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论地学研究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三个层次和三个问题

论地学研究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三个层次和三个问题

A discussion on the three reference citation levels and three issues of technical writing in Earth Sciences

吕洪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266580)

 在评审地学相关专业不同级别学生的学位论文或者评审相关杂志的学术论文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作者在参考文献引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究其原因,要么是作者没有阅读或理解足够的参考文献,要么不懂引用参考文献的方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引用是学术论文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学者如果无法合理地引用参考文献,其学术论文的质量就无法提高。经过几十年的科研积累和教学实践,我将一些零星的思考和感悟逐渐积累并归纳成“参考文献引用的三个层次和三个问题”,在给研究生讲课时也专门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讨论。考虑到博文比纸质论文传播更快且影响更大,以后这类原创性认识也尽量通过博客与同仁们交流而不再投往纸质杂志了。如果有媒体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今天就专门谈一下地学研究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三个层次和三个问题,供地学同行们(特别是地学领域的学生们)参考和指正。如有其他专业的学者们将自己的感悟而拿出来交流,本文就具有抛砖引玉之功效了,甚幸!

 

1、参考文献的作用

 我认为,参考文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一是展示某研究的工作基础或研究历史,用以说明该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起点。在地学研究论文中,区域地质概况、地理位置、国内外研究现状等都是应该介绍的,而这些信息往往来自于前人的文献或资料,因此这种参考文献主要出现在一篇论文的引言部分。

 二是为所做的研究提供旁证或理论支持。这种文献一般在论文的讨论部分出现较多,也有部分出现在现象、事实、材料展示部分,用以作为比较或论据。

 三是指出前人研究的某种不足(甚至错误),以便提出新的、不同的认识。

 显然,为了完成上述目的,论文作者必须在从事研究过程中甚至研究之前就大量阅读相关参考文献,而不是等到撰写论文时才匆忙阅读几篇文献以应付编辑部或审稿人。科研实践中阅读文献的数量常常数倍于实际引用的文献数,那些没有引用的文献对作者知识面的拓宽和经验的积累同样重要。一个学者只有从深度和广度上掌握足够的参考文献才能全面掌握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基础和发展动向,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并最终通过发表论文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正因为如此,一篇好的学术论文要合理地引用足够多的参考文献,而读者评价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恰恰就是参考文献的引用。当然,不同的学科引用参考文献的多少、程度、方式是不一样的,因为论文对参考文献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就地学领域而言,新的研究往往依赖于前人对地质背景、相关图件、分析数据等各种资料的积累,参考文献引用就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很多作者尚不知道如何引用参考文献,这大大影响了学术论文的质量。根据三十多年科研写作实践的感悟,我将参考文献引用分成三个层次,下面详细论述。

 

2、参考文献引用的三个层次

 依照国际惯例,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在引文处标注作者和发表年号,称为“作者—年制”,如(吕洪波,2007),而在论文末尾参考文献标题下依照作者姓氏发音字母次序排列出作者名、发表年号、论文题目、杂志的卷、期、页码范围等明细。文内的作者—年与参考文献列表部分必须一一对应。当然,还有其他参考文献标注方法,但一一对应是必须的。

 在仔细阅读了参考文献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参考文献的引用水平呢?我认为有三个层次:

 层次一:仅知毛皮—作者标题,是否看懂前人的摘要或结论?

 层次二:了解概貌—谁言何道,已经明白前人的工作和要点。

 层次三:掌握详情—功过分明,完全清楚前人的贡献与不足。

 

2.1 第一层次:仅知毛皮—作者标题(Level 1: Knowing the author and the title)。

 一般在学术论文的引言部分(相当于项目申请报告或学位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介绍本研究方向的历史和进展情况以及研究基础,当然要提及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进行了什么研究等,必然要引用参考文献。目前在网上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得很多相关文献,如果不详细阅读就将作者名字和发表年号放上去,也可以引用很多参考文献。然而,这样的引用往往无法显示作者对所引文献的理解程度,而且往往造成集中引文。事实上,即使这样的引文,也必须仔细阅读和理解相关的参考文献才能引用,免得出现引用错误。举例如下:

 实例:本文作者在2004年发表在地质学报上的关于原始爬行类足迹的论文的前言部分就有这样的论述:

 “作者等在贵州贞丰县龙场乡石灰窑村考察台地相三叠纪沉积时,在新修的关(岭)兴(义)公路旁中三叠统关岭组下段发育泥裂构造的泥质白云岩层面上看到原始爬行类足迹化石—Chirotherium。该足迹在欧洲、北美、南美等地均广泛分布,层位主要为中、上三叠统,已经有一百七十年的研究历史,研究文献很多,重视程度极高(Sarjeant, 1974, 1975, 1996; Lockley et al, 1996; Tresise, 1989, 1997)”(吕洪波等,2004)。

 一下子列出6篇参考文献,但实际上我阅读了几十篇相关文献,从中挑选了6篇代表性文献列出来。从这些文献中我归纳出“该足迹在欧洲、北美、南美等广泛分布,而层位是中上三叠统”,我们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在中国发现并首次鉴别出同类足迹(Chirotherium),而其层位也是中三叠统,这就是这篇论文的价值。如果读者想继续深入了解,就可详细阅读这6篇代表文献

 显然,上述引文方式本可以更加合理:

 该足迹在欧洲(作者,年)、北美(作者,年)、南美(作者,年)等地均广泛分布,层位主要为中、上三叠统(作者,年),已经有一百七十年的研究历史(作者,年)。

 然而,我当时将地点和时间等归纳完毕后才将6篇参考文献集中到一起,说明我有点偷懒,有集中引文之嫌。

 在地学学位论文中,前言部分往往需要介绍区域地质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需要大量的参考文献。有的作者偷懒,自己仅仅阅读几篇文献,就将这几篇论文的前言(连同所含参考文献)凑在一起稍微改编一下,集中放上几十篇参考文献凑数。事实上很多文献是在网上集中搜索所获,或者直接拷贝某一文献的参考文献,而作者自己并未详细阅读。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读者无法通过这样的引文判断作者是否已经真正阅读了所引文献,因此属于最低水平的引用方式。笔者将其归类为论文引用的第一层次,即:仅知文献的作者名与标题就可以完成引用。在这样的引文中,作者对前人的工作缺乏评述,给读者的信息也较少,建议尽量减少,特别是不要集中引用。

2.2 第二层次:了解概貌—谁言何道(Level 2: Knowing what the author did)

这类引文过程中,作者显然已经知道文献的原作者做了什么工作,获得什么样的认识,即:至少已经有选择地阅读了所引用的文献(当然,二次引文除外)。笔者将这样的引用看作参考文献引用的第二层次。

这类引文常常引用文献作者的依据和所持有的观点,或者根据什么材料获得新的认识等。作者有时用这些作为旁证来支持自己的认识等。举例如下:

实例1、2007年,笔者在《地质论评》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中“火山弹”与“喷气锥”景点定名商榷》(吕洪波,2007)。作者展示了公园内“火山弹”和“喷气锥”的两个景点照片,并展示了国内很多网站和媒体对这两个景点的介绍。然后分别引用了国际上地学权威著作和网站上对喷气锥和熔岩滴丘、火山弹和增生熔岩球的定义和特征描述。例如对熔岩滴丘(hornito)的定义就引用了地质学词典上的经典描述:

“经典的地质学词典上描述:A hornito is a spatter cone, especially a rootless vent on a lava flow (Gary et al., 1972, p.338)”(吕洪波,2007,384页)。

 通过这样的定义描述与对比,作者明确指出:五大连池景区的“喷气锥”实际上为熔岩滴丘(hornito),而那个在熔岩台地表面展示的大型“火山弹”实为增生熔岩球(accretionary lava ball)(吕洪波,2007)。显然,作者已经详细阅读了重要的参考文献并进行了详细的材料对比,为新认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依据。

实例2、笔者于2009年在地质论评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垂直缝合线的研究论文,在第一部分介绍垂直缝合线定义时作了如下描述:

“依据其与岩层层面之间的方向关系,缝合线的类型以平行于岩层层面的为主,称为顺层缝合线(bedding stylolite),而与岩层层面不平行的缝合线称作切层缝合线(transverse stylolite),又称作构造缝合线(tectonic stylolite;Davis and Reynolds, 1996)。还有人将顺层缝合线称作埋藏缝合线(burial stylolite;Breesch et al., 2006)。根据与层面的产状关系可以将切层缝合线进一步分成与层面斜交的缝合线和与层面垂直的缝合线。为了便于讨论,笔者将缝合面与层面垂直的缝合线称为垂直缝合线(vertical stylolite)”(吕洪波,2009)。

从上述介绍中读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是:“顺层缝合线”、“切层缝合线”等命名和分类来源于Davis和Reynolds1996年的著述,而非作者自己随意划分的,而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自己定义并命名了“垂直缝合线(vertical stylolite)”。这就给读者清晰的信息,什么概念来源于文献,而什么认识或命名来源于该文作者。

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样的引文显然要比第一层次深入得多,作者对前人的研究有了大致的了解,前人的工作要点或观点陈述得比较清楚,为论文的叙述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3 第三层次:掌握详情—功过分明(Level 3: Understanding the ins and outs)

在详细阅读了参考文献所列出的文章后,作者知道文献原作者在哪方面做得好,哪个方面值得商榷或确实错了,根据是什么,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这样的引文放在论文的深入讨论部分特别有用。笔者将这样的引文称为参考文献的第三层次,乃参考文献引用的最高境界。举例如下:

实例1、笔者于2008年在《地质论评》上发表一篇文章,对壶穴的差异风化或风蚀作用说法进行了质疑。在讨论到风化说时笔者引用到:

崔之久教授认为巴林左旗七锅山上的壶穴是风蚀的结果(崔之久等,1999);… …风的作用并非由高空垂直向下吹蚀,而是沿着地面横向吹蚀的。由于在近地表处携带细砾和砂子等,风的吹蚀作用在地面以上几十厘米高度以内最强,而且是横向吹蚀,因此才容易形成风蚀蘑菇等特殊地貌形态,才能造成强风沙区电杆根部的细颈化现象。此外,风力作用总是造成障碍物的迎风坡侵蚀,背风坡堆积。笔者等考察赤峰北部勃隆克沙地地貌区发现:强烈的西风作用于突起的花岗岩山脊上,在迎风面上形成密集而定向的蜂窝状凹坑(图版I图8),而在背风坡则形成连片的沙丘。碰巧山脊上也有壶穴,但西风却对其造成了破坏并给穴内充填了沙土,说明风与壶穴的形成无关。从作用力的方向上分析,横向吹蚀的风如何在山脊上侵蚀出向下凹进的近圆形壶穴呢?壶穴内有黄土等沉积物恰恰说明:壶穴不是风蚀的产物,而恰恰是风积物的场所。那么,在壶穴接受黄土沉积之前,是什么力量将其掘深的呢?显然不是风(吕洪波等,2008)。

    作者在文章中质疑崔之久教授关于赤峰北部七锅山壶穴是“风蚀”的观点,而这个观点来自于他1999年发表的论文。显然,作者已经详细阅读了崔之久教授的文章,然后明确指出其观点不妥。甚至利用崔老师论文中提供的材料—壶穴中沉积的“黄土”证明壶穴形成后恰恰成了避风的场所,因而不可能是风蚀的结果(吕洪波等,2008)。

实例2、笔者在研究胶州湾的成因时,引用了几位作者对胶州湾沉积物的测年数据:

“The earliest sediments in Jiaozhou Bay indicate that the major erosion period ended 20ka ago—Late Pleistocene. Borehole data shows that the oldest sediments in Jiaozhou Bay were fluvial deposits with an age of 18,800±200a BP and formed under a cold and dry environment (Zhao, 1998).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Quaternary System in Jiaozhou Bay (Wu et al., 1995) suggests four divisions as follows: … …”(LU Hongbo et al., 2007)。

    两位文献作者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到胶州湾的地层和对应的年代,没有讨论第四纪冰川问题,表面上与我的讨论无关。作者在这里主要引用他们文章中所提供的事实,并非他们的观点。用胶州湾底最老的沉积层为两万年前的沉积物这样的事实推测,在此前该处只能遭受剥蚀而没有沉积,就与末次冰川作用联系起来了,再结合青岛海岸带花岗岩山上的冰川剥蚀标志,提出了第四纪冰川借助于两组断裂在胶州湾口开凿出向东的通道,对胶州湾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剥蚀作用(LU Hongbo et al., 2007)。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这种引文的关键不是引用作者的观点,而是引用其提供的重要材料。哪怕文献作者的观点与本文作者观点相对,文献中提供的材料却可作为很好的事实支撑作者的认识,甚至以此作为证据指出前人的错误,真正做到“用其矛戳其盾”。显然,这才是参考文献引用的最高境界,因为作者已经将前人的工作彻底弄清,做到“功过分明”。

3、参考文献引用的三个问题

事实上,参考文献引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里我们讨论下述最常见的三个问题:二次引文、偏好引文和故意不引等。

为了说明这三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原创引文(Primary citation)和二次引文(Secondary citation)。

 

3.1原创引文与二次引文

 原创引文(Primary citation )是指作者引用的材料、观点或结论直接来自于自己阅读的前人发表的文献。也叫一次引文,或称作:引用一手来源(Citing primary source, 或Citing original source)(https://libguides.gwu.edu/c.php?g=258673&p=1727875)。

 学者不应以文献作者的地位高低、名气大小、官衔有无为取舍标准,更不能以刊登论文的杂志级别、文献语种等作筛选。参考文献引用的最高准则就是:原创!为此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阅读海量的参考文献,逐篇追踪直至找到真正的原创论文。如:

 实例1:我在讨论阴山造山带板内造山(intra-plate orogeny)这个问题的时候,阅读了国内外几十篇地学文献,最终追踪到第一个提出这一概念的作者—葛肖虹教授。这篇文献是中文的,是葛肖虹教授首先提出了这个概念,后面的论文不论用中文还是英文撰写,不论文献刊载的杂志级别(点数?影响因子)多高,都是引用而非原创,在华北板块板内造山这个概念上与葛肖虹教授相比都没有什么明显的贡献,所以我在论文中必须引用的最重要的原创性文献就是:

 葛肖虹. 1989.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形成史。地质论评,35(3):254-261.(吕洪波等,2018)

 实例2:2017年,我们发表论文率先全面论述了中国不同气候带盐风化地貌的形成机理,

在论文中有这样的描述:

      “…与国外地学界相比,中国地学界对盐风化的研究要落后得多,笔者等至今没有找到中国作者全面介绍盐风化地貌的研究文献。徐叔鹰(1993)根据国外研究文献初步归纳了盐风化的基本特征,并指出卡拉昆仑山谷冰川退缩后露出的漂砾上就发育了明显的盐风化穴,他称之为“蜂窝洞”。尽管他没有提供盐风化的照片,也没有完全清晰地阐述盐风化的机理,但他却是中国第一个介绍盐风化作用的学者。”(吕洪波等,2017)

 在引用原创性文献时,不要忘记从学术角度对前人的原创性工作进行真实而客观的评价:既不过分吹捧,也不刻意贬低。如果我阅读了徐叔鹰老师(1993)的论文而不引用以期凸显自己是第一个在中文杂志上介绍盐风化作用的学者,就有后面所说的“故意不引”之嫌了,那就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如果我仅仅是引用而不评价徐叔鹰老师“第一个”的先锋作用,也有不尊重前人贡献之嫌。所以我们应该强调,引用原创性论文时一定要对原创者的贡献给予赞赏和科学的评价!

 严格意义上讲,能做到如上述两个例子那样的引文才是真正的原创引文。然而,现实中因为作者不认真阅读文献,往往没有追踪到真正的原创文献。我们假设:某作者在论文中谈论阴山造山带是“板内造山”,但却没有引用葛肖虹(1989)那篇论文而是用了后人某论文中的类似叙述并引为文献,这样的引文就不是真正的原创引文。为啥这样说?因为作者不仅忽略了真正的原创工作,而且将功劳错误地给了后来的引用者—被引文献的作者。这种引文虽然是一手引文,但却弄错了贡献者或责任人,误导了读者,是对原创贡献者的不恭。这类引文应该尽量避免。

 

二次引文(Secondary citation)

 什么是二次引文?我的理解是:当作者没有阅读原创论文(文献A)而是通过阅读另一篇论文(文献B)而间接地发现所要引用的信息(文献A),此时引用没有亲自阅读的论文的材料或认识就是二次引文(http://writing2.richmond.edu/writing/wweb/apadocu.html)。

 当然,二次引文有时是迫不得已的,可称作“合理二次引文”,有的是作者偷懒不去亲自阅读文献而是从别人的综述性论文中“拿来”文献,可以称作“不当二次引文”。

 什么是“合理二次引文”?当作者无法直接阅读一手材料或信息时(如:文献太老、语言不通等),就只能通过阅读另一篇文献而间接地获得所需要的认识或信息,此时的引文就是合理二次引文,是一种不得不的替代方式,也称作引用间接来源(Citing secondary source)(https://libguides.murdoch.edu.au/APA/secondary)。举例如下:

 施雅风等(2010)在《地质论评》上发表论文提到“负球状风化”的概念:

 负球状风化(Negative spheroidal weathering)一词笔者取自Clayton K.M. (1969)编著的“Weathering”一书,书中亦称为负球状剥落(Negative spheroidal exfoliation)此词首先被Wagner(1913)用以叙述南非Rodesia南部花岗岩地区与节理有关凹形地面曲率被剥蚀(Flaking)放大的过程, 凹面开始时很浅,逐渐深化呈深袋状以至穴状……

 我因撰写论文与施雅风院士商榷(吕洪波等,2010),必须将“负球状风化”这个词汇弄清,在查找和阅读文献过程中体会到施雅风等(2010)文中采用了合理二次引文

 负球状风化(Negative spheroidal weathering)这个提法根据文献是Wagner于1912年提出的,最原始的文献应该是:

 Wagner, P. A., 1912. Negative spheroidal weathering and joint in a granite of   Southern Rhodesia.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Geology, 15 (1): 155—164.

 然而,从网上难以下载到上述原文,而施老从别的文献中发现了负球状风化的相关叙述。因此,施老在论文中特别说明

 “负球状风化”一词笔者取自Claytan K.M. (1969).

 估计正文中施老拼写错误(正确名应为Clayton K.M.),而文后列出的参考文献是:

  Clayton, K. M., 1969. Weathering. Edinburgh: Oliver & Boyd, 1—304.

 这就是合理的二次引文,是无法查到原创文献后而从其他文献获得的信息。严格的标注应该是:

  Wagner (1912)提出了“负球状风化”这个概念(见Clayton, 1969, p.??页码)

 最好在文中指出页码,而在文后列出所阅读的Clayton, K.M., 1969…的文献

 上述“二次引文”的例子是在无法阅读原文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办法,及通过引用文献中的介绍而转述前人的文献观点或资料,属于合理的引用。而现实中这种情况很少,特别是现在网上搜索引擎功能强大,绝大多数论文都能搜集到手。

 然而,有的作者由于偷懒而不愿意花时间阅读原始文献,便从少量几篇评述性论文中借用别人的评述稍微改动而代替自己论文的评述,这就是典型的“不当二次引文”。

 更有甚者,某些自认为“聪明”的作者故意将其获得文献和认识的这篇最新文章不予标注参考文献,以便给人以“完全”是自己阅读文献的感觉,这其实已经属于学术不端了。无论如何,二次引文都是吃别人嚼过的馍,即使不是严重的剽窃,至少是偷懒行为。

 不当二次引文几个特点:文献太老,中文文献较新,而英文文献很老,其文献引用之评述受限于前人的评述思想甚至产生误解,更可笑的是有时将前人文献中明显的错误认识也照搬下来,这就容易露出二次引文的马脚。

 这方面例子太多,在学生毕业论文中比较常见,有人虽然通过前后调整句型和词汇等方法应对查重软件,但无法逃过小同行的眼睛。一个好的作者绝对要避免“二次引文”的嫌疑。科技论文的目的不是向读者炫耀作者阅读文献的深度,而是通过必要的材料和论证过程展示作者的发现或新认识。

 

3.2偏好引文(bias citation):

有的老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强调:“研究生或没有名气的作者之论文尽量不引,尽量引大牛的文献;中文杂志的文献尽量不引,而要引用外文文献…”

这样的“经验”听起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推敲起来道理上是说不通的。所谓的牛人的论文不一定就是原创性论文,而讨论中国地质问题的英文也不等于原创论文,很多英文论文恰恰引用了中文原创论文中的资料或认识,有的作者甚至偷偷将别人的中文原创性论文翻译成英文后通过重新编排而发表在国外著名刊物上,而偏好引文则相当于给贩子点赞。

有的作者为了显示自己阅读了“高级别”的文献,或者在学术观点上与大牛或潜在的评审专家保持一致,哪怕内容不沾边也设法引用这些作者的文献,此乃学术界的投名状,不应该出现在学术论文中。例如:作者投稿到某期刊,为迎合编辑所好而尽量引用该刊物上刊登的相关文献,如果论文内容相关而需要引用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有的编辑或审稿人强迫作者引用指定的内容不相关文献(有的编辑部还开出内部奖励),如果作者屈服而引用,也属于偏好引文

偏好引文现象的普遍存在,不仅造成学术不公,也导致论文的“引用率”统计水分很大。如:某教授因为某种权威而带领着一个庞大的“团队”甚至在国内某圈子内呼风唤雨,其论文的国内引用率往往虚高。

简言之,凡是不以原创文献为第一选择,而是考虑个人利益等非学术因素而进行的文献筛选都属于偏好引文,总有学术不端之嫌。这种偏好发展下去甚至导致作者忽略了本应引用的关键文献,那就是下面要讨论的问题—故意不引。

 

3.3故意不引(Ignoring key reference)

 在撰写论文时依据论文内容理应引用前人某重要文献(有时是唯一的原创性文献),但作者就是无视前人工作而不予引用,这就是故意不引。故意不引是对学界“原创”守则的破坏,对前人工作的不敬,无论如何都属于学术不端。

 如:作者撰文时发现已经有类似的论文发表而故意忽视前人文献,用以凸显自己的成果为“原创性贡献”,这就是典型的故意不引。有的作者自己的工作明显不如前人文献中的研究水准,但为了通过评审而发表灌水论文,就故意将前人的文献“漏掉”,一旦审稿人稍微偷懒,这样的论文就能“成功发表”。这样的行为在现在地学领域非常普遍,因为不同杂志的审稿人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有的审稿人责任心不够,常常默认所评审的论文是原创而接受其发表。这不仅不利于投稿论文的修改与提高,更是对前人工作的不尊重。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严重破坏学术界的“原创首发”原则。

 在各种网络媒体十分发达的今天,虽然这样的行为很容易暴露,但却普遍存在。即使作者阅读文献不够而漏引,也不可原谅;如果作者故意隐去前人关键文献,则应该惩罚。

 故意不引是容易发现的,因为现在网络发达,只要同行评审过程中稍微搜索一下就会发现已经发表的相似论文。对于国内中文杂志而言,只要审稿人认真核实或者杂志编辑严格把关,这类问题就容易及时发现而杜绝。然而,在国外发表的英文论文这样的问题往往很多,原因是:国外英语杂志审稿人往往不知道国内研究现状,特别是对已经在中文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了解不够,这就给故意不引国内文献的作者留下了可钻的漏洞。更有甚者,有的作者干脆将他人的中文论文整理翻译成英文文章而大胆地投往国外杂志,而不同语言的查重系统也无法识破,他们就明目张胆地盗窃中文杂志上已经发表的成果。

 下面我举两个与自己有关的例子说明故意不引为何是学术不端行为。

 实例1:我于2007年在《地质论评》杂志发表了对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中“喷气锥”和“火山弹”的质疑论文,明确指出其“喷气锥”实际是熔岩滴丘(熔岩丘)而“火山弹”是增生熔岩球。论文如下:

 吕洪波,2007.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中“火山弹”与“喷气锥”景点定名商榷。地质论评,53(3):383—388。

 后来有地学同仁告诉我:2010年国内某著名中文地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类似的讨论五大连池“喷气锥”的论文,里面不仅有明显的认识错误,而且没有引用我2007年发表的上述论文。

 我上网下载下来仔细阅读后体会到,即使那位年轻人因偷懒没有阅读我的那篇论文而造成漏引,编辑或审稿人也很容易发现这种故意不引的违规行为。只要通过百度等搜索“五大连池”、“喷气锥”就会发现我的论文,而那篇论文就不应该发表了。

 实例2:我于2007年发表了一篇崂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和胶州湾成因的英文论文:

  Lu Hongbo, Yan Shiyong, and Zhang Yue, 2007, Quaternary glacio-erosional landforms in Laoshan Mountain and their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Jiaozhou Bay, Qingdao, east of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5 (2): 139—148.

 然而,2011年在某国际英文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崂山第四纪冰川地貌证据的论文。该论文将我2005、2006、2008年发表的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地貌的三篇中文论文都引用了:

 然而,却唯独没有引用我2007年关于崂山第四纪冰川的英文文献,而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恰恰是以英语为母语的洋人,而且他也不是研究第四纪冰川地貌的学者。要知道,在2011年以前我们那篇论文(Lu Hongbo et al, 2007)是关于崂山第四纪冰川地貌研究唯一的一篇英文论文,一个说英语的学者是绝不会漏读那篇论文的。问题出在哪里?我觉得,这样故意不引的论文得以发表,第一作者、杂志编辑和审稿人都有责任,只是我个人无意追究他们的责任而已。

 

鸣谢与说明:

    本文的讨论为了让读者容易理解,主要以我自己的地学研究论文为实例进行了剖析,偶尔也涉及到其他地学同仁的文章,仅为深化讨论,并无故意挑刺之意。感谢这些作者的文章为本讨论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至于涉嫌故意不引的论文也是过去的事情了,所以没有点名指出具体论文。希望今后学界能杜绝这样的现象,而学术机构的评价者们也要擦亮眼睛检查论文内容,而非仅仅数一数SCI篇数和影响因子了事。

主要参考文献

        Clayton, K. M., 1969. Weathering. Edinburgh: Oliver & Boyd, 1—304.

         Lu Hongbo, Yan Shiyong, and Zhang Yue, 2007, Quaternary glacio-erosional landforms in Laoshan Mountain and their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Jiaozhou Bay, Qingdao, east of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5 (2): 139—148.

        Wagner, P. A., 1912. Negative spheroidal weathering and joint in a granite of   Southern Rhodesia.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Geology, 15 (1): 155—164.

        崔之久,李洪江,南凌,李德文,1999,内蒙、河北巨型壶穴与赤峰风道的发现。科学通报,44(13):1429—1434。

        葛肖虹. 1989.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形成史。地质论评,35(3):254~261.

    吕洪波,2007.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中“火山弹”与“喷气锥”景点定名商榷。地质论评,53(3):383—388。

   吕洪波,冯雪东,王俊,朱晓青,董晓朋,张海春,章雨旭. 2018. 狼山发现蛇绿混杂岩—华北克拉通与中亚造山带碰撞边界的关键证据。地质论评,64(4):777—805.

    吕洪波,任晓辉,许民,欧阳江城,2010,再论山脊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兼与施雅风院士商榷。地质论评,56(5):693—702。

    吕洪波,任晓辉,许民,欧阳江城. 2008. 壶穴差异风化或风蚀作用成因质疑。地质论评,54(2):192—198。

   吕洪波,苏德辰,章雨旭,冯雪东,李春旺. 2017. 中国不同气候带盐风化作用的地貌特征。地质论评,63(4):911—926.

   吕洪波,王俊,张海春,2011,山东灵山岛晚中生代滑塌沉积层的发现及区域构造意义初探。      地质学报,85(6):938—946.

   吕洪波,章雨旭,肖加飞,2004. 贵州贞丰中三叠统关岭组中Chirotherium—原始爬行类足迹研究。地质学报,78(4):468—471.

   吕洪波. 2009. 鲁西古生代碳酸盐岩中的垂直缝合线及其在华北板块构造演化中的意义。地质论评,55(4):473—483.

   施雅风. 2010. 韩同林的“冰臼论”是对花岗岩类岩石“负球状风化”的误解. 地质论评,56 (3):349~354.

       徐叔鹰,1993. 干旱区盐风化过程的初步研究。干旱区地理,16(2):14—20.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三个  三个词条  地学  地学词条  研究论文  研究论文词条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词条  层次  层次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