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读书杂感

    儿子读小学三年级。妻子喜欢给儿子买书,儿子的书,增长速度比我快多了。我的书多是为稻粮谋的,多为图书馆学及其相关领域或新或旧或厚或薄图书,年增长速度有数十册。“书是为了用的”,书一旦到我手上,我会尽可能的将其用起来,粗阅读也好,浅阅读也罢,尽可能地读一读,否则于心不安。种种原因,喜读书但不求甚解,真正要读懂读通读透一本书不是那么容易,有的书真是翻得够黄够旧,入脑入心者廖廖无几,还存在自以为读明白了实际并不见得的情形。妻子还给我个任务,抽空辅导辅导儿子阅读。我觉得义不容辞理所当然,有意识翻阅儿子的书,并交流读后感。近期发现,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读郑渊洁《猴王变形》(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5.12.),这本书9.7万字,我花了3天时间才读完,实际阅读时间估计超过6小时,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阅读过程中,我同儿子有交流。我不知道他什么时间读的,他说他读完了,花了半小时。我考他,我问的他都会,我还没阅读到,还给我作了预报,且与实际读到的内容一致。这令我颇为惊诧。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真的只花了半小时?他说他不知道,也没专门看时间。

    惊诧未歇之际,浏览到张鸣《对中国的问题,没有人比秦晖剖析得更深》(https://mp.weixin.qq.com/s/39iDMLb6Q7NbA55mHOkpJA),该文开头一段为:“认识秦晖,最先感到的震惊的是他读书的速度,在这方面,我一直以为我就相当厉害了,当年一本300页的小说,3个小时可以读完,但后来误入学界,读学术文章和著作,速度才慢了下来,可秦晖不一样,记得最早跟他打交道,呈上我一篇文章,大约有两万多字,人家拿在手里,把文章贴在眼镜上,拉来拉去,一会儿工夫,看完了。你还别怀疑他应付,因为随后人家能跟你谈的头头是道。”我的感受是,人跟人真不一样。关于阅读速度问题似乎解惑了。我感觉自身是真老了,不中用了。阅读这事得悠着点,时间一长,眼睛吃不消,屁股也受不了。

    郑渊洁《猴王变形》那本书,我爱看,儿子也爱看。也许我们看到的不见得一样。我读到的是魔幻、科幻、幽默、讽刺,意味深长。妖魔化的成人世界和成人手段,酣畅淋漓地无标点的长句,对拥有话语权的群体(大人、权威、领袖)给予扮演反派和丑角的任务。我读的这本是2015年12月出版的,2015年第1版第1次印刷,印数4万册。网上检索了一下,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7月就已经出版过。快30年了,涉及科技方面的内容居然没有过时,涉及讽喻的内容依然发人深省!

    检索一本同一版本同一印刷批次的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试图检索过《小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卡尔洛·科洛迪(1826—1890),出生于意大利,一生写过很多小说、随笔、评论,基于对孩子的热爱,他写作了《小手杖》《小手杖漫游意大利》《快乐的故事》等儿童文学作品。《小木偶奇遇记》使他成为享誉世界的大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1856-1919),美国儿童文学作家。1900年出版《绿野仙踪》而闻名世界。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都是一个作者所著,图书内容大体相同。不同的可能是语言、译者、出版社、出版年代、装帧、定价等。对于这样的畅销书,作者已去世100多年,单单是2020年就有许多家出版社出版了各种各样的版本,一家出版社一年出版好几个版本(大同小异,有可能只是封面不同),令人眼花缭乱。找《小木偶奇遇记》那本书,原本是打算帮小孩找一张图书封面图片,小孩有个作业让推荐一本书,我觉得网上搜立得,且很可能网上的书模会比手机拍的照片漂亮多了。实际搜时发现,效果很不理想。不能按照检索学术图书的套路来。比如按ISBN检索之类,效果极差。花了好长时间,发现不如用自己用手机拍一张处理一下。

    联想起自己写的东西,用不了多长时间,真的是过时了。自己出的书,印数是一年不如一年。最少的800册,最多的3000册。有人问我出了多少本书?调侃我为著作等身,我会无地自容。若再进一步关心获得了多少稿酬之类,我会汗颜。令我稍感欣慰的是,我算是“以文养文”没有特别破费,没有打肿脸来充胖子。我特别羡慕那些产出畅销且长销的图书作者,这样的作者还不少。要想有所长进,或许还得多读多写多练。也犯不着对自己太狠,得有点自知之明,量力而行,哪怕进步一丁点也就够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读书杂感  杂感  杂感词条  读书  读书词条  读书杂感词条  
观点

 老院士说:你们的科研没“药味”

记得十多年前,学院召开学科建设发展论证会,邀请一些大牛参加,其中有一位是圈内德高望重的老院士。在讨论环节,老院士说你们申的项目不少,也发了不少高分的SCI文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