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凌晨,上海中环中心改建工程进行了爆破作业,一声巨响以及随即而来的明显震感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误以为上海发生了地震。虽然上海市地震局及时在微博上对具体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还是有很多网友对其发布的地震信息中一些关键要素不太明白,现在就来具体说一说。
何为“爆破地震”?
由于爆破产生的地震波其特征与地震波类似,因而,仅仅依据地震台记录的波形,难以进行区分,在判定时,需要考虑爆破的规律性。
通常爆破地震信号具有持续时间短、突变快的特点,频率较低,一般在200Hz以下,是一种典型的非平稳信号。爆破记录的特征与爆炸当量、起爆方式、场地情况、传播路径、仪器特性等因素有关。爆破地震由于其特性,一般需要专门布置流动台站来进行测量。
由于爆破是瞬间效应,通常爆破地震波的频率比同等震中距天然地震波的频率高,且振动持续时间短,所以爆破当地人体感觉会比较强烈,越往远处衰减得越快,近处很多市民会感觉到晃动,而远处的大多数市民就感觉不到。
何为“M1.7级”?
在相关地震讯息的科普中,我们提到过,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那么,爆破地震与天然地震,如何进行比对呢?此次爆破产生的震级测为M1.7级,对应ML2.5级,根据相关科学研究,能量释放大致相当于7.5吨的炸药量。
何为“0公里”?
同样的,在科普中我们也曾提到过震源深度的概念,同样震级的地震,震源越浅,影响范围越小,但地表破坏越严重。
一般的天然地震震源深度最浅也有数公里,而网友们在本条地震讯息中会发现,震源深度却是0公里,这是因为人工造成的非天然地震震源都很浅,发生在地表浅层附近,所以均按0千米处理。
地震工作者的数小时
爆破地震由于其特性,一般需要专门布置流动台站来进行测量,短短的一则讯息,也包含了地震工作者们的数小时的辛苦与守候。在得知将于4月20日凌晨对中环百联二期进行爆破的消息后,市地震局的同志们也立即行动了起来。
流动台站监测布线:得知消息后,他们立即针对爆破楼地理位置及周边地区,根据具体交通情况进行流动台站监测布线。
携带设备进行布置: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他们需要携带设备移动多处进行布置。
从白天到黑夜:为了抓紧时间,他们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工作,直至4月19日的夜晚十一点,才终于完成了全部的台站布置工作。
时刻监控爆破情况:布完台站后,辛苦一天的他们在周末的夜晚并没有回家休息,而是全部聚集到了上海市地震局监测中心,时刻监控着爆破情况。
公布官方信息:四月二十日凌晨,在爆破发生之后,他们立刻处理监测数据并进行上报,随即在微博公布官方震情信息,避免引起群众恐慌。
收回仪器:在发布完地震信息后,凌晨两点,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观测点回收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