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新时代高校思政“金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课程,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深入回答了事关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深化了我们对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规律性认识,是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

  2018 年 6 月,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相关负责人提出“金课”概念,要求合理增加本科生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同年 8 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目前,建设和打造思政“金课”正在日益成为各高校探讨的热点问题,也是高校对思政课程的新要求。

  关于对“金课”的认识,主要依据“两性一度”标准,即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此外,还需要明确几点关于思政“金课”的认识。思政“金课”是谁的金课?思政“金课”有什么特点?思政“金课”的育人效果会立刻显现吗?思政“金课”能解决学生所有的思想问题吗?

  一、思政金课是面向学生、服务学生的金课

  目前,各高校为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确立了由党委书记或校长听课,甚至上台讲课的制度,有的学校还邀请政界、商界、业界的一把手或成功人士向学生授课等等。这些举措对于提高学生思政课的认识、开阔视野是很有帮助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思政金课不是面向高校书记、校长的课,也不是服务成功人士的课,而是面向学生、服务学生的金课。因此,了解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思想需求,是思政金课的第一要务。尤其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经济转型换档,社会矛盾显现,文化呈现多元发展格局,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加上信息获取渠道日益广泛等因素的叠加影响,青年学生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形成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冲击。

  面对深刻的社会变化,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和甚嚣尘上的各种言论,思政金课一定要对学生感到疑惑不解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共产主义能不能实现、党大还是法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什么道路等问题。对这些重大问题的回答不能模棱两可、语焉不详,而是要重点分析,反复解读,积极主动地回应学生的思想关切点。当然,除了对学生动之以理外,也要有感性的描述,以情动人,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滋养学生的心灵。由此,思政课是不是金课、含金量如何,不是由党委书记说了算,也不是校长说了算,而是学生说了算,学生的好口碑是思政金课的标志之一。

  二、思政金课是内容丰富且开放的体系

  高校思政课是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因如此,思政金课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考虑到教学目标与教学组织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被划分为不同的学科。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侧重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侧重于近现代历史轨迹与历史逻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侧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及法制观等;《形势与政策》侧重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等。尽管思政课被划分为不同学科,但它们仍然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是具有逻辑性的整体,共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

  另外,思政金课不是封闭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开放的体系。这里的开放性一是指内容的开放性。思政金课的内容要根据时代特点、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加以调整和变化。比如,目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这就需要及时反映到在思政课中反映出来。二是指空间的开放性。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教室与课堂,因此,思政金课要运用包括慕课、雨课堂平台等实现对学生“随时随地上课”,使学生随时随地地受到教育、得到指导。三是指理念的开放性。高校的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这个理念本身就是一种开放性的体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所有学科教学和研究的全过程,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促使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使思政课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发挥作用以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

  三、思政金课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在教育部的倡导下,全国范围内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有高校利用互联网+的概念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比如清华大学的思政课采用“混合式教学”,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慕课视频、教师课堂讲授、师生讨论的环节进行学习,还可以借助微信互动进行现场答题和讨论,也能够在看视频课、答题和评论时随时利用“弹幕”功能发表观点。也有高校创立“课堂沙龙”模式,比如武汉大学思政课改革就是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辩论,形成积极讨论的氛围,还运用小组展示、主题演讲、经典研读交流等多种形式让课堂“动”起来。目前,在慕课平台学堂在线和清华大学的推动下,“雨课堂”在各高校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雨课堂”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参与度等确实有很大作用。但不是所有的思政课堂都必须使用“雨课堂”,也不是说思政课在使用“雨课堂”后就会成为思政金课。“雨课堂”只是一个平台,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对于思政金课来讲,其教学模式应该是多样的、综合的。金课是一个整体范畴,因为思政金课不是一次有效的课堂教学,也不是一次有效的实践教学,一门金课在时间上是持续一学期或一学年的课程。教师不能单纯为了互动而互动,也不是每节课都适合论辩和批判,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具体分析采用何种教学模式。

  四、思政金课的育人效果具有延迟性和长期性

  思政课对人的培养尤其是对人的思想引领作用是人所共知的,但这种影响有时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缓慢的、渐进的,是一种量变的过程,只有量变不断地积累,才能达到最终的质变。即便是对于思政金课,我们也不能指望它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就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明显效果。这就意味着,学生思政金课的获得感并不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形成,极有可能在他将来工作中的某个时刻,或者在后续的生活实践中突然明白在思政课中学到的知识。换言之,学生对于思想道德、思想政治的理解和顿悟具有延迟性。因此,对思政金课的评价,还要着眼于其长远的价值,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当下的思想和行为状况。

  五、思政金课的育人作用具有有限性

  课程作为知识的载体,集中反映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是人才培养要求的最直接体现。因此,相较于其他的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对学生的影响,课程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具体的。不过,我们也要承认,即便是最完备的课程、最理想的金课体系,它对人的思想影响也是有限的。一是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得与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思维方式、看待问题的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受教育经历、思维方式不同,在接受知识时会面临能否完全消化、接受等问题,因此思政课对人的影响是有限的,这与是否是金课无关。二是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人类面临的问题也各有时代特点,即便金课课程再具有前瞻性,也无法解决人类发展中的所有问题,更无法针对具体的个体解决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因此,打造和建设思政金课,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是无可厚非的,但需要明确的是,思政金课不能解决学生面临的所有矛盾和所有问题,尤其是思想方面的问题。

  此外,思政金课不一定是思政课教学比赛获奖教师的课程,不一定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授的课程,它是面向学生、服务学生的,不存在标准化的教学模式。正如其他课程一样,思政金课也不是万能的,因为其育人作用是有限的。同时,思政金课也不会瞬间、即时地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它对学生思想及价值观的引领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科学客观地认识、思考、分析、实践所学知识后的结果。思政金课育人功能的实现,不能仅仅靠自身的单打独斗,还需要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等共同发力,相互支撑;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协同一致,相互配合。唯有对思政金课有一个客观认识,才能摆正其位置,既不随意贬低思政课在高校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也不盲目夸大其育人效果,以更好地发挥思政金课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作者: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思政  思政词条  立德  立德词条  树人  树人词条  新时代  新时代词条  落实  落实词条  
教育

 老师该不该有教育惩戒权

 新闻背景  为期一个月的《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送审稿)》征求意见于5月11日结束。这段时间以来,该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学校和教师依法可以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引...(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