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构建中国全媒体传播体系的三个重心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媒体融合的助力下,新闻信息无所不在,全媒体应势而生,以其强渗透与场景附着、社交增能及传受时空关系重构等传播特点,深刻改变了我国的媒体生态与传播格局。2014年8月18日,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启了中国媒体行业传播理念与实务的全面革新。五年中,媒体融合作为国家传播战略不断推进深化,全媒体传播宏观布局持续发力,主流媒体的融合转型引领创新,移动优先与智慧广电深入人心。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对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的规律性认识、制度性研究与发展性探询,已成为我国媒体行业转型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议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打造中国特色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决定》指出,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一重要表述,明确了我国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的三个结构性工作重心和未来发展目标。

  1.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内容新生态

  “眼球效应”“爆款思维”曾被誉为新媒体生产领域制胜市场的法宝,但由此引发的媒体行业对“流量”的追逐也屡现弊端,假新闻、标题党和网络谣言等灰色内容生产链滋生,过度强调点击率与爆款逐利的思维,使我们沉迷于“内容”的流量逻辑中不能自拔,背离媒体融合发展的初衷。

  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内容新生态,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不仅是党管媒体原则的新时代践行,也是对全媒体内容生产规律的遵循。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特别强调,决定稿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强调,启示我们需要以问题意识关照全媒体内容生产与叙事创新的方方面面。

  新技术平台赋予“内容”更为复杂的数据内涵与功能外延。跨媒体多屏化算法推荐与虚拟仿真,使“内容”更为紧密地贴合在技术形式之上,难舍难分。因此我们也更需要厘清媒体传播的内容生产意识、内容结构模式与内容传播策略,理解“内容为王”的新时代意义。

  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尝试结合大数据、可视化、VR虚拟、动漫甚至游戏化等技术辅助,对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进行全新的讲述和传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呈现与融媒化诠释,体现了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积极探索。

  2.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构建全媒体传播的技术新体系

  全媒体技术体系的建设是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智媒时代,全球传播网络与技术环境都在经历全面的更新,在媒体融合真正成功之前,我们依然会经历漫长的跋涉与艰难的摸索,制胜之路并非坦途。中国主流媒体的全媒体转化,唯有立足本土,不断开拓探索支撑型的全媒体科技创新机制体制,以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全媒体技术安全观,培育技术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数字素养观与技术发展观,完善新型传播技术人才的发现、培养、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应对全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

  技术是媒体转型的风向标和测速仪,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技术的迷信与盲目追逐是技术决定论主导下出现的必然现象,也较为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这一现象在新媒体、融媒体行业发展中尤为明显。对技术的冷思考与理性分析对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全媒体技术新体系的研发是中国特色的媒体格局与科技生产力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新型媒体技术之间互为补充、相互关联的宏观结构性关系。

  全媒体技术新体系的构建是主流媒体转型制胜、抢占技术话语权的关键。唯有充分掌握并利用好新技术的先进手段与前沿方法,我们才能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全效传播插上技术的翅膀。

  3.以创新管理为保障,构建全媒体传播的管理新模式

  全媒体内容新生态与技术新体系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创新管理的保驾护航。传统事务性、经营性的管理思维与模式已难以胜任复合化、立体式、全媒体传播的发展诉求。面向未来的全媒体创新管理,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人力资源、产业与资本管理模式的聚合式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面对互联网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现行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主要是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同时,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应时而变,创新管理,才能继续生存与发展。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我们更加期盼管理新视野、新方法的出现。但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管理新模式远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

  创新管理,需要对媒体产业变迁的宏观动能与未来方向精准掌握、扬长避短,充分了解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新媒体的各自优势和不足,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又能夯实自身强项,实现超媒式、共享型、移动化与智能型未来媒体的渐进式发展。从“中央厨房”到“县级融媒体中心”,中国主流媒体在实践中寻找与总结创新管理的自身经验,也为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管理新模式奠定了基础。

  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对内容驱动、技术研发以及模式治理都提出了全新要求,体现了立足于新时代的媒体治理观与发展观的有机统一,值得每一位媒体人、传媒学者深入解读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面向未来,我们要在前进中不断总结,概括提炼全媒体发展实践中所体现的学理认识与行动智慧,并从产学研交叉结合的教育立场强化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全媒体预示着传播研究的新方向,全媒体并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景观的描述,更投射出消除城乡数字鸿沟,让全媒体全民可及的发展路径。中国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以鲜活的本地经验与实践,将中国特色呈现在世界面前,为全媒体传播的中国范式搭建起一条国际间学术交流的通道。未来,我们应当更为主动地拓宽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国际视野,借中国旺盛勃发的全媒体传播产品实现信息输出、技术输出、平台输出。

  构建中国特色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是建设数字时代信息矩阵的前提,服务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创新。更是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矩阵的基础。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与健全,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的根本保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媒体传播  媒体传播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重心  重心词条  构建  构建词条  三个  三个词条  
新闻出版

 金声玉振,史鉴昭昭

 中华经典,是一座丰富的宝库,蕴藏着无数宝贝。发掘其中的宝藏,巧妙地使用,不仅可以增长智慧,也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优美,行文更加优雅,表达更加有力。  孔夫子曾...(展开)

新闻出版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主流媒体要适应时代发展、更好发挥作用就必须解答好这个课题。要认清媒体融合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