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老龄化真的是社会发展的威胁吗——积极老龄化的观念应对

  本文要谈一谈积极老龄化的观念应对。积极老龄化并不简单指的是要积极应对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强调的是要增强老年人口的活跃性,支持老年人口积极地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和公共事务。

  因此,积极老龄化要避免老年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脱离。老年和退休并非意味着退出社会,而意味着以新的态度开始新的生活。为了避免老年人口从社会的脱离,需要通过健康来增强老年人口的活力,通过参与来丰富新的社会生活,通过保障来提供良好的支持和服务,这也就是所谓积极老龄化的“三个支柱”。

  同时,积极老龄化需要避免社会对老年人口的排斥,包括社会的排斥、经济生活的排斥、空间的排斥和制度的排斥。在经济就业和社会生活中需要避免以年龄为基础的歧视,在空间和人的流动性上避免对老年人口特别是行动不便老年人口的排斥,以及在制度上对部分老年人口群体如农村老年人口的歧视和排斥。这样才能形成“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实现对老年人口的社会包容。

  积极老龄化,意味着老年人口需要增强和周边社区、社团和社会组织,和社会环境、信息网络、城市以及整个世界的紧密联系,老年人口仍然需要紧密参与到社会体系和社会进程中,并构建其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在老龄化过程中避免脱离、避免排斥,增强联系,这样的老龄化过程才是积极老龄化

  只有有了积极老龄化的观念,才会发展积极老龄化的行动。实现积极老龄化,首先需要重视对积极老龄化的观念应对的问题,需要一些观念性的改变和重塑。

  例如,老年人口不是通常所说的被抚养人口。老年抚养人口和老年抚养系数,其概念背后是一种“被抚养”的观念。被抚养,意味着老年人口是社会的负担。这样的想法本身充满着对老年人口的歧视和厌恶,认为老年人口是家庭的负担,也是社会的负担。显然这种想法本身就不利于积极老龄化了,是将这些被抚养的老年人口看作脱离于社会体系的存在。

  实际上,老年人口很大程度上不是被抚养的,不是社会的负担。老年人口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能够发挥积极能动作用和做出生产性贡献的群体。在这个观念下,才能形成积极的、参与性的老龄化

  人们也往往经常把老年和衰弱、疾病、残疾放在一起,叫做“老弱病残”,似乎充满了对老年人口的关爱甚至是同情。然而老年人口实际上也并非必然是弱势群体,其在体力、智力乃至权力上可能还具有相当大的强势。很多老年人口甚至还会倚老卖老地展现霸道和欺凌,例如在公交车上霸座的老人。因此,老年人口也并非必然是弱势。特别是较为年轻的老年人口,身体还相当健康,本身是庞大的人力资源,能够积极地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考虑到我国60-79岁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重目前大约是88%,可以发现,老年人口并非“老弱病残”,实际上他们意味着庞大的人力资源,特别是在智力上的资源,对于国家发展是不可忽视的。

  老龄化也往往被认为是发展的挑战,所以才需要“应对老龄化”。老龄化似乎会带来发展的威胁,乃至于被杞人忧天地认为是一种“老龄化危机”。与认为老年人口是一种社会抚养的负担相对应,老龄化往往被认为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消极的人口结构变化。但是,且不论老龄化不利于经济发展实际上并没有实证的证明,老龄化本质上是社会经济进步的结果。生育率下降和死亡率下降带来老龄化,而此二者本身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说明老龄化是发展的证明。那么,老龄化就不应该是人们担忧的“社会问题”,而实际上是值得欣喜的“社会进步”。这也意味着老龄社会是人口结构变动后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因此,不是要应对和避免这样的社会形态,而是要准备和迎接这样的社会的到来。

  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如果说要应对的话,可能还不是规划的应对,而首先需要的是观念的应对和重塑。只有在观念上对老龄化本身和老年人口树立正确的态度,一个充满生机的老龄化社会和老龄社会才能被建设起来。因此,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可能首先需要观念上的应对。老龄化社会需要一系列观念的建设和更新,在观念更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规划的更新和规划的应对,才能支持积极老龄化的实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老龄化  老龄化词条  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词条  应对  应对词条  威胁  威胁词条  观念  观念词条  
户籍

 落实户籍改革:应补人头 非补砖头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今后出台有关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等政策,不与户口性质挂钩,并逐步实行人口居住证制度。...(展开)

户籍

 适时恢复自主自愿生育的常态

 根据《“十三五”全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要达到14.2亿人左右,年均自然增长率在6‰左右,总和生育率提高到1.8左右。要实现这些目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