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勇于推动思政工作深度“触网”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身心发展、价值观养成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发展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战线、新路径。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思政教育格局,切实发挥网络育人功效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时代课题。

  对高校来说,为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就要主动“触网”,对网络思政的定位、内容和平台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提升媒介素养,转变惯性思维,培育高水平思政教师队伍,高校网络思政育人新坐标是做好网络思政工作的基本前提。新媒体时代让大学生拥有了更加便捷、开阔的交流平台。高校必须培育和建立有媒介素养和网络思维的高水平思政教师队伍,转变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更加注重互动式引导,用有创意、有思想的优质课程和活动吸引学生,用多维化网络服务和互动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精确定位网络育人角色,将网络思政教育从“郊区”变成“开发区”。

  融合校园文化、建设品牌栏目,开辟新媒体主流舆论场,擦亮网络思政教育基本色是做好网络思政工作的必然要求。新媒体时代,最宝贵的无疑是受众的注意力,能否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参与是网络思政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校园文化一直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无论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还是百家争鸣的学术讲座,都已成为高校引领学生思想的有力载体。将校园文化融入网络思政教育,通过同嘉宾线上互动、网络知识问答等手段,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亲切感,更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率,同时可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学生感兴趣、与学生切身相关的品牌栏目,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升级网络载体,注重数据分析,完善校园教育配套机能,打造网络思政教育助推器是做好网络思政工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一些新兴第二课堂信息系统的面世和走红,各高校也愈加重视根据学校特色和需求建设网络思政平台。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让网络思政教育有了真正的实体依托,不仅帮助高校梳理了思政教育框架体系,满足了学生在学习、交流、实践、就业等方面的需求,更是为全面记录学生在校数据、建立电子档案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高校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学生发展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引导提供了可能,切实扩大了网络思政的覆盖面,让网络思政更接地气。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这是做好网络思政工作的根本方法,也是新媒体环境下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必然要求。只有注重现实关切,勇于推动思政工作深度“触网”,才会在新时代切实发挥思政工作的育人功效,引领学生和时代共振,与梦想同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勇于推动思政工作深度“触网”  思政工作  思政工作词条  触网  触网词条  勇于  勇于词条  深度  深度词条  推动  推动词条  
文化体制

 毛泽东诗词中的赤橙黄绿

 色彩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把大自然装点得五彩缤纷,焕发出无穷魅力和生动气韵。诗词中的色彩让语言文字充满形象感,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化、物态化,表达着诗人的精神意念。...(展开)

文化体制

 五个维度解读传统文化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道德精髓、现代价值和传承理念,形成了系统的传统文化观。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定位上,习近平强调“优秀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