的前提下,“双一流”政策跟我国的各项人才政策相配合,形成了比较显著的资源投入优势,持续形成全球顶尖科技人才的“净流入”。
简单翻译一下:我国有钱,所以有吸引力。我不想过多的讨论这条,想讨论一下所谓的“净流入”。
有没有数据看一下,所谓的“净流入”有多少是华人?“净流入”之后是否又做出了前文说的“顶尖科学技术”?我不排斥华人科学家,我只是觉得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可能需要有关部门警觉:有些华人本来就可以留下,为啥是转了一圈花大价钱引进回来?人才外流问题,要从工作环境、工作氛围等下功夫,争取留住人,而且要争取不仅仅靠资金来留住人。
此外,投入这么多资金引智,不能只看名头,还要见实效。诺奖级的人物也引入不少,走了多少?又做出了啥?有哪些短板还需要弥补?无力引进诺奖的高校又该怎么发展?
中国的高校不只是头部高校要发展,普通高校也要发展啊。
建议国内的人才头衔就不要放到支撑指标里了,都是一个大锅里分出来的,总数就那么多,较啥劲。多鼓励国内的帽子人才做出真东西,更有利于他们赢得国际声誉。
5、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不要只看留学生的人数有多少,要多看看来自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有多少。当我们的高等教育都能吸引大批发达国家留学生加入的时候,那才是优质的国际影响力。反之,还有一批处于全球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的学子来我国求学,那很正常,因为他们当地的整体环境就是不如我国,来我国留学也不足为奇。
张博士提出:当前“双一流”高校更加重视科学研究,而对人才培养有所忽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高校最终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人才培养的竞争力。
我也比较认同这个观点。我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需要卧薪尝胆的精神、大刀阔斧的改革态度。培养一届本科生要四年,再来一轮实验实践就又要四年,我们需要不止一点卧薪尝胆的精神来锐意改革。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改革、不断优化,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只看数量不查质量的作法,极不可取!
陆游一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出了发展的真谛。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附:
张博士原文链接:首期“双一流”迎来收官,“千亿工程”建设效果如何?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7/44335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