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1969:河南错过中科大

中科大南迁落户合肥,转眼已50周年了。

其实,在当年不得不疏散的大环境下,中科大最属意的落脚地不是安徽,而是河南。

上世纪文革期间,为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进行劳动锻炼,应运而生的“五七干校”在全国遍地开花。1969年3月开始,中苏边境接连爆发冲突事件,在此背景下,我国开始紧张战备和疏散在京机构和人员的工作,一些原准备将五七干校建在东北的中直机关,也出于安全考虑改向南迁。下放锻炼和战备疏散这两项任务叠加,在全国造成的震动也相当大,其中就包括了首都13所高校整体离京外迁的大动作。最近重温了几篇当年河南错过中科大的文章,内中有两段话虽不长,但信息点还不少:

“1969年10月17日,由于中苏边境冲突,中央要求加强战备,首都人员开始向外地紧急疏散。中国科技大学派人前往河南和湖北沙市联系疏散下迁地址。沙市有科学院的五七干校,表示不再有合适的地方安排科大。河南组带着刘西尧给河南省领导人(刘建勋为河南省革委会主任,但实际主持工作的是革委会副主任纪登奎)的亲笔信,受到了河南省生产指挥组组长的接待,在南阳山区和邓县看了不少地方,但河南省只同意在平汉路以西的南阳专区的唐河、新野一带山区、丘陵地带临时战备疏散,若在河南建校他们表示有困难。两组选址人员回京后,认为这两个地方没有条件,不能去。”

“1969年11月8日,刘西尧在两科(中科院、中科大)联合办公会议上说,……河南去的单位太多,较集中,科大不一定往那里去挤。是否考虑到安徽去,李德生同志(安徽省革委会主任)也较感兴趣。后来经科大、科学院领导讨论研究,觉得河南困难太大,省里又不大欢迎,安徽各方面条件也不错,大家都同意去安徽去选点。”“后来据刘说,中央到河南去的单位太多,压力太大,登奎同志(纪登奎)不欢迎。刘西尧见了李德生同志,李欢迎科大下放到安徽去,并介绍了近几年来安徽省的形势及发展前途,说科大下去大有英雄用武之地。”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对上述两段文字中涉及的几个信息点略加说明:

一、当时刘西尧的身份

刘西尧(1916-2013),湖南长沙人,少将军衔。此前历任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秘书长,省委第一副书记,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备处主任兼第一汽车制造厂副厂长,国家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1966年8月,周恩来特派刘西尧以总理联络员的身份,进驻中国科学院。1969年4月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刘西尧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有文章说中科大下迁选址时刘西尧是国务院科教组组长,其实不准确。国务院科教组是1970年6月获批成立(接管原教育部和国家科委的工作)、7月开始办公的,首任组长是李四光,刘西尧是主要领导成员之一。刘西尧担任科教组组长是李四光1971年4月29日病逝后的事情,任期为1971年7月至1975年1月。此外,在1970年至1975年期间,刘西尧还担任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总之,在1969年决定中科大去向的那个时间段,刘西尧的身份是国务院驻中国科学院联络员。

二、当时纪登奎的身份

登奎(1923-1988),山西武乡人。此前历任中共河南省许昌地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河南洛阳矿山机器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中共洛阳地委第一书记、洛阳军分区第一政委,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兼省委秘书长,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兼省委秘书长、商丘地委第一书记,河南省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副组长。1968年1月27日,河南省革委会成立。刘建勋任主任,王新、纪登奎、耿起昌、杨力勇任副主任。1968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批准: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由刘建勋、王新、纪登奎、耿起昌等12人组成,刘建勋任组长,王新、纪登奎、耿起昌任副组长。从当时河南的党政领导排名来看,纪登奎都是第三把手,但1969年4月党的九大以后,纪登奎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而第一把手刘建勋只是中央委员,王新(少将军衔)是候补中央委员。1969年6月纪登奎奉调进京,但河南的职务还兼着。对此,毛泽东有一段原话是这样说的:“纪登奎要调到北京工作,两头跑,一半北京,一半地方。北京的事也难办。在北京机关工作,不可过长,不可过短,就去打个短工吧!”纪登奎在河南的兼职一直持续到1976年10月。

三、当时李德生的身份

李德生(1916-2011),河南新县人,开国少将。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5师师长、副军长、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陆军第12军军长。1968年4月后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69年4月九大时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任中央军委委员,1969年7月起参加中央政治局、国务院业务组、中央军委办事组工作,但安徽的职务仍然兼着。后来升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和军委副主席。李德生在安徽地方的任职经历为:1968年4月-1973年2月期间任安徽省革委会主任,1969年11月-1971年1月期间任安徽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1年1月-1973年12月期间任安徽省委书记。当中科大的安庆选项被淘汰之后,果断拍板,将地处省会的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的校舍腾空接纳中科大的,正是李德生。当年河南主政者如果能有这样的决断,安徽也就不会有什么机会了。

四、当时河南接收疏散概况

刘西尧说“河南去的单位太多”,的确也是实情。当时谁也不知道这种疏散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尤其是面对那些“连锅端”的下迁单位,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许多经历过困难时期的地方干部的畏难情绪在所难免。据当时的河南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不完全统计,中央各部委在河南省信阳、驻马店、南阳、许昌、新乡等地区40个县开办“五七”干校61所,干部6万余人。从外省迁入厂矿及企事业单位37个,职工2.8万余人。部队办的农场和“五七”干校29个,人数2.2万余人。地域分布大致是这样的:

信阳

据说当年中央各部门设在信阳专区的五七干校有37个,约5万人。

1、息县五七干校群:1969年前后,外贸部、物资部、铁道部、中科院、对外文委、对外经委等中央机关单位先后在息县举办“五七干校”,学员人数达数千人,分布在息县的项店、杨店、张陶、东岳、路口、孙庙等公社。

2、学部五七干校:起初驻息县东岳公社,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简称“学部”)下属哲学所、外文所、考古所、世界文学所、民族所、历史所、经济所、文学所等8个所的干部职工包括家属在内共2000多人,依次从一连到八连分成8个连队。其中有不少文化名人如钱钟书、杨绛夫妇、俞平伯、何其芳、吴世昌、余冠英、何西来、吕叔湘、丁声树、胡绳、任继愈、金岳霖、孙冶方、顾准、吴敬琏等。1971年4月由息县迁至明港镇。

3、黄湖团中央五七干校:位于潢川县黄湖农场。1969年4月,中央团校、中国少年报、中国少年出版社、中国青年报社等团中央机关直属单位的全体干部和工勤人员共计1970人下放来此,共划分为11个连队。当时团中央九届书记处的九位书记全部在内。

4、罗山五七干校群:当年在罗山县设有一机部、物资部、燃化部、外经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旅游局等十来个“五七干校”。主要分在五一农场、高店乡、尤店乡、龙山乡、庙仙乡等处。后来部分五七干校迁往息县。

5、北京外贸学院:北京外贸学院整体迁至固始县和息县,其中外贸系、外语二系和校直、教辅、后勤部门共1050人安置在固始,外语一系师生172人安置在息县。

6、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史记载,1969年有1000多名师生员工下放到河南信阳明港办五七干校

7、北京经济学院。创建于1958年,1969年停办,人员下放河南省息县。

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航空机务学校此期间由沈阳迁驻河南信阳。

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的五七干校也设在信阳。

周口

1、国家计(经)委西华五七干校:位于西华县城西2公里,十多个部局的干部学员最多时近2000人,按部队编制实行军事化管理,分为五个生产连,一个后勤连,一个校直机关。1969年9月初办时名为国家经委五七干校。1970年6月,国家经委撤销并入国家计委,干校改名为国家计委西华五七干校。1975年,国家计委襄樊五七干校合并到此,与国务院办公厅、物资部、工交政治部、地矿部等十多个单位合办干校。1979年后,根据中央精神,停办干校。1987年5月整体移交给西华县人民政府,更名为西华县园艺场至今。从这里走出了四十多名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包括朱镕基、李岚清等。

2、中央党校五七干校:位于西华县黄泛区农场,校舍的前身为河南农业劳动大学。

3、化工部五七干校:位于太康县常营镇。

漯河

1、中国科协的五七干校设于此。

2、一机部机械科学研究院此期间迁至河南省漯河市。

驻马店

1、国家科委五七干校一开始就设在河南确山。后来三科(科委、科协、科学院)合一,其他两校也合并过来。

2、国防科委机关在遂平县设有莲环湖干校。

洛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外国语学校此期间由河北迁驻河南洛阳(现已更名为学院)。

郑州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技术学校(汤山炮校)此期间由南京汤山迁驻郑州(现已更名为学院/郑州校区)。

许昌

黑龙江省阿城继电器厂此期间迁至许昌,建立许昌继电器厂(今许继集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1969:河南错过中科大  中科大  中科大词条  河南  河南词条  错过  错过词条  1969  1969词条  
观点

 技术转移服务十问十答

经常与来自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同行们交流。交流多了就发现技术转移服务的相关问题很典型,我们把这些典型问题及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整理分享如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