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口吃
口吃就是说话结巴。为什么说话结巴称口吃,它与吃东西有什么关系吗?
没有关系!口吃的吃与吃东西的吃不是一回事情,它们“本不是一家人啊”。
吃字的本义就是说话结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吃,言蹇难也”,就是说话不流利,结结巴巴的。
在千百年的历史中,吃东西的吃是写为“喫”的。喫与吃不是一个字,而是两个不同的字。吃是口吃,喫才是“咀嚼了吞咽下去”的意思。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是读音。由于读音相同,近代以来,才把喫字简化为吃字,吃字才有了咀嚼后吞咽下去的意思(如今喫被作为异体字而“整理”掉了)。所以,写繁体字(异体字)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口吃”写成“口喫”,那是要贻笑大方的。
口吃不是一件好事情,说话结结巴巴,令人很痛苦,即使别人不笑话,自己也感到很没有面子。
为了安慰口吃的人,人们找到了许多名人,说他们都是结巴,却成绩非凡。
例如,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法家的开山始祖韩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又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相如口吃而善著书。”虽然口吃,又穷,但还是赢得了美人卓文君的青睐,愿意跟他私奔。
《汉书·扬雄传》说大学问家扬雄“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精深之思”。
跟着刘邦打天下,官居御史大夫、被封为汾阴侯周昌,因为反对刘邦立戚夫人之子如意做太子,结结巴巴地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留下了成语“期期艾艾”的上一半。
“期期艾艾”的下一半说的是三国时期率军偷渡阴平进入成都,灭掉阿斗的蜀汉从而立下奇功的大将邓艾,也是一位结巴。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以“不平则鸣”开始,列举了从周公、孔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直到李白、杜甫等历代名人,与他们一起赫然并列的孟郊到今日仍然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游子吟》闻名于世。孟郊也口吃。
现代文人中,名扬四海的大学者顾颉刚就是一位口吃者。
即使是“吃开口饭”在舞台上侃侃而谈的话剧演员,也有口吃患者,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已故的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朱旭就是一个例子。
前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连泉(小翠花)也口吃得厉害。据说,在后台练习,说白句句拗口。但一上台,口齿清脆,毫不见口吃。
但是,在海量的人物中间找出一些杰出人物,总是可能的。
说了这些,也只是给口吃患者一个心理上的安慰。对口吃的人来说,说话还是口吃,还是会尴尬。
我在读中学和大学的时候,就口吃得厉害。可是,后来做了教师,讲课的时候,却不口吃了。当然,到现在有时候还是会有一些口吃的,自己也能够觉察得出来。那就是闲聊天的时候,想发一个音,就突然语塞了,要动一动脑筋,换一种说法,绕过那个字。但那是偶然的事情,无关大局了。
其实,口吃大概与心理因素有关。凡是有准备的讲话,心里想好了要讲些什么,就不容易口吃。即使在读中学和大学口吃比较厉害的时候,我上台表演节目,也从来不会口吃。因为那些台词都是事先准备好的,甚至背熟的。准备得好,那就不口吃。
讲述自己熟悉的东西,也不容易口吃。讲课就是这样,讲课所讲的内容,都是自己熟悉的,心里很有底,就可以侃侃而谈。
一般情况下,我说话的时候,语速是比较慢的。跟人讲话不知道听话的人是不是会嫌慢。但是,讲课和作报告的时候,好像讲得慢并不是大的缺点,甚至是优点。讲课是讲听课人所不了解的内容,讲得太快,听众往往反映不过来。作报告更是如此,要想让听众接受你的看法,首先要让他们知道你在说些什么。而说的慢些可以咬字清楚,抑扬顿挫,使听众更加深对于要讲的重点的印象。如果说话太快,咬字不清,加上声音太小,那就很糟糕。有些青年朋友在作学术报告时容易出这个问题。他们想把自己所做的工作大大小小都讲出来,准备了许多ppt片子,报告时如开机关枪一样“突突”,又一张一张地快速翻片子,效果就很糟糕。
口吃者要敢于说话,大声说话,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当然,一定要做好准备,知道自己要讲些什么,表达一个什么思想,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严重的口吃者,一开始不妨先写好了稿子照稿念)。有思想、有内容,有吸引人的新东西,是讲话成功的基础。精力集中在要讲的内容上,就会越讲越兴奋。几次下来,自己就有了信心。信心是很重要的事情。
一年一度,学生们又要答辩了、面试了。口才也是一种重要的才能,这种才能是可以练出来的。说话不很利索、有些结结巴巴是一个短处,但是,如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没有关系。很多场合下慢慢地说,说不定还能够成为一个优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