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春季。采桑文化是农耕社会悠远而美丽的图景之一。桑林濮上,河塘湖边,山峦原野传来的采桑、采莲、采菊之歌,是一曲曲动人的天籁。
采桑,是中国农耕社会最有泥土芬芳和文化力的画面。
先秦时代,蚕桑遍野。古代淇河两岸(即“淇上”)盛产桑树,采桑为最重要的农事之一。每至春日人们忙于采桑,桑林欢声笑语。采桑是艰辛劳作,也是爱情、集社、诗歌的母体。
《诗经》里,我们看到许多“彼汾一方,言采其桑”的采桑女。《豳风七月》中,春光明媚的天气,黄莺飞鸣,桑女们挎着筐子去桑林采撷喂蚕嫩桑。“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采桑女去桑林“理桑”,砍去过长枝条,把茂盛鲜嫩的桑叶采摘下来。《魏风十亩之间》展现了春日田野上桑女们三三两两“桑者闲闲兮”的劳作图景。
诗经时代,桑林早已成为爱情的集散地。“采桑淇洧间,还戏上宫阁”,凡桑林处,多有浪漫情事。《诗经》记述了大量桑林情爱场面。如《鄘风桑中》:“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这是炽热的情歌,以采唐、采麦、采葑起兴,“期我”“要我”“送我”,表达出桑林情爱的欣悦。
《小雅隰桑》展现了采桑女与君子幽约的幸福快乐和痴情:“既见君子,其乐如何”,“既见君子,云何不乐”,“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桑林郁郁葱葱,更掩映“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的柔蜜情意。桑林是劳作之地,也是先民们爱情的乐园。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殖桑蚕的国家。上古先民即以农桑为本,甲骨文中已有桑、蚕、丝、帛等字。西周时已有专门的桑田,桑木为宗庙祭祀的“神木”,“桑梓”则被视为故土象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孟子梁惠王上》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三国时诸葛亮劝课农桑,陈寿《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给后主刘禅的遗书中,说自己“有桑八百株”,子孙衣食可足用;陶渊明《归园田居》有“鸡鸣桑树巅”的句子;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场面……足见那时以蚕桑为本的民生之重。
采桑是农耕社会最重要的劳作方式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久远深切的集体记忆。散见于诗经各章的“采绿”(指王刍)、“采蓝”(蓼蓝),“采葛”(蔓草)、“采萧”(香蒿)、“采艾”(艾草),“采唐”(女萝)、“采麦”、“采葑”(蔓菁)等,都是“采桑”这一意象的延伸。
《诗经》许多篇章大胆描写爱情,天真烂漫和原始狂野充满了勃勃生机。这里有个问题,历史上多把《桑中》这类情歌解读为“刺奔”之作,如《毛诗序》说,“《桑中》,刺奔也。卫之公室淫乱,男女相奔,至于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期于幽远,政散民流而不可止”,孔子、朱熹等人多持此论。这当如何看?
“刺奔”之论,影响很大,但大抵只是冬烘之见或伦理偏好。桑林情歌纯属天籁,当时人未必有意为之。西周初叶至春秋那个时代,道德律令尚不严密,人们情感比较放达。就《桑中》而言,我们从中见到的是炽热情爱,哪里看得出所谓“讥讽”之意?
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中说:“桑中即桑林所在之地,上宫即祀桑之祠,士女于此合欢”,“余以为《鄘风》中之《桑中》所咏者,是也”。桑林情事不过是人类天性的表现,这正是农耕时代许多伟大诗歌的价值所在。在这意义上,理解《论语》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话,更切要旨。
历朝历代,桑林和采桑女是反复吟咏的文化意象。如果说自诗经时代,桑林不仅为农事,更为民间情爱芳草地的话,那么,汉末采桑女“秦罗敷”的出现,使桑林有了更多社会理性的色彩。汉乐府名篇《陌上桑》记载了采桑女罗敷斥责“使君”挑逗的故事,它歌颂爱情,鄙薄权势,嘲弄猥琐。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风和日丽的清晨,一抹朝辉中,采桑女秦罗敷来到城南桑林开始一天劳作。她自称“罗敷”,的确惊艳四周,“回头率”极高。
罗敷提着精美提篮,“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倭堕髻”是当时东汉京城的时尚发型,罗敷打扮入时,是爱“臭美”的那种,但她决不把脸蛋作为吃“青春饭”的资本,当路过的太守涎其美貌,发出“宁可共载不”的邀请,即包她做二奶时,罗敷斥之“使君一何愚”,断然回绝。
最有喜剧效果的,是罗敷机智的斥绝方式和夸张理由。汉时,就有“力桑不如逢国卿”说法,辛苦养蚕采桑不如靠上个做大官的--这和今天美女傍贪官同理。罗敷若与“共载”,荣华富贵、宝马名包什么的,不在话下。但面对权势的诱饵,罗敷“以权势之道,还治权势之身”,她大夸自己夫婿,虚拟夫婿的才貌、人品和权势来压倒对方,极尽调侃揶揄,使太守自惭形秽,退却而去。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李白《子夜吴歌》)罗敷没加入“情妇反腐”的行列,但她的泼辣嘲弄,给了渔色权贵当头一棒,比起今天先情妇、后反腐,实在要高明许多。
桑间濮上,风光旖旎。源远流长的采桑文化,是农耕文明原野上一抹永远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