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切记,建筑不是乌托邦,是让人使用的,它应该让人接受,使人感动,它应该有自己的意义,体现自己的价值。
西方人在建筑造型方面,集中体现一个“实”上,比如让建筑具有雕刻化的特征,注重局部建筑和建筑整体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注重创造一种形式美。给人制造更多的空间感、立体感以及现实超越感。
近来,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中国屡屡上演,比如位于厦门的瑞华高科技研发中心大楼被路人戏称为“拧麻花大楼”,人们称看着腰疼。据悉,该大楼高99.7米,设计独特。目前大楼疑似处在停工状态。前段时间,上海市还出现了“厨房三件套”,上海三座标志性建筑,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被戏称为外形像极了“开瓶器、注射器、打蛋器”等。中国大地成了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试验场,引起了媒体和建筑人士的热议。
作为一种建筑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战争中断的建筑活动在各个国家逐渐活跃起来,现代主义建筑的倡导者们在战前没来得及实践的理论和设想,开始在战后付诸实施。在德国现代建筑师罗皮乌斯和德国建筑师密斯的引领下,迅速在美国兴盛并风靡全球。
为此,不少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都提出了这样的建筑准则: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满足工业的需求,采行工业时代的法则;建筑的形式必须要和建造的目的直接相关;使用钢铁和混凝土等现代建筑材料;建筑不应该有任何非实用性的装饰,应以直线、矩形、直角和立方体作为设计基础,以呼应机械时代。让现代主义建筑中的理性色彩和激进色彩,得到激情释放。
于是,一些具有怪异风格的现代主义建筑诞生了。比如美国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它的形状首先就是一种奇形怪状的扭曲,不规则,很怪异,在一处转角上,还孤立地安置了一根木制的、变了形的爱奥尼式柱子,短粗矮胖,滑稽可笑。
专家认为,西方人在建筑造型方面,集中体现一个“实”上,比如让建筑具有雕刻化的特征,注重局部建筑和建筑整体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注重创造一种形式美。给人制造更多的空间感、立体感以及现实超越感。现代主义建筑就有这种特点。
过于怪异有“水土不服”的感觉
懂建筑的人都知道,中国建筑一向注重和谐美、模糊美、均衡美、文化美以及精神美,比如中国建筑独有的“飞檐”,有一种飞动之美。再比如中国古建筑,无论是垂脊四面坡的庑殿顶,还是歇山顶、攒山顶,多有婀娜的曲线之美。而且,中国建筑有涵深厚的哲学思想,北京天坛“它的意境不仅停留在一般人的情趣上,而且体现在天地间,崇高、祥和、清朗”。天坛不仅是帝王祭天的神坛,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天地等的思考、情感以及朴素的艺术感受。
所以,作为新的“建筑舶来品”,现代主义建筑如果不注重和中国化、民族化有效融合和接轨,恐怕就会引起人们的诸多不满和非议。如果一味“照搬”,就会和中国化的建筑环境,形成了严重的不协调。
比如“拧麻花大楼”,不少网友认为,这种造型和传统美学的和谐美、精神内涵等,相差甚远,这种怪异气息,也会让大家形成一种精神陌生感和突兀感,总觉得心里疙疙瘩瘩的。
应多注入人文内涵
梁思成说过:“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这话今天听来,仍然有振聋发聩的警示意义。这也是很多网友的声音和观点,既要借鉴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也不能扔掉民族文化精华,而应该让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模子里,注入民族化、中国古典美的内容,让现代主义和民族特色有效结合。
不少建筑专家和业内人士,也表达了这样的强烈声音,就算是要积极发展现代主义风格,也应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现出充分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不仅应该注重外在造型的形式美、几何美,也应该在精神上借鉴深厚的民族精神内涵、文化意向,多借鉴中国古建筑美。
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的中国化,法国资深建筑师、法国驻华大使馆北京新馆的设计者阿兰·萨尔法也持相同看法:“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表达。中国的建筑应该体现中国的文化特点。我希望中国多一点‘普世建筑’,少一点‘国际建筑’。”萨尔法认为,“普世建筑”就是承载着自己独特文化和传统风俗的建筑物。某时评人撰文赞同这种观点,他说,建筑师本人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建筑文化,需要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甚至需要有顶礼膜拜的文化和精神认同感,因为只有建立在充分的文化认同和观念共鸣上,现代化建筑才能对国人以及中国特色,体现出充分的尊重以及不自觉的融合。切不可拿着所谓的时尚招牌,否定和忽视这种民族需要。
“我们应该切记,建筑不是乌托邦,是让人使用的,它应该让人接受,使人感动,它应该有自己的意义,体现自己的价值。”阿兰·萨尔法说。现代主义建筑,应该多注入人文内涵、人文精神,建筑师本人也应有充分的人文素养。毕竟,任何建筑都是为了公共服务,而不是单纯的建筑展示,以及建筑理念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