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的回顾与启示

  一

  为了研究和探讨问题方便,首先需要对“文化”和“体制”进行界定。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上百种阐释,从范围讲也有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之分。本文所讲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再具体一些是指目前政府管理体制中,文化部系统、广电总局系统和新闻出版总署系统所管理范围内的文化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按其外延大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关于整个社会形态方面的规定性,如原始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等;第二层次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的具体社会制度,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第三层次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具体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程序和行为规范。本文所讲的“体制(体制是长期稳定的制度)”,是指第三层次的范畴。

  二

  我国新时期的文化体制改革,如果从1978年算起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如果从时间上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下面就分阶段进行叙述。

  (一)第一阶段(1978~1992年)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改革也不断向前推进。拨乱反正对于文化事业而言,主要是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范式。从文化体制讲,主要是恢复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体制上去。

  新中国的文化体制建立具有几个特点:一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区文化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二是这种体制在建立过程中主要参考苏联模式;三是这种体制是与当时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四是这种体制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种体制下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

  这一阶段文化事业出现了复苏与空前的繁荣。以短篇小说《班主任》、话剧《曙光》、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为代表的作品,报道了新时期春天的来临。随后,文学上有“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文学寻根”等;美术有“星星画展”、“八五美术运动”等;电影有《老井》、《红高粱》,并在国际上获奖。这一时期文化的繁荣与复苏都是建立在原有文化体制基础之上的。

  与复苏与繁荣相伴的是原有文化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越来越不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在总体布局上,与行政管理体制相对应,层层建立专业文艺团体,重复设置,人财物浪费;在结构上,单一公有制,全部文艺团体由国家财政包起来;在分配上,严重平均主义“大锅饭”,演不演戏,演多少场戏,演出水平的高低(作品水平的高低)与收入没有联系;在人事制度上,没有正常的人员流动和淘汰机制,机构臃肿,冗员过多,行政化,机关化,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很难发挥,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改革文化体制就成为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了。

  1979年10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方针。对文化体制改革而言,这个讲话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如邓小平同志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人民关系的深刻论述,为划清政治问题与文艺问题的界限提供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保障。

  这个阶段已经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目标。1980年2月召开的全国文化局长会议认为:“艺术表演团体的体制和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很多,严重地影响了表演艺术的发展和提高,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革。”会议明确提出:“坚决地有步骤地改革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经营管理制度。”198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文艺体制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改革。改革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提高作家、艺术家的思想艺术素质,提高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

  这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进展:①调整艺术部门和艺术团体的布局。198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文化部《关于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意见》,要求改革全国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数量过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在大中城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要精简,重复设置的院团要合并或撤销,对市县专业文艺团体设置也提出了调整的要求;②模仿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在文化单位推行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以解决统得过死和吃大锅饭等体制弊端。同时实行了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等改革措施,以解决文化单位出现的经济困境;③实行“双轨制”改革。在1988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意见》和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实行“双轨制”的具体改革意见,即一轨为国家扶持的少数全民所有制院团,另一轨为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团体。国家主办的全民所有制艺术表演团体要少而精,这些院团应当是代表国家和民族艺术水平的,或带有实验性的,或具有特殊的历史保留价值的,或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多数艺术表演团体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由社会各种力量主办。

  这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文化市场的发展和地位得到承认。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文化功能日趋多样化和丰富,文化的产业属性逐步显现出来,以营业性舞会和音乐茶座为发端的文化市场日益活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也不需要文化市场,即使有也不合法和不被承认。1987年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改进舞会管理的通知》,正式认可营业性舞会等文化娱乐经营性活动。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文化市场的概念,同时明确了文化市场的管理范围、任务、原则和方针。这标志着我国“文化市场”的地位正式得到承认。1989年国务院批准在文化部设置文化市场管理局,全国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开始建立。

  (二)第二阶段(1993~2002年)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促进了文化自身的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这一时期,对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积极推进文化事业改革”成为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一系列方针。《决议》认为“改革文化体制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强调改革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改革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理顺国家、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国家保证重点、鼓励社会兴办文化事业的发展格局。《决议》充分反映了国人当时在文化体制改革上的认识水平。

  这一阶段对于文化体制改革来讲,有两个标志性的文件:一是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其中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里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承认和对其地位的认可,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文化体制改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以前对于文化的意义、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单一的,文化只是和“事业”、“工作”联系在一起的,文化属于意识形态,是喉舌,是阵地,是教育手段,是娱乐形式。而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则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除了上面属性依然存在外,还有其产业属性的一面,还有其价值规律发生决定性作用(指在部分领域)的一面。从80年代“文化市场”概念的提出和承认,到现在“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和承认,反映了我们对于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和地位的承认,丰富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指明了改革方向和目标。《建议》只提出“文化产业”概念,但并没有明确文化可以分为“事业”和“产业”两个部分。二是2001年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总结了近些年来文化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集中反映当时的认识和思考。《意见》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集团化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着重在宏观管理体制、微观运行机制、政策法律体系、市场环境、开放格局5个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创新,以进一步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强调要加强党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领导,始终掌握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对资产配置的控制权、对宣传业务的审核权、对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

  这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重点进行了探索:一是深化文化单位的内部改革,根据不同特点,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努力增强生机和活力。例如,在新闻单位,以提高新闻宣传质量为中心,调整了组织结构(改变过去编辑部内部分工参照政府工作部门对口设置办法),改革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工资奖金分配制度,改进宣传报道,建立新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这些改革措施使新闻报道的信息量增加,时效性增强,新闻内容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可读性大大提高,报刊的发行量逐年上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收视率逐步提高。艺术演出院团主要是进行了演出补贴改革和考评聘任制改革;二是培育社会主义文化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完善运行机制,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健康、活跃有序地发展。这一时期初步建立起了包括文艺演出市场、电影电视市场、音像市场、文化娱乐市场、文化旅游市场在内的文化市场体系;三是文化管理部门加大自身改革的力度,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事业的宏观管理;四是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逐步建立了有利于文化单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保障机制。

  这一阶段文化事业在改革中迅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焕发出了蓬勃活力。据统计,从1990~2002年,我国的报纸由1576种增至2111种,增长34%,总印数达351亿份;各种期刊由6078种增至8899种,增长了46%;图书从74973种增长到154526种,全国建成了一批大型书城,各种形式的连锁店4000多家,图书网点7万多个,图书销售额增长了12倍;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从1000个增加到1988个,广播节目套数由645套增加到1777套,电视节目套数由512套增加到1047套,广播和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分别从73%和80%增加到90%以上;有线电视从无到有,全国用户达到9000多万;2001年中国音像市场销售总额达到200多亿,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1000倍。但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体现为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扩张。

  这一阶段的文化体制改革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大力推进依法管理。据统计,这一时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国务院和中央文化管理部门陆续制定和颁发了200多部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或部门规章,涵盖了舞台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互联网、文化经济等诸多领域,如《著作权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管理条例》等。

  组建文化集团是这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到2002年初,共组建了包括中国广电集团和中国出版集团在内的文化集团70多家,从地域上讲,涵盖到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四川等地;从经营主要业务上讲,有报业集团38家,出版集团10家,发行集团5家,广电集团12家,电影集团5家。在电影改革中还组建了电影院线30多条。这些集团的组建,探索了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加快了市场整合和结构调整,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多出优秀作品和人才。但是,在组建集团中也有一些不足,如组建方式多是以行政力量整合,资金来源单一等。集团虽然有了一定的形式和相应的组织结构,但未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集团定位不清楚,有许多是事业型集团,事业与产业职能性质存在交叉,在实际工作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三)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

  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十六大以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和实施重点更加明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积极探索,大胆试验,顺利推进。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进一步深化,思路进一步清晰,方向进一步明确,方法更加细致,步骤更加具体。从文化体制改革的角度讲,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了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是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十六大还提出要“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将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和明确。首先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加突出了文化建设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升,文化建设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又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文化保证。这就为在新的背景下研究和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其次,《决定》还具体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第三,《决定》分别提出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国家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经营性文化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第四,提出了其他方面改革的要求。要求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这也是中央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出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提法,它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入,直指事物的本质。《决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强调文化体制改革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增强微观活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依法加强管理,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决定》还具体要求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抓紧制定文化发展纲要和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一方面文化体制改革理论上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改革的实践有很大突破,最主要的是试点工作顺利开展。2003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专门研究部署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国有包括北京、重庆、广东、深圳、沈阳、西安、丽江在内的九个省市和39个宣传文化单位参加了改革试点。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就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探索,为制定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做准备。目前,这些试点单位正在按照要求,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努力探索建立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主体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最紧迫的就是要重塑国有文化市场主体。难点就是解决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问题,真正做到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目前在改制的实践中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分离改制,即将广告、印刷、发行、电视剧等一般节目制作部分分离出来,转制为企业,面向市场搞好经营,接受集团领导监督,确保正确经营方向,同时也为壮大主业服务。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以印务中心为试点单位,建立多元产权的现代企业制度;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以股份制改造广告中心,集团控股的同时,让经营骨干持股。二是整体改制为企业。如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和中国对外展览公司改制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由过去事业性质整体转制为企业,浙江、广东、西安、沈阳等地的电影公司也整体改制为企业。再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上海学生英文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星期三》等报刊也都改制为企业。三是一步到位,直接进行股份制改造。如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直接实行股份制改造,排演了话剧《迷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北京歌剧舞剧院转企改制一步到位,新成立由首都旅游集团控股,歌华集团、北京电视台、北京三奇广告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的北京歌剧舞剧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报》和《电脑报》等报刊也正在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改革在融资领域也有突破。长期以来,我国文化投融资过分依赖政府,投资主体单一,民间资本与外资投资渠道不畅,影响了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十六大以后,文化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取消限制,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文化领域。目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许多文化领域投资的主要力量。据统计,2003年全国共制作电影197部,其中民营公司投资60部,在2004年上半年生产的100多部影片中,民营企业参与制作的占80%。在每年一万部集的电视剧中,民营公司投资20多亿元。民营影视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影视产业的重要力量。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文化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实现了到资本市场融资。截止到目前,在深、沪两个资本市场上市的有50余家公司涉及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板块初步形成。

  文化体制改革也加速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6个大型文化项目相继进入二期扩建和整体维修阶段。近几年的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是过去几十年的总和。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管理部门也进行自身的改革,一个以提高行政效率和透明度为主要目标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文化行政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文化行政管理机关的管理方式正在逐步实现从微观向宏观、从直接向间接、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正在逐步由抓审批、抓活动为主向以抓宏观调控、抓政策研究制订、抓社会监督和公共服务转变。特别是《行政许可法》的公布施行,对于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促进文化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和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三

  回顾20多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历程,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

  (一)与时俱进——充分认识文化体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早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日益推进,当今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伴随着这些深刻复杂的社会变化,文化生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传播手段等等也随之发生变化,文化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形式、对象等等也随之发生变化。文化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政治体制相适应。面对这些变化,我们现行文化体制改革表现出诸多“不适应”:

  1.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不适应

  经济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已经由市场经济体制覆盖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越来越发挥基础性作用,而文化领域中相当部分还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没有活力。

  2.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不适应

  我们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现行文化状况无法适应这个要求。由于一些经营性单位体制限制,观念滞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能很好地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优质服务,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两种效益都没有。

  3.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2003年城市下降到37.1%,农村下降到45.6%。与此相对应的是城乡居民文化教育消费支出快速上升,文化需求比过去更加强劲。要求在信息提供、知识支撑、思想启迪、审美娱乐方面及时提供优秀产品和优质服务。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化,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性、自主选择性特征,不同年龄、不同人群、不同个体的需求差异性日益明显,要求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必须多样和丰富,文化市场进一步发育和完善。

  4.与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适应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激荡日益加剧,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品格,树立当代中国形象,传递当代中国信息,是今后一个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任务。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不仅在国际,在国内文化市场也面临一个和国外资本进行竞争的问题,如果不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不仅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不能占领市场,而且还要被别人占领我们自己的市场,直接影响我们的文化安全。

  5.与世界高科技发展不适应

  当今世界,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文化产品的制作、传播、接收手段和方式更加科技化和现代化,接受信息、休闲娱乐的方式方法日趋现代化,新媒体和新的娱乐方式,特别是网络技术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命题。以前我们在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上曾在不同背景下有不同认识: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认识,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认识,也有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新认识。当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认识比以前的认识更全面。以前只涉及文化的本体,即作品和人,而现在则涉及经济与产业,涉及人的全面发展;更深刻,以前只认识到现象,作品、人才、繁荣等,现在认识到本质是在生产力层面,而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是人的因素。现在要调整的是体制与机制,是文化生产关系。这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因为文化生产力在当代不仅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实现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途径就是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制度创新,解放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创造力,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持续发展和长期繁荣提供制度保障。

  (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前提下,自觉调整和改革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保持文化全面持续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要按照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积极借鉴经济领域改革成功的经验,借鉴国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有益做法。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但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体制改革,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四)实事求是——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文化因为其本身的意识形态特性,使得文化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相连,具有其政治性、敏感性。同时,由于文化产品和服务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它是“软”的,作用于人们的心灵,比如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等,看不见,摸不着,不像物质产品容易见成效,又容易反复和多变。改革本身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要求进行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如果说经济体制改革还可以摸着石头过河,那么文化体制改革则要求尽可能减少反复。因为文化的意识形态特性容易使人们在反复中引起思想的混乱与不一致,带来信念的动摇与偏离。这也正是艰巨性和复杂性所在。

  文化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在改革中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这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例如,重塑国有文化市场主体必然涉及人的利益,目前全国仅文化部系统就有文化事业单位5万多个,从业人员近40万。因此要分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处理,要实行老人(已经离退休的)老办法,中人(现在在职的)中办法,新人(改革以后进的)新办法。要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调动干部群众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统筹兼顾。例如,全国现有国有和集体所有制的演艺团体2600多个,不可能有一种统一的改革模式。文化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同时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为此就必须先搞好试点。试点要立足实际,着眼实践,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稳步推进。然后在试点的基础上再推广,条件成熟了再全面推开。

  我们既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同时必须看到有利条件,树立必胜的信心,抓住机遇,推进改革。新中国经过55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为文化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经济领域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伐的加快,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20多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实践积累了经验,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更为便利、高效的平台,大大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为改革传统产业和管理模式创造了条件。

  (五)“两分开”、“两手抓”——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

  正确处理好文化的“两重性(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统一的最根本办法就是要把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起来,注重文化产品品位的提高和大众鉴赏的引导,使两个规律、两个效益统一于质量,实现于市场;是要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改革文化产品的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努力打造经得起时间和市场检验,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精品力作。

  要按照十六大“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要求,正确把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重点是增加投入,搞好三项制度改革,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培育形成一批文化事业主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重点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要通过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加快形成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企业,塑造一批文化产业主体。

  要加强和改进宏观管理。文化产品要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群众,同时它本身又有意识形态属性,因此,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中,思想文化的引导和以法律、行政、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督是必要的。加强宏观管理就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党委领导有力、政府管理有效、调控适度、运行有序,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宏观管理体制;要继续改革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文化产业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不直接干预微观文化活动和企业。把管理重心放在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上,管导向、管原则、管规划、管布局、管市场、管秩序,管住方向,管活机制,管好质量,管出效益。

  (六)搞活微观主体——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

  文化体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但重点是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搞活微观主体。首先必须要培育市场主体。独立的市场主体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是其微观基础。文化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独立的文化企业应当拥有明确和独立的产权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有充分的决策权,能够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自主决策,同时企业对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民事责任。文化企业集团形成的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目前培育市场主体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以前的国有文化单位是事业单位,不是企业,因此不可能真正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要积极推进一批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创造力、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同时确保坚持正确导向和经营方向,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二是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

  其次,必须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承担着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任务,必须主要讲社会效益。同时,也必须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国家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根据人口环境条件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数量、布局、种类,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强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扶持力度,财政保障必要的经费供给,并逐步增加投入。但这种投入主要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用于干事,而不能用于养人。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领导实行聘任制,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制,合同化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改革分配机制,实行成绩实效工资制,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理顺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规划、指导、协调检查、监督、考核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运行和发展。对于政府职能范围内的重大文化公益活动,可以采用政府采购方式进行,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七)加强领导,综合配套——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关注和重视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六届四中全会连续研究了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在中央这三次会议中间的2003年8月,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的内容安排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中央这样关注和重视文化体制改革的情况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这是加强领导的最充分体现。

  加强领导,首先就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文化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改革能不能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能不能有新举措,关键取决于思想观念。当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要重新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过去认为文化只是娱乐,可有可无。十六大报告指出了文化的重要性,强调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发展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重要的动力和手段,同时是一个新经济增长点;要重新认识文化发展,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最根本的是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这个科学发展观要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发展观转变到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发展观上来;要重新认识文化的性质,解决文化的“两重性”问题,既不能用文化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特殊性否认其产业的共性,也不能用其产业的共性否认其意识形态特殊性,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加强领导,还必须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目前我国文化立法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它包括了宪法、文化基本法、专门法、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等层面,一个科学合理、层次分明、配套完善的,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文化生活参与权、公共文化消费权、文化创造权和文化成果保护权等)为主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这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非常强的工作,它与劳动、人事、财政、税收、分配、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许多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衔接。以往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孤军深入,没有大的环境和相应的配套措施。现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认真研究和落实了有关配套措施,涉及财政、税收、工商管理、投资、融资、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分配、人员分流、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有力的政策保证。■ (作者单位:文化部教育科技司)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体制改革  体制改革词条  启示  启示词条  历程  历程词条  回顾  回顾词条  我国  我国词条  
文化体制

 社会存在与文化自信

 自信就是具有稳定性的社会意识。自信往往表现为自己对自己(或者对同类)的肯定,是自我得到确证之后的主观状态;但在本质和根源上,自信并不是孤立的自我意识,它一定是...(展开)

文化体制

 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重点

 黄枬森先生是当代中国人学学科的主要奠基者和创立者,他给我们留下了60篇(部)左右的著述,时间跨度近30年,思想十分丰富。这里着重探讨黄先生对关系到当代中国人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