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应有意培养这种读书风尚。
英国人素有“欧洲第一读书家”的美誉。“英人爱读书”——这似乎是每一个到过英国的人都会有的直观感受。在伦敦,无论是在熙熙攘攘的地铁里,沐浴着午后阳光的咖啡厅外,绿荫融融的草坪上,还是在泰晤士河畔的座椅上,博物馆前的楼梯边,都随处可见人们捧着书或者报纸专心阅读的身影。
如果说单凭直观的感受还不足以证明英国人对读书的热爱,那么从另外一组统计数据中也能反映出同样的结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出版物的统计数据表明,英国2005年出版新书超过20万种,美国2005年出版的新书是17万种,而中国2005年出版的新书是13万余种,到2010年也才达到18万余种。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英国人爱读书好读书的风尚。
这种良好读书风尚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人认为这和英国人保守的性格和单调的娱乐生活有关,有人认为这和英国人骨子里流淌着的贵族气质和人文情怀分不开,或许这些说法都不无道理,但可能更重要的是英国整个社会都认同培根的观点——“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并且有意培养这种读书风尚。
读书文化是从小培养出来的。英国的孩子一般从学龄前就开始阅读,家长会带孩子们去书店挑选孩子们自己喜欢的书,即使出远门需要乘坐飞机或者火车,也会经常看到家长和孩子各捧着一本读物。英国的中小学更是鼓励和倡导孩子们从小培养读书的习惯,每年的“世界读书日”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此外学校还会积极组织各种各样的阅读和交流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读书的技能,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思想交流的场所,鼓励自由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在英国教育者们看来,阅读是学生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对学生的成长乃至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英国的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每学期考试前都会调查是否有学生存在阅读障碍,如果学生存在这些问题的话,不仅考试的时候会受到时间和难度上的照顾,还会有人来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读书的目的是每一个读书的人都要思考的问题,如果说培养读书文化是社会教育的结果,那么读什么书、为何而读书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若留心观察英国书店的读者和顾客,不难发现,他们在读书的喜好和选择上是多样化的,即使是畅销书区,也不仅限于考试学习资料、名家传记、文学经典等。许多英国人也许并不认同“学而优则仕”的读书观,因为在他们看来,读书不能以功利为目的,也就是说不能专门为了应付某一种考试或者是培养某一种技能而读书。笔者曾经问过一个英国朋友为什么读书,她的回答也十分简单——“就是喜欢,如此而已”。因此,英国人认为读书的范围和内容应该是广而博的,而读书的选择上也应该是不拘一格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浓厚的读书氛围也离不开整个社会的维护和政策的扶持。英国对出版物的版权有着严格的规定和法律保护,因此英国书籍的价格还是比较昂贵的,并不是所有热爱读书的人都能够负担得起。为了满足人民对读书的需求,英国政府十分重视向社会提供良好的图书馆资源。1972年英国议会就通过了《英国图书馆法》,根据法例,任何出版商在英国出版书籍,都需要法定送存一本复本予大英图书馆收藏,该馆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馆藏超过1.5亿。据统计,整个英国的公立图书馆就多达5000多所,以伦敦为例,一共36个行政区,平均每个区有8个公立图书馆,因此,英国平均每一万居民就享有一个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英国的很多大图书馆都是对全民开放的,以大英图书馆为例,它的日访问量就达到16000人次。大英图书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753年的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里著名的圆形阅览室于1857年正式开放,尽管是面向公众开放,但只有提交了写作申请的人才能获许在这里阅读学习。正是这种对读书的尊重和保护使圆形阅览室成为了许多革命家、思想家、诗人、作家们精神的摇篮和思想的源泉,马克思、列宁、萧伯纳等都曾在这里读书学习。也正是在这个阅览室里,马克思用三十年的时间,查阅资料仔细钻研,完成了《资本论》的写作。“给读书者提供最好的读书环境,书籍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很多英国图书馆所奉行的宗旨,也许正是英国的图书馆和阅览室总能孕育出伟大思想家和作者的原因。除了大图书馆外,几乎每个社区也会有自己的图书馆,当地居民要想去图书馆看书借书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此,在各选区竞选的时候,候选人也会把提高当地图书馆的藏书量和设备设施作为重要的施政措施之一。
如果你能在大英博物馆的书架前感受知识的力量与震撼,能在牛津大学各学院图书馆里亲手抚摸那些几百年前出版的已经泛黄的书页,能在咖啡馆里凝视一位老者阅读的专注,能在河畔的草地上安安静静地读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也许就能更加深刻地品味这独特的英国读书文化。
或许我们应当推崇的正是这样一种状态——让书籍成为大家生活的伴侣,让读书成为整个社会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