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综合医改试点工作的总体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26日介绍称,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显著,较好发挥了“先遣队”“排头兵”的作用。下一步将把试点省份打造成全国的医改标杆,推动综合医改试点向纵深推进。
6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安徽铜陵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典型经验。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介绍了综合医改试点工作总体情况。
梁万年指出,医改是世界性难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2015年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决定开展省级医改综合试点,目前共有综合医改试点省份11个。几年来,各试点省份按照深化医改的总体部署,一以贯之地落实“一个理念”,突出“两个重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发力,精准施策,形成了一批可圈可点的经验做法。
梁万年介绍,一个理念,就是坚持预防为主。各省份将 “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一是组织开展健康行动。各试点省份都印发了本省份健康行动有关文件,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健康促进,努力使广大群众不得病、少得病。二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上海等地出台了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机构管理、绩效评价、支持保障等进行改革,提高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三是深入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各试点省份都加强了对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的考核管理,重庆等地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规范开展慢性病管理。各试点省份都以高血压、糖尿病等为突破口,探索防治管融合发展的有效模式。安徽试点高年资护士下沉社区,加强对重点人群慢性病管理,试点地区高血压控制率提高到70%以上。
两个重点,就是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解决“看病难”方面,各试点省份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一是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安徽等地以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为抓手,推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效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宁夏在全区建立起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二是实施县域综合改革。各试点省份按照“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的思路,深化人事、薪酬、编制制度改革,提升县域服务能力,激发活力,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浙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湖南县域内住院就诊率达到90%以上。三是注重改革与改善并重。各试点省份均推出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群众获得感进一步提升。浙江在全省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四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办医。各试点省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五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作用。江苏等地基本实现基层中医堂(馆)全覆盖,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
此外,在解决“看病贵”方面,各试点省份以药品改革为突破口,深化“三医”联动。一是进一步降低虚高药价。各试点省份积极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集中招标采购等改革举措,挤掉药品虚高价格水分。陕西联合14个省份成立高值医用耗材省际采购联盟。二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各试点省份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以制订医院章程为抓手,促进医院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上海运用信息化手段动态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是扩大医疗保障效应。各试点省份都统一了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推行支付方式改革,提高保障水平。福建在全省推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收付费试点,发挥医保支付方式的激励约束作用。四是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四川等地切实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深化对口帮扶,努力解决乡村两级机构人员缺乏的问题。青海等地贫困人口大病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90%。
梁万年表示,总的看,11个试点省份综合医改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显著,较好发挥了“先遣队”“排头兵”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五方面特点: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试点省份均建立了强有力的医改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统筹谋划,高位推动医改。二是“三医”改革统筹联动,各试点省份抓住窗口期,利用药品改革腾出的空间,及时研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薪酬制度改革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统筹推进,实现各项举措互相促进,同向发力,形成叠加效应。三是创新突破亮点纷呈,在完成规定动作同时,各试点省都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加码自选动作,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四是督查考核扎实有效,各试点省将医改均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同部署、同考核、同要求,建立医改任务台账,定期调度,对账消号,督促任务落地见效。五是“两个满意”同步提升,各试点生都围绕群众得实惠和医务人员鼓舞,细化实化改革举措,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梁万年说,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在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继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试点省份的指导,深入挖掘和宣传推广亮点经验,把试点省份打造成全国的医改标杆,推动综合医改试点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