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有着“世界最美书店”称号的茑屋书店在上海历史建筑上生·新所开出分店,引来大量年轻人的拍照打卡。差不多同一时间,在复旦大学边低调营业21年的旧书店,传来了可能关停的消息。
一面是高度视觉化的“网红”新书店,玩着时下流行的“书+X”营销法则;一面是遵守老传统的街角旧书店,不修边幅,但把知识的沉淀做到极致。
乍一看,似乎是网红书店赢得了市场阵地,当咖啡、文创、音乐等多种样态一起进入,书店已然成为一个文化公共空间,这是大势所趋。
但如果泛滥化的商业概念都进入书店,拍照打卡与消费主义的吸引力比读书本身来得更大,我们也有理由去思考,那些真正爱书的读者,是不是就必须退出书店这个场域?那些认真做内容的出版社,该如何实现长久发展?而阅读本身传递知识的意义,是否也会被忽视?
未来,书店究竟应该是怎样的?这已经不仅是行业在探讨的问题,更是每一个重视文化消费的普通人所关注的话题。
1、“看到书,我就当看过书了”
读书这个行为,说简单很简单,一人、一书,顶多再加一杯茶,就可以实现。但读书又不简单,它有着浓浓的社会意象,读书说明了一个人潜在的涵养与精神气质,象征着一种生活方式。
1989年,台湾诚品书店就以“精英”为定位,开创性地将书结合艺术、精品售卖,不仅提供给人书,也能够提供“更好的生活”。
谁不想要更好的生活?或者,生活本身已经够烦恼了,那去到书店,就可以享受暂时的放空。当1999年诚品敦南店推出24小时营业模式时,那种吸引力是极大的。
诚品开创了书店业的2.0新时代,制造“美好生活”概念的书店也扎堆出现。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打卡文化兴起,书店成为“网红”。那些真正为一本好书去寻觅的人越来越少,快门声似乎在说:“看没看过书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看到书,也拍下了照片,别人看到了。”
节目《十三邀》中,教刑法的罗翔和许知远一起去逛大学时常去的万圣书园,罗翔感慨“拆书是很快乐的”,但他也说:“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
某种意义上,读书就是人在生活中遭遇到的“痛苦”,知道读书可以进步的人很多,但真正耐得住寂寞,把读书内化进自我成长的人在少数。
在阿那亚度假区里,有一间“世界上最孤独的图书馆”,设计师让这个空间面向大海,光影变幻里,身处其中的人透过阅读与冥想,达到与自我的对话。
但如今,最孤独的图书馆不孤独了,每到节假日,阿那亚的海滩上总有着数不完的人。他们是从城市逃出的青年男女,但却又钻进另一个“景观社会”中。
快餐化的读书与打卡,让网红书店有些“忘记了书”。事实上,一个理想的文化空间,不应该只有“资本的想象”,既要有赏心悦目的文化产品,又要有舍得花时间沉浸其中的阅读者,而人和环境一同建构起来的场域,才能有效对抗现代社会的焦虑。
2、书店与互联网,本应不是对手
可能会有人问,既然互联网把流量化的模式带入实体书店,那就是等于判断说,科技不好吗?显然,这个答案不是绝对的。
对于坚持做纸质书的人而言,互联网对出版业的好处是可观的。读库的创办者张立宪就曾经说,透过网络,他们可以绕开层层盘剥的中间渠道,直接与读者建立联系,实现信息传递与书刊订阅。
“我觉得互联网也好,包括现在的移动时代也好,它真的不是纸质书的敌人,它应该是纸质书的朋友,至少是很好的工具,我们必须要拥抱它们。”作为一个读书人,更作为一个运营者,张立宪爱纸质书,但并不赞成人们在情感上把纸质书放进“高阁”,与网络割裂。
而除了纸质书,在数字阅读领域,技术所扮演的角色,其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整个2020年,实体经济受到疫情大环境的影响,但数字阅读、音频内容等依托于互联网的产业迎来了发展契机。
比如,去年上半年,得到、喜马拉雅、樊登读书等平台纷纷通过赠送VIP会员或免费资源等方式,向用户送福利,一流高校纷纷开放数据资源库,供居家学习之人以丰富的参考资料。线上阅读资源的开放,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疫情带给普通大众的焦虑。
上周,在第七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达351.6亿,增长率达21.8%。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4.94亿,增长率5.56%。
一定程度上,疫情带给实体书店的打击是十分巨大的,很多书店也在过去的一年里建立起线上销售与营销渠道,主动靠近读者。
经过考验,看到数字阅读产业的全面发展之后,也许每一个从业者都会意识到,技术本身是“中立者”,书店与网络,并不存在天然的对立。
过去,提及书,人们总是想到装帧精美的纸质出版物,打开这个媒介,人与信息或知识就被连接起来,颇有仪式感。
而如今,数字资源高度发达,书打破固有介质,变得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改编成电影的IP,也可以是生活里的一段声音,它逐渐成为一种情感纽带,包含了人、空间、产业的紧密互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抓住技术的机遇,顺应读者的阅读需求和爱好,将书与人的关系经营好,让那些保持好奇心的人读到更多优质的内容,获得更高的认同,似乎才是最重要的。
3、书店3.0时代 让更多人真正靠近文化
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言,在这样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书店并不能像古人书斋那样,遗世独立,曲高和寡,酒香也怕巷子深。
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离不开对先进的技术保持批判性的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这个维度而言,当书店过分“网红化”,其流失的必然是这个行业持久的活力。
所以,相比较恪守成规的1.0时代,网红化的2.0时代,书店还可以有更丰富、更纵深的表现形式。这就需要在深入观察阅读市场的前提下,将线下线上的泛阅读资源整合,减少形式化的程序,避开空洞的概念,让读者更靠近自己喜欢的内容。
在此次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作为承办方的中国移动咪咕数媒就发布了咪咕云书店业务运营模式。无论是行业内外,这都是一次关于书店的大胆尝试。
咪咕云书店将携手国内300余家图书出版单位及文化行业合作伙伴,打造线上线下知识文化生活云平台。
一方面,它可以为用户带来纸书、电子书、知识付费、文创等一站式文化内容体验;另一方面,凭借着新的生产和营销模式,云书店可以持续为知识的生产、经济和发行赋能,以“云生态”保障机构产业的收益与发展。
可以说,一个融合了多方优势的书店3.0时代,正在走来。
其实,早在云书店模式上线之前,咪咕就针对阅读领域有着细致的探索和挖掘。比如,2016年,咪咕推出了图书在线销售平台——咪咕中信书店APP,打通线上线下场景,通过广泛的纸、音视频、文创等文化活动,吸引阅读“中坚人群”的关注。
而随着5G的落地,AR、VR与图书业态发生更多的关联,咪咕意识到,单单一个APP所拥有的功能已经不足以满足更多人的文化消费需求。“全民阅读”的口号越发响亮,阅读更需要落入现实角落里,需要深埋进行业的根基中。
正如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刘培尧所言,一方面是用户对知识旺盛的需求,一方面是等待更多机会的出版企业,需要一个像云书店这样的纽带,来连接供给与需求,咪咕云书店,本质上就是一个数智化的内容中台与运营中台。
而正因为有咪咕云书店这样综合化的探索,也许,未来的读者们,并不会纠结于纸质还是电子,因为不同的场景下,自然有最合适的阅读方式;他们也不会在知识爆炸的世界里迷失方向,因为那些懂书也会推荐内容的名家,就藏在这片看不见的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