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
有研究发现新冠肺炎(COVID-19)的R0值高达5.7,高于小儿麻痹(R0值为4.9)、天花(R0值为5.2)两种常见流行病,同为冠状病毒引发的人类传染病,非典的R0值是3左右,中东呼吸综合征的R0值还不到1。
科普解读:
R0是什么?
R0即基本传染数,是一项流行病学指标。是指在没有外部介入且人群没有病原特异的获得性免疫力的情况下,每个得了某种传染病的人,会把传染病传给多少个人的平均数。
对于新冠肺炎这种从未出现过的传染病,R0值的大小决定了特定的防控策略以及群体免疫是否可行。R0大于1表示传染病会出现扩散,而R0小于1,则表示传染病不会扩散。
R0数值5.7不具有代表性
在新冠疫情发生早期,一些研究人员曾对新冠肺炎传染能力进行计算和预测。目前,在绝大多数国家,新冠肺炎R0值在2到3之间(即一人可传染2-3人),重症病人传染性更高,轻症更低一些。例如发表在《Biosafety and Health》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显示,疫情早期,意大利的新冠肺炎R0值在2.4到3.1之间。
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暴发,不少人对其R0值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甚至提出新冠肺炎的R0值高达5.7。那么这个5.7是怎么得出的?
实际上,这个数据主要是指湖北封城前夕(采取疾控措施前)离开湖北到中国其它省市后发病的病人数据。R0是指没有任何疾控措施情况下的自然传染数。湖北从第一例出现到封城,期间将近2个月,加上离鄂人员多数是流动人口,接触的人非常多,以至于被他们感染的人也多,因此,基于这些因素得出R0值偏高。
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受多方因素影响
根据目前情况,绝大多数国家新冠肺炎的R0值在2到3之间。但是,在很多热带地区,当地并未采取防控措施,新冠肺炎R0值却小于1,且没有导致疫情的扩散。这是为什么呢?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不仅取决于病因和机体抵抗力,同时还受到发病条件和机体诱因的影响。
新冠肺炎的病因即新冠病毒(HCoV-19);发病条件是外界影响病因的因素,比如外界的温度、湿度和风力能够显著影响病毒的生存、含病毒颗粒的扩散和沉降;机体诱因是体内影响病因作用的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会显著影响病毒在体内的存活、扩增和排出。所以会存在不同病人传染性不同,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容易发病以及发病后死亡率更高的情况。
这几项因素中,发病条件是影响RO的重要甚至决定因素,决定了新冠病毒的传播。但从目前的证据显示,新冠肺炎在热带地区的国家仍然能够传播,其受温度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机体与病毒的斗争结果导致传染病的R0值不同
此外,机体与病毒的斗争结果也不一样,这也是不同人感染新冠病毒会有不同症状的原因。
未感染——
大多数情况下,呼吸道中的病毒会被非特异的固有免疫力清除,从而避免被感染。
被感染——
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但获得免疫力:潜伏期内病毒在体内复制,如果宿主免疫反应迅速而强烈,患者清除病毒前可能不出现症状或只有轻微的疾病;
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对病毒有延迟且强烈的免疫反应,此时强烈的免疫反应与高病毒载量同时出现,可能诱发炎症风暴。
再看非典或者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致病性非常强,潜伏期短、症状重,较易分辨已感染者,因此可以及时隔离被感染者,从而使未被感染者得到保护,不易被感染;且患者死亡率明显比新冠肺炎高,因此病毒与被感染者也就早早地同归于尽,感染链中断,所以非典或者中东呼吸综合征的R0值低于新冠肺炎。
由此可见,新冠病毒与机体斗争的多种结果,导致其在特定条件下R0值较高。
因地制宜做好防控
R0作为流行病学指标,对疾病的传播和防控策略具有重要影响。但随着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由于各国的环境条件千差万别,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不生搬硬套,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辟谣专家:陈思锋 复旦大学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 教授
复核专家:刘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研究所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