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相较于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对其在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和深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博士生?
以我目前已有的经验和感悟,我认为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有几个技能是需要具备且能够熟练的应用它。
论文的阅读能力,对于论文,大家都会阅读,但如何阅读论文?对于分类学来说,很多新接触的类群,应该好好阅读综述性的文章。对于叩甲科来说,熟读Handbook of Zoology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叩甲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地理分布,研究历史都有很好的介绍,是非常好的入门手册。()分类学工作的有两大主要任务:一是对该类群的生物本底有较完整的认识,新的物种不断出现,需要持续进行采集的标本整理,鉴定归类;二是对研究类群的起源演化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不断趋向自然演化历史,虽然无法真正重现自然演化历史,但借助于化石,分子钟以及胚胎学,可以较客观且合理的对其演化历史做一个勾勒。)突然就跑题了。 对研究类群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后,就要开始持续进行标本检视,对其形态特征有全面掌握,同一分类单元下的共有衍征,以及不同衍征的演化需要客观且在其真实生存时所起的作用需要有合理又大胆的猜测。
标本的绘制。熟练掌握AI和PS以及其他绘图软件,如Coredraw等。在画特征图之前,需要在大脑建立一个大概的结果图,但绘制结果未必与个人认知完全一致。在线条的使用上,对于较大的部位,尽量减少线条个数,做到平滑,但必须符合标本特征。
论文的撰写能力。前几天在油管学习如何写科研论文。与我实际步骤类似。先写描述,因为描述最简单,然后进行标本绘制,在绘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检视标本,尤其是印痕化石,很多特征是需要不断观察下,才会有新的认识(这也是古生物学有魅力的地方之一)不断观察标本的特征,越仔细越好。古生物研究不同于现生生物的研究之一就在于,标本的唯一性。你手里研究的种类很有可能就只有这么一块标本,虽然现生也会有相似的境遇,但化石的不可预见性更为突出。在观察标本时切忌要爱惜,能不滴酒精尽量少滴,虽然酒精可以更好地观察,但多次酒精的侵染会让标本变得容易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