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7月21日,在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他再次强调,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关系我国国家安危和发展前途的重大谋划、战略布局,具有强烈的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我们“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要反复掂量、强化担当、精准布局、务实推动。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更给我国经济运行增添较大压力,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二季度转正,实现同比3.2%的增长。怎样看待中国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面对困难、风险和挑战,要从哲学的高度辩证地看待困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筚路蓝缕闯出的一条道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我们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必须不断探索奋斗,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充满信心,特别强调“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潜力和优势的分析,增强了全社会特别是各类市场主体对我国未来发展的信心。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公地悲剧”告诉我们,为了解决气候变暖、生态恶化、重大疫情等全球性难题,我们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拯救我们的家园。合作是一种最基本的人类本性,合作在生命进化过程中居功至伟,合作机制让人类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我们人类是超级合作者,是唯一能够充分运用间接互惠的物种,合作是永恒的旋律,从古至今合作的重要性从未改变。受全球疫情冲击,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严重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不安,国际上保护主义思潮上升,地缘政治风险明显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这样一个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如何理解“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概要说就是我们正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稳住阵脚,坚持底线思维,从最坏处考虑,向最好方向努力,保持战略定力,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精心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什么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继续扩大开放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时代标志,是我们赶上并引领人类时代进步前进步伐的有效途径。面对全球化的逆流或者有些国家政客、学者“去全球化”的鼓噪,我们必须坚定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坚信只有开放、合作、共赢才能拯救人类、发展人类、造福人类。我国将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谋划发展,我们要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以制度集成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18个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积极参加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和国际组织重构等规则的制定,加强国际协调共同防范和化解国际系统性金融风险,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促进全球经济恢复增长,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起了以投资、外贸和消费“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模式,国内消费市场长期落后于投资和外贸增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必须发挥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市场的潜力和作用,靠自己的强大内需增强我国经济的韧性和弹性。加快形成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两条腿走路。国内循环是基础,要体现以我为主,自强自立。继续推动国内产业链提质、供应链升级,上下游协同发展,产供销紧密链接,不断完善国内循环。但这个内需体系绝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与国际市场开放联系的,通过国内国际这两个循环相互促进,实现做大做强。国际循环是重要辅助,要提升国际循环的控制力和稳定性,争取国际区域循环有新突破。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一要紧紧依靠、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动摇,明确改革的战略方向,善于运用改革的办法推动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增强供给的精准性、灵活性、有效性。二要实施好宏观经济政策,挖掘好财政货币和投资消费政策的潜力,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用消费需求带动投资需求,激发民间投资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三要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发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形成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四要发挥有效投资,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五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护市场主体和公民的财产权、产权,巩固降低宏观税负的制度性成果,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激励培育更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建立扶贫脱贫的长效机制。要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消费转变,由制造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变,由制造强国向消费强国转变,形成“中国制造+中国消费”的超大规模市场的新棋局。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实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郑重承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完成,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目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我们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他还强调,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六保”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证。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做到粮食生产稳字当头、煤电油气安全稳定供应,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同时,要在“稳”和“保”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我们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就打开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通道。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和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取决于整个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要确保经济安全必须从战略全局着眼,建立维护我国产业链安全的有效机制。受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出现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和变化,使我们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面临着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甚至断裂的威胁。为了减弱这种冲击和阵痛,我们必须补齐相关短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补齐相关短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积极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我们要科学布局产业链,确保重点产业安全稳健发展;有效提升价值链,提升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力确保供应链,提高产业配套发展能力;协同打造创新链,确保关键产业自主可控;着力构造防护链,增强产业的风险抵抗力。建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效机制的政策,重点应该包括建立维护产业链安全的宏观管理机制,建立维护产业链安全的协调服务机制,建立维护产业链安全的信息畅通机制,建立维护产业链安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维护产业链安全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维护产业链安全的国际合作机制。我们必须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守底线思维,增强危机和国家安全意识。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切实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经验就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为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我们要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要继续强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做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新形势下要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从农产品结构、抗风险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突出优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系统性的概括,实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突出优势:“既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利于促进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不断实现共同富裕。”我们用社会主义来引领市场经济的前进方向,更好地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努力将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结合得更好一些。这就是我们经过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路。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
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强化责任担当,不折不扣抓好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要加强协同配套,增强政策举措的灵活性、协调性、配套性,努力取得最大政策效应。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把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别是当前的“六稳”“六保”要多下苦功夫,疏困和激发市场活力。完善政策执行机制,有效引导多方行为,破除政策执行层面的肠梗阻。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