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三更,一则消息刷爆了我的朋友圈《重视!8分一区TOP期刊也被纳入黑名单》!
说的是8分一区杂志Theranostics被某大学附属医院列入了不予报销的黑名单,云云。
有人欢呼,又一个黑心杂志被揪出来了;
也有人痛哭,毕业如何,职称如何,国基金如何……
我也吓了一跳,辛苦几年发了个这杂志,咋就突然要挂?
其实我一直不明白,这个杂志咋就落入黑名单了?看了几遍公众号的文章,所给的理由大概就是中国人发文占比太高了,60%。
这就能成为拉黑的理由?你是奥巴马还是特朗普?这么对中国有偏见?难道非得欧美发文量占第一了,才能算正常?发文排名前五的单位依次为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我想问,国内有几个单位的文章敢拍胸脯打包票:我的文章比他们水平高,他们发这个杂志,这个杂志就是水刊?
以我的理解,要拉黑一个杂志,原因有三:1、掠夺性期刊,借着发文章收取高额版面费大发横财;但这杂志版面费1500澳元,7000多人民币,版面费就是比国内核心期刊高了一点;2、存在严重学术问题,如不好好审稿、随便审、软件编的文章都能发的那种,我们之前有一篇投这个杂志,第二天就被拒了,后来投了小CDD,中了,感觉这杂志也不是那么随随便便的杂志啊;3、要么是那种动则撤稿几百篇的杂志,感也不是啊。
老实说,都是做科研的,一则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二则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谁不希望自己的文章发个高分杂志?几个杂志摆面前,谁不是先投高、再投低?侥幸被略高一点的杂志录取了,求神拜佛烧高香,大呼侥幸,高兴地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不是么?
只要数据是真实的,结果是真实的,投个高分杂志怎么了?谁不是奔着高分、好录取去的?
真正应该反思的难道不是这些附属医院以及他们的职称评价体系?医生们一天到晚忙的要命,为啥要逼着人家写标书做科研发文章?逼着人家写标书,中了又没时间做,钱全扔给公司去做了,不是么?为啥北上广这些科研服务公司那么多,还不少给这些医院的大夫们服务的?甚至流水线服务,你都没干啥,文章都给你写好了,不是么?这些年撤稿的那些文章里,这样的例子还少么?各大著名医院的例子还少吗?
为了升职称,要么花钱买文章,要么花钱买服务,这些才是中国科研尤其是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屡屡被撤稿的重要原因。
解决之道不是设立黑名单让大夫们别投这个杂志,而是不要制度性地逼着大夫们全民搞科研,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