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基本建成,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持续改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项目全面落实,保障能力和群众满意度逐步提升,但在供需匹配、质量提升和布局优化方面仍有不少突出问题,在托幼、上学、就医、养老等方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与群众期待还有不小差距。究其原因,既包括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也包括了市场不活、供给不足等。
为加强社会政策兜底保障、扩大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培育发展国内市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提出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增强非基本公共服务弱项,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三个方面的行动任务,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多元化、优质化,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网底,不断满足多样化民生需求,努力增进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本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十二五”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两部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建立了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服务主体和指导标准,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但由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等发生深刻变化,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不少突出短板,人民群众在上学、就医、养老等方面有许多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为此,需要坚持把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统一起来,针对民生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有的放矢。行动方案以具体行动任务为载体,提出了教育、医疗、养老、社会福利、就业创业、公共文化、公共体育、残疾人等8方面共10条行动任务,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提升能力保障水平,通过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条件、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加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行动任务,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区域、人群间的均等化、普惠化和便捷化程度。如在教育领域,要求实现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约20%的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医疗卫生领域,能够满足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等需要;在妇幼保健领域,力争省、地市、县三级都有一所政府举办、设施齐全的妇幼保健机构。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需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提供。行动方案针对目前多层次多样化的群众需求,在托育、学前教育、社会办医、养老服务、老年人健康、家政服务、社区助餐、文化旅游、体育健身休闲运动等11个领域提出具体行动任务,增强非基本公共服务弱项,扩大有效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如在托育领域,要求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在城市建成一批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在农村和贫困地区进一步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在学前教育领域,要求通过购买服务、财政奖补等多种方式支持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扩容;在社会办医方面,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运营高水平全科诊所等。
对于非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还需要承担起政策引导、规范管理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责任。行动方案要求政府在非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加强职能转变,优化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如在社会办医领域,要求督促各地落实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全流程综合审批指引,精简优化审批流程;在体育健身休闲运动和竞赛表演业方面,要求加快制定赛事审批取消后的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体育培训、赛事开展的基本条件、标准、规则、程序和各环节责任部门,推动大型赛事活动多部门联合“一站式”服务。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下,人民对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不仅体现在从无到有的数量转变上,更多也体现在从低质到高质的质量转变上,群众不仅仅要求学有教、病有医、老有养等,还要求学的优、良医治、养的好。公共服务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亟需加强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推动服务获取更加便捷、服务水平更加优质、服务效果更加满意。
行动方案重点围绕教育、医疗、养老、公共文化、广电、旅游等6个重点领域,通过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提供方式创新、鼓励应用新技术、融合发展新业态、加强试点建设等方式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如在教育领域,提出要建设“互联网+教育”支撑服务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产教融合型城市遴选和企业试点等;在医疗领域,鼓励优质医疗资源通过组建专科联盟、建设分支机构、远程医疗协作、“互联网+医疗健康”等多种方式,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在养老领域,提出推进医养结合,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等;在旅游领域,提出要推动乡村旅游提质扩容,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休闲乡村等。
四、统筹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目前,我国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也在趋于显性化,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多。为更有针对性破解实体经济发展难题,需要培育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不断增加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公共服务领域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也是潜在的巨大国内市场。
行动方案瞄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提出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关键领域投资引领,激发社会领域资本活力,完善人才服务体制机制等6个方面的任务要求,明确了权责关系,理顺了实施机制,为公共服务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提供了组织保障,也有助于提升经济的“木桶容量”,有效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如在加强统筹协调方面,要求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细化制定配套制度和政策,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指导,各级人民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质量效率;在推进项目建设方面,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分近期、中期、长期进行项目储备并确保滚动接续;在扩大资金投入方面,要求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鼓励地方政府依法合规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和服务;在强化实施监管方面,要继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健全公共服务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制度,促进专业服务和管理人才培养,探索公办与非公办公共服务机构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机制等等。(武汉工程大学 李小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