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春捂有个“临界气温”,超过这个温度不用再捂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适当地捂一捂,可以帮助机体抵御外界寒气,预防感冒、气管炎,甚至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但春捂到底说的是哪几天?气温达到多少度,就不必再“捂”了?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到底应该怎样春“捂”,不妨对照看看你捂对了没。

  为什么要强调“春捂”?

  春天,气温时高时低,温差较大,皮肤汗腺一会儿因寒冷而收缩,一会儿又因天热而毛孔舒展,来回反复就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此外,人体在经历了一个冬季的暖衣保护,自身调节机制已经适应了当前的动态平衡,如果过早脱去冬衣,体温调节机制来不及建立新的平衡。

  一旦遇到“倒春寒”,人们常会觉得自己“不像秋天那么抗冻”,特别是老人、儿童、产妇、慢性病患者,容易因不适应而受寒,甚至导致过敏性疾病、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年轻人即使觉得热,穿衣也要下厚上薄。减衣服时,要先减上衣,后减下装。这是因为春天寒气多从地表散发,应注重下半身的保暖。古有谚语“寒头暖足”,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春捂有个“临界温度”

  是否春捂,要根据天气而定:

  ·一般来说,昼夜温差较大(≥8℃)时,要“捂”一会儿,早晚注意增加衣物;

  ·中午气温在10℃以上时,可以适当减衣;

  ·当白昼气温超过15℃且比较稳定(持续一两周)时,穿得稍单薄些就不至于感冒或染病了。民间所谓“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说的皆是这个道理。

  ·“暖春”到来,即连续几天日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上时,就不能“捂”了。

  “春捂”也不能一概而论,“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如果“捂”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也不必急着脱衣服;

  ·如果觉得“捂”了身体出汗,则要早点换装,不然捂出了汗,被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春捂到底是“捂”哪儿?

  春捂要“捂”对地方,身体3个寒气入口要重点捂一捂。

  捂肚子

  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肚脐受凉后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

  捂背

  背为督脉之海,也是阳脉之海,是一身阳气汇集的地方,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几率;后背如果受寒,容易阳气不足,有碍升发。

  捂脚

  我国唐代药王孙思邈主张“下厚上薄”。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

  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

  “倒春寒”时要防4类病

  春天风大、忽冷忽热,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等高发,要重点做好防范。

  呼吸科 感冒、哮喘高发期

  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不一样,有家族史、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

  建议:体质弱的人“倒春寒”时最好减少出门,出门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部保暖,以免着凉。

  消化内科 老胃病易发作

  气温较低时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

  建议:本身有胃病的人,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不穿低腰裤,更不要穿露脐装。饮食上少吃冷食,多喝热水(不超过60℃)。

  心内科 心脏易受伤

  由于早晚温差较大,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也会比较多。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寒冷天气。

  建议:老人要注意保暖,合理用药控制血压。如果有胸闷、隐痛或心慌等情况,即使发作时间很短,也要格外重视。

  神经内科 警惕脑梗

  乍暖还寒,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

  有些老人晚上上厕所或早上一起来,就可能发生中风了。

  建议: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眩晕伴呕吐等,必须高度警惕,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吴义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 赵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临界  临界词条  气温  气温词条  温度  温度词条  不用  不用词条  超过  超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