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对尊卑贵贱等级原则的强调是以礼为主导,但只讲等级之分容易导致严重的对立,这样反而会从根本上动摇等级制度的基础。于是《礼记》的礼治主义学说又提出了“仁”来作为增强社会向心力的有效手段。
“仁”这个词出现时代较晚。作为一种理论体系的中心范畴,“仁”是由孔子构造出来的。经过孔子的阐述,仁与礼之间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表里关系。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人而不仁,如礼何?”可见一个人在道德实践过程中时时刻刻要注意仁与礼之间的平衡,做到践礼以培养仁德,让仁德在礼中呈现。用于政治,则主要体现为一种以“亲民”“惠民”“利民”“恤民”为内容的仁政思想。《礼记》对这种仁政思想作了多方面的阐述。
首先,《礼记》中仁政的理论基础是民本思想。众所周知,民本思想堪称儒家政治学说的精华。这种精华在《礼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先秦儒家看来,民众既是政治实施的对象,同时又是构成政权存在的社会基础。民心向背决定着政权能否持久稳固。民本意识往往体现在对君民关系的认识上。《礼记》作者也正是从君民关系的论说中阐发仁政主张的。《礼记·哀公问》:“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子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这是强调君主的言行直接影响民众,故君主必须谨其所言,慎其所行,以成为天下百姓的楷模。《礼记·缁衣》对此讲得更为明白:“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这种观点与荀子提出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见解可谓同出一辙,十分典型地反映了儒家重视民众的民本思想。
其次,“惠民”“利民”“恤民”构成了《礼记》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由于认识到了“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的道理,所以《礼记》作者把如何争取民心视为政治成败的关键。对大部分民众而言,最难以承受的莫过于统治者在经济生活方面的横征暴敛、奢侈浪费和劳民伤财。《礼记·檀弓》对此有一段十分形象的描述: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在这里,作者借孔子之口,以“苛政猛于虎”的比喻,告诫统治者决不能横征暴敛,否则必将丧失民心。正是基于这一看法,《礼记》提出了一系列“惠民”“利民”“恤民”的仁政措施。《礼记》作者之所以把仁政作为其礼治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礼”所强调的是特殊性,目的是明确个体间的别。“仁”则是通过一种互相恩赐的方式,设法在各个特殊的个体之间求得协调和平衡,即达到一种“和”的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和”的境界正是儒家礼治主义者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论语·学而》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就是这种理想的恰当表述。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为,儒家所推崇的理想政治模式尧舜之治,实际上就是一种仁、礼平衡的社会政治状态。《礼记·表记》曾借孔子之口对这种理想政治大加赞赏说:“后世虽有作者,虞帝弗可及也已矣!君天下,生无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恻怛之爱,有忠利之教,亲而尊,安而敬,威而爱,富而有礼,惠而能散;其君子尊仁畏义,耻费轻实,忠而不犯,义而顺,文而静,宽而有辨……非虞帝,其孰能如此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