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学老师,谁不想当教授?当了教授谁不想当博导?可见,研究生导师是职称带来的附属荣誉。难怪一些刚毕业入职的青椒还没练好内功就急于想当导师来指导研究生,一些老导师不愿放弃已有的招生指标。
研究生导师相比大学老师的称谓似乎也高一等。所以每年导师资格确认也堪比职称申报。
教授分四级,有无博导资格又是教授层次的标志。是否教授,是否博导固然重要,但教授(博导)才是最完美的诠释。不是教授的起码先当硕导,提教授后不是博导的总感觉还不到位。只上本科课不带研究生的老师似乎也让人瞧不起,是“无能”的潜代名词。
研究生导师的资格,通常是具有博士学位者,副高职称以上者。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科研条件(项目,文章)。
研究生导师具有博士学位早已是起码的要求了,副高以上职称也是惯例。但近年各高校引进的年轻老师也开始带研究生了。因为拿了青基后得需要学生协助才能完成。因此研究生导师越来越年轻化成为趋势。导师队伍扩充的结果导致研究生招生指标紧张,老师们争指标也闹得不可开交。一人一个的平均主义不能保证有限的名额落到有经验有能力的导师手上,而无经验的导师即使招到学生,也不能确保培养质量。分散资源,分散经费,鼓励个人,都想当老板的氛围演化为恶性竞争,最后一定共沉沦。博导数量是招生数量几倍,导致博导博而不导也成了笑柄。一些教授只在乎博导二字,对外可作为炫耀资本,至于招不招生无所谓。招生指标分配年年变似乎也成了程序性工作。
说到底,“研究生导师”涉及老师们方方面面的利益。影响到提职晋级,项目申报,团队组建,业绩大小,单位地位。否则不会引起这么多麻烦,出现这么多乱象。
合格的研究生导师首先应该是个学者。不是博士毕业有几篇文章或项目就有资格成为研究生导师!年轻人应该先当副导师,通过传帮带,积累经验再逐渐过渡到正式导师。这应该是一个慎重的选择过程。过早成为研究生导师,拔苗助长,会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如师生关系,资源分配,科研合作,虚荣造假等。导师资格要严肃,符合基本条件不代表满足必需条件。作为导师需要一个学习成长过程。个人能力与指导能力不完全划等号。真正的导师是需要时间检验的,学位职称科研只是入门门槛,经验更重要。推而广之,教学也不是随便讲门课就是好老师一样。无限制地增加研究生导师数量弊大于利。对于现有导师也要有检查评议机制,实行动态化管理,把不合格的剔除。取消研究生导师待遇,弱化招牌功能,回归职称职能,还其工作本质,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前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