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招生热闹远远超过往年。先有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老师微博发帖,揭露以北大、清华为首的名校借助行政压力,在各地抢生源。随后,复旦招生办又发表声明,指责同城名校利用诈骗手段,抢生源。近又见报道,北京三名女状元放弃北大、清华而赴香港大学。
大学希望得优秀学生而教之,本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在中国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学生挤破头争取进入名校,更是天经地义。可是不知不觉之间,情况发生了根本性逆转,现在到了名校争抢优质生源的时候,而且其激烈程度有增无减,这又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买方市场”。
高等教育“买方市场”的形成,首先归功于大学适龄段人口的持续下降和大学扩招的持续效应。以上海为例,每年高考人数不断减少,2008年为9.93万人,2009年下降为7.5万人,2010年为6.6万人,2011年只有61170人,相比2008年,减少38%以上,而同期大学招生数并未同步减少,结果自然是录取比率不断提高。特别是所谓“名校”多年来跟着非名校搞扩招,直接导致“优质生源”门槛降低:本来“明前茶”就那么些,现在要的量大了,只能把清明之后头几天的一起“笑纳”。所以,即使仍为“北清”嫡系,其质量差了不少,如此情况下还想保持生源质量,就只能靠挖其他名校墙脚,招徕优秀考生。
高等教育“买方市场”的形成,还得益于现在各大名校在诸多方面都是“彼此彼此”,除了校名之外,实在看不出多大区别。大家都抢着办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抢着开设易于就业或发财的热门专业,反把原来最有吸引力的特色,扔去了爪哇国,一些曾经以理工类见长的名校,也跟着办人文、金融、影视之类的专业,既无根底,又无特色,除了借校名忽悠考生之外,没有多少真金白银,不抢高分考生,会让最低录取分数线过于难看,要抢考生,又没有杀手锏,只好不择手段。
高等教育“买方市场”的形成还在于中国学生可以利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已经全球配置。近年来香港地区的大学一路杀进内地,虽然学费有点贵,但优质生源可以获得奖学金,加上内地富裕家庭有的是,又肯为子女教育花血本,冲着香港大学的教学特色而放弃内地名校的,不在少数,所以才有了教育部规定,香港的大学必须在内地招生之前解决。更不用说,欧美等国为着发展教育产业而来中国推销高等教育产品,那些历史悠久、特色明显、人数有限、师资雄厚的真正名校,直接在高中阶段就同优秀高中生建立“早恋”,他们不参加高考,甚至不用“高复”,从高二开始就将国外名校入学条件作为学习目标。对于这部分生源,北清们想要争抢,也为时已晚,只好退而求其次,在剩下的生源中“矮子里拔长子”。
最后,高等教育“买方市场”的形成,还跟当今许多家庭的教育理念乃至人生价值观的变化有关。在教育界的利益集团还在喋喋不休,鼓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类荒诞不经之说,忽悠世人时,却有越来越多身为成功者的家长已经确信,孩子的成长不是在有违他们兴趣的兴趣班里,也不在扭曲他们人格的应试考场上,更不是在唯一效果就是将他们人生格式化的“题海”之中,只要孩子能够有健全的人格,找到符合自己志趣的事情,过一种充实、健康、快乐的生活,就是父母尽到了责任,孩子是否达到世人眼里的成功,不能说不重要,至少不那么重要了。有条件接受“优质教育”的,却对挤进名校不那么冲动了,可名校还放不下架子,不借着招生鼓噪一下,岂不冷落了自己?
名校争抢优秀学生,看似斯文扫地,其实是整个教育领域出现了松动,学生可以选学校,名校不得不向学生低下高贵的头,这是好事。只有等到高校需要“迁就”学生之时,高等教育改革才会实质性地启动,基础教育才会跟进改革,饱受诟病的应试教育和“一课一练”的格式化教学方法,才会改弦更张,中国的学生人格和创造力,才可能获得生存和生长的空间。
(作者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