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千方百计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并提出了“六保”任务。稳就业居“六稳”工作之首,保居民就业居“六保”任务之首。可见,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项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在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稳就业各项工作。

  充分认识当前形势下稳就业的重要意义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的“稳定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超大规模就业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就业是我国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联系着千家万户,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帮扶,是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下大气力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多渠道扩大就业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也显现出对就业的影响。在当前情况下,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其一,就业问题关乎居民生计、关乎社会安定。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最容易受冲击的就是困难群体。需要通过扩大就业、扩围失业保障等举措,力保基本民生。而且,要扩大消费,让人民群众敢花钱,稳住就业也是关键。其二,保居民就业是高效复工复产的重要前提,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行业和市场主体上来看,传统行业特别是服务业、中小工业企业、外贸企业等受到较大冲击,稳定就业压力较大。2月份,受疫情影响,部分服务业消费需求下降明显,制造业企业停工停产较多。尤其是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失业风险较高。还要看到,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尚需要解决一些传统制造业、服务业面临劳动力短缺与部分低技能劳动力长期存在的矛盾,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其三,从就业群体来看,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难度较大。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帮助返乡农民工尽快返城就业,防止因疫失业返贫,关系到决胜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和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关系到全面小康如期实现。同时,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就业任务非常重。其四,在全球疫情蔓延和经济衰退形势下,外贸型企业复工复产后订单减少,就业岗位的稳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也使我国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因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六稳”举措,扩大有效内需,努力实现全年发展目标任务,要更加注重稳就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据统计,疫情冲击加大了就业压力,2月份失业率明显上升。但随着复工复产加快,企业生产经营逐步恢复,消费需求逐渐回升,带动就业岗位较快增加,3月份失业率出现下降,城镇劳动参与率较2月份大幅提升。近一个时期,中央和地方从财税、社保、金融等多方面出台政策,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复工复产。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约达99%,民营企业复工率约达到91.39%,中小企业复工率约为84%。总的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就业稳定的基础也没有发生改变。同时,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继续增强,新经济持续发展带动新就业岗位,就业在较大压力下仍有保持稳定的较强基础和条件,保持今年的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是有底气的,也是有信心的。

  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抓紧抓实抓细稳就业举措

  稳就业既有利于稳经济,也有利于稳民生、稳信心。虽然目前就业指标降幅在收窄,劳动就业逐渐好转,但要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还需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精准发力,综合施策,以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其一,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打通各行业全产业链、供应链堵点、难点。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是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重要环节,有关部门要抓紧采取措施,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复产、各类要素跨区域跨行业顺畅流动。特别是要千方百计纾解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受困的问题,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通过稳企业、稳经济,稳住就业的基本盘。一方面,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资金链和供应链方面的难题。另一方面,要加大减负稳岗力度,加快实施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有效手段鼓励相关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积极增加就业岗位。

  其二,积极推动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拓宽就业渠道。新业态是新就业的蓄水池,这段时间以来,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直播销售得到快速发展,一些新的就业岗位被创造出来,解决了一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衍生出新的创业和就业群体。下一步应进一步加大相关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导其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催生新岗位新职业。聚焦养老、托育、家政等就业潜力大的领域,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活服务业。

  其三,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现阶段应重点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群体的就业问题。对高校毕业生,可通过鼓励企业吸纳、扩大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吸引到基层就业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就业信息平台,鼓励企业利用网络视频招聘、远程面试等办法,拓展毕业生择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在促进农民工就业方面,通过建立“点对点、一站式”服务通道等方式实现农民工返岗复工。采取网络招聘、定向劳务输出等手段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对于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鼓励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灵活就业。重大工程建设、以工代赈项目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确保贫困群众顺利脱贫。总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六个“一批”来促进农民工就业。即支持返岗复工一批,帮助招聘录用一批,动员投身农业解决一批,鼓励重大项目吸纳一批,扶持创业带动一批,开发公益岗位安置一批,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尽最大努力来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

  其四,加强就业援助,实施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针对再就业困难人员建立更加完善的失业保障制度,为有再就业条件的失业人员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完善转移就业管理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与创业培训制度,提升失业人员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在促进困难群众就业方面,通过开发长期和临时性的公益性岗位,促进困难群众充分就业。同时,通过技能培训、转岗培训、企业帮扶等手段帮助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加强困难人员兜底保障,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强化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动态调整认定标准,及时将受疫情影响人员纳入援助范围,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其五,优化就业服务环境,促进就业大局稳定。高效的就业服务可以极大地促进就业市场稳定。要加强就业信息双向沟通传输渠道和平台建设,规范劳动中介服务市场等服务,全面提升劳动力市场效率和匹配度,减小劳动人口失业风险,稳定就业率。针对经济社会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出现的下行压力,建立并完善劳动者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失业救助等服务,增强劳动者信心。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农民工等重点群体专项培训。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供给,优化用工指导服务,依法规范裁员行为,持续开展线上招聘服务。通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互联网+”等,为创业就业、灵活就业提供更多机会。从长远来看,还要加快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通过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依法纠正身份、性别等就业歧视现象,保障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利。

  (作者系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千方百计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千方百计  千方百计词条  大局  大局词条  确保  确保词条  稳定  稳定词条  就业  就业词条  
社会管理

 网络时代账户管理需新思路

 长远来看,在技术上远程开户应该能够达到实名制要求,但是关键需要认证标准和认证方式的统一,在国家层面来认可和落实。  日前,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