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种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核心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基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产业链的起点,是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种业安全关系一个国家的食物安全与战略安全。因此,粮食安全的前提是种业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历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种业发展予以强调,国务院也相继出台文件对种业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种业管理的机构也不断建立健全,为种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制度环境。但是也应当看到,我国虽然是农作物种质资源大国,每年审定的新品种数量多,但突破性品种少。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种业领域的内生动力不足,且偏向“短平快”的研究方向。从资源利用、基因挖掘、品种选育到产品研发、推广和应用,我国种业企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化链条。可以说,种业发展滞后、受制于人,是农业科技“卡脖子”的集中“卡点”。因此,“十四五”时期,一方面应把种源自主可控、技术自强自立摆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出位置,把种业科技攻关列为农业科技攻关的重点任务。另一方面为种业翻身仗作详尽谋划,集中资源和力量,集中攻关、集中突破,做强企业、建好基地、管控风险,提升种业质量效益竞争力。
当前我国种业形势如何?
种业是农业皇冠上的明珠,农业安全更重要的是种子安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业用种主要依靠农民自选、自留。1979年以后,种子生产开始专业化,开始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种业进入市场化阶段,种业开始真正成为产业。随着我国种企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兼并重组加快,行业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目前全球种业前10强中,我国种企占有两席,分别为隆平高科、先正达中国。可以说,我国种业用20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道路。
首先,农作物特别是粮食种子能够依靠自己解决。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已实现完全自给,大豆种子国产化率也较高,玉米、马铃薯等种子部分依赖进口。目前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种植面积占到95%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已超过45%。“十四五”时期,我国良种覆盖率有望达到97%以上。猪牛羊等畜禽和部分特色水产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畜禽、水产的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达到75%和85%,这些都为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的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的保障和支撑。
其次,农业农村部保存种质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中国农业科学院已牵头建成完善了由1座长期库、1座复份库、10座中期库、43个种质圃、205个原生境保护点以及种质资源信息中心组成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成立了农业农村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保存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2019年2月正式动工建设保存容量达150万份的新国家作物种质库,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我国种质资源保护能力。
再次,中国农业科学院主粮新品种选育工作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杂粮的优质、抗逆、宜机收等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突破。小麦共审定新品种49个,其中国审品种19个。水稻共审定新品种74个,其中国审品种23个。玉米育成中单123、中单685、中玉303和中单111等新品种10个,这些品种普遍具有早熟、优质、抗倒、宜机收的特点。大豆共审定新品种40个,其中国审品种11个。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种业发展势头向好,取得了一些突破,但要看到我国种子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却不强。很多种子依然大量依赖国外,尤其是高品质的种子。目前,世界种业正迎来以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种业强国已进入“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育种4.0时代,可以谓之形势逼人。
打好种业翻身仗遇到哪些问题须亟待解决?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我国种业的发展还有很多的不适应性和短板弱项,必须要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的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三保的要求,遵循种业创新发展规律,破卡点,补短板,强优势,迫切需要我们下大功夫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从品种水平来看,差距比较明显。我国的大豆、玉米现在的单产水平还不高,只有美国的60%不到。蔬菜国外品种种植面积占比达到13%,当然不同的品种比例各不相同。其中,耐储的番茄、甜椒、洋葱、胡萝卜、茄子、马铃薯、西蓝花等少数专用品种进口比例还比较大,超过了50%,甚至有的基本上全部依赖进口。生猪繁殖的效率、饲料转化率和奶牛年产奶量都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0%左右,特别是白羽肉鸡,它的祖代种鸡主要还是依靠进口,这些品种方面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相关产业发展的质量、速度和效益。
其次,从种业自身来看,问题比较突出。我国种业自主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特别是核心技术创新不足,育种同质化较为严重,派生品种占比较高,而原始创新品种不够。种业创新的主体企业竞争力不强,存在小、散、低、重这样一些问题,与国际巨头相比差距明显。我国全国作物种业企业研发总投入不到德国拜耳一半,而国内育种资源、人才的大头仍集中在科研院所,科研技术向育种成果的转化率较低。此外,我国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方面做得也很不够,包括有些地方土种,还有一些珍稀濒危的种质资源,消失的风险还在加剧。
再次,从时代要求来看,形势非常紧迫。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大国,我国种业市场规模有千亿元左右。过度依赖进口种子,将导致我国不能掌握部分种子的价格主动权和市场话语权,不但可能给种植大户带来经济损失,更蕴含“断种”风险。不仅粮食安全保证不了,农业安全也可能被别人扼住要害。目前,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立足国内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用种安全的要求更为迫切,人民美好生活对农产品多样化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一些高品质的、有特殊功能的品种和产品,我国还比较缺乏,需要培育更多的高产高效、绿色优质、节水节饲、适宜机械化的专用优良新品种。
如何构建我国现代种业创新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全球经济低迷已是不争的事实。2021年,各国的经济协作、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把种业作为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不断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种业体系。具体来讲,今后我们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种质资源要保起来。这是我国种业科技创新的源头。要抓紧开展农作物和畜禽、水产资源的调查收集。实施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评价,建好国家种质资源库,建立健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近期,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印发《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及《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可以明确不同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品种多样性和演化特征,预测今后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变化趋势,丰富国内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数量和多样性,这样不仅能够防止具有重要潜在利用价值种质资源的灭绝,而且通过妥善保存,能够为未来国家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基因资源,持续提升种业和产业竞争力。
二是自主创新要活起来。这是我国种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我国种业已进入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的发展新阶段。今后要加强种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特别是当前要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育种联合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同时要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要改革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以成果转化为导向,引导更多科研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三是种业企业要强起来。这是我国种业科技创新的主体。2021年财政部将研究探索通过贴息、补助等方式,支持大型种业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并进一步发挥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的引导作用,支持种业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一体化的龙头种子企业,提高各主粮品种种子行业集中度,建立健全我国商业化育种体系。
四是要把基地水平提起来。这是我国种源保障的基础。要发展现代化农作物制种基地,加大种业产业园创建支持力度,建好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和水产原良种场,健全良种供应应急保障体系。不仅要提高海南(南繁基地)、甘肃(杂交玉米种子基地)、四川(杂交水稻种子基地)三大国家级制种育种基地的建设水平,还将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特点,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100个种子生产基地。
五是要把市场环境优起来。这是我国种业创新的保障。净化种业市场的核心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格品种管理和市场监管。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支撑,尽快修订《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适当时候可以将其上升为植物新品种保护法,以提高法律位阶、加大保护力度。此外,还要尽快引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UPOV91)文本内容,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以保护原始创新。
总之,在“十四五”时期,要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举,推进科研与生产、品种与市场的有机深度融合,最终提升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不仅是实现我国种业的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我国如何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