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教育乃根治贫困之本

  按照现行的人均年收入2300元标准,农村贫困人口有7000多万,边扶贫边致贫的现象已经十分突出地显现出来。因此,不仅扶贫任务十分繁重,而且能否除掉造成贫困的根源,对彻底消除贫困具有决定意义,也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形成大规模的贫困人口的原因

  大规模贫困发生的三个特征与根源。第一个特征,大规模贫困都是发生在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地区。不是他们的体力、智力和勤奋不够,而是生活在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民尽管终日辛劳,但是收入甚微,甚至劳而无获,维持不了温饱。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是造成大规模贫困发生的根源。第二个特征,贫困人口多数发生在高中失学人群中。考察贫困家庭能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在贫困人口中很少有读完高中的;在读完高中人口中,很少有陷入贫困的;在贫困地区读了小学或初中人口中,很少有脱贫的。这说明普及高中教育对于消除贫困至关重要。高中失学是造成贫困人口后代无能力摆脱恶劣条件而陷入贫困,即形成贫困代际循环的根源。第三个特征,贫困代际传递。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资产贫瘠、陷入贫困和高中失学这四个要素的组合形成贫困代际传递和循环。这种组合也是造成贫困大规模发生的重要原因。

  贫困发生的其他因素分析。一是家庭构成、人口特征和社会伦理对造成贫困的影响。家庭构成、人口特征和社会伦理都对贫困代际传递有影响,因为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还与家庭成员间的资源分配有关。家庭成员通常被看作一个整体,收入应该平等分享。然而,男权家庭意味着妇女和女孩有更少的决策权,对财产和收入有更少的控制权,享受更少的营养、医疗和教育服务。因为性别排斥,导致女性早婚、权利缺乏、财产缺乏、受教育程度下降,以及怀孕率高、生育率高、体质下降等等,这些因素使女性贫困发生率高,进而造成代际贫困的发生率增高。更重要的是,性别差别并不是影响贫困的唯一维度,年龄、出生顺序、残疾和与户主的关系也是造成上述差别的原因。二是生产性资产缺失对造成贫困的影响。所持资产是一个家庭初始资源的重要来源,也是未来的基石。那些拥有更多资产的人能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逐步积累的资产可减少因受冲击而陷入贫困。资产缺乏可以导致“向下流动”,即“弱者愈弱”。因此,资产与贫困陷阱、风险规避、脆弱性,即无力应付冲击和意外事件等联系在一起。还有,生产性资料的缺乏也对推动贫困代际传递方面有重要作用。由。三是冲击对造成贫困的影响。这里指的冲击包括:疾病、劳动力丧失、自然灾害、沉重的嫁娶支出等等。财产的缺乏,冲击过后会使非贫困人口陷入贫困,使贫困人口更加贫困。有的冲击作用会产生长期影响。

  如何消除大规模贫困人口的发生

  普及高中教育是消除大规模贫困人口发生的最优途径。有两种措施能够有效地消除贫困人口大规模的发生。一是移民,二是普及高中教育。由于移民工程投入很大,脱贫时间长、效率低。更重要的是,移民只能改变生产生活环境,没有改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不高,增加收入的途径有限,遇到冲击,再次陷入贫困的风险很大。采取普及高中教育的方式,既不需要大量的农用土地,又能节省大量投资。通过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使他们脱离恶劣的环境,实现贫困人口靠自身能力实现脱贫。普及高中教育作为扶贫开发的一种方式,能断掉造成贫困连片不断发生的根源,阻断贫困代际循环,是消除贫困必须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能提高劳动力素质,把大量从事简单农业劳动的人口,培训成能够融入现代社会掌握工商技能的劳动力,从而为国家补充大量技术劳动力,从年龄和技术上有效优化我国的劳动力结构。受过高中阶段教育的劳动力,能够从事高技能职业,从而使他们从收入低的第一产业进入收入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其收入水平自然能达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相反,这部分人员如未接受高中教育,尽管按过去贫困标准脱贫了,但按当下标准又成为新的贫困人口。

  普及高中教育要把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职业教育就是在培养生产力。许多发达国家的崛起,靠的不是资源禀赋,而是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另外,靠资源能够实现快速增长,但不代表能够快速发展。如果不能把这种增长转化为生产力,增长和发展就不可持续。而靠生产力带来的增长和发展是可持续的。我们应该把教育资源集中用在培养工作在生产现场的技能人才,以此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就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的财富,而应着眼于生产力的培育。要消除贫困,不仅要完成针对当下的贫困人口的脱贫,更要阻断代际贫困的发生。而阻断贫困代际的发生,必须除掉贫困代际发生的根源,即杜绝高中失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教育乃根治贫困之本  之本  之本词条  根治  根治词条  贫困  贫困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