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而,有些人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认识上存在种种误区和疑虑,对此必须予以澄清。
误区之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供给学派的理论,并不新鲜
西方经济学供给学派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西方国家普遍陷入经济“滞胀”局面,供给学派强调通过增加供给创造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正在我国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也强调从生产、供给入手调整经济结构,但两者的背景存在明显差异。当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是并没有出现“滞胀”,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近两年我国GDP仍然保持了6.5%左右的增速,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西方供给学派理论的翻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
实际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下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现实的人具有多种感性需要,而单个的人能力有限,无法生产多种商品满足自身的多种需要,于是有了社会分工和交换,所以马克思早在《哲学的贫困》中就认为,生产、分工、需要、交换紧紧联系在一起。马克思认为,忽略人的需要导致蒲鲁东很难正确把握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蒲鲁东先生最困难的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他干脆忘记了需求,忘记了任何东西只有在对它有需求的条件下,才说得上多或少。他撇开需求不谈,就是把交换价值和稀少、把使用价值和众多混为一谈。”这里的“需求”实际上就是指人的需要在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表现。针对蒲鲁东认为“毫无用处但极端稀少的东西价格就不可估量”,即所谓“物以稀为贵”,马克思认为:“假定某种产品不仅极为稀少,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可是如果对它没有需求,这个独一无二的产品也是太多,也是多余的。相反地,假定某种产品有千百万个,可是如果它还不能满足需求,也就是说对这种产品的需求非常大,那末这种产品仍然是稀少的。”
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提示我们,生产、分工、需要、交换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互相制约,不可分割。任何商品的“多”和“少”、价格的“高”和“低”都是一个相对概念,它们都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一旦离开 需求,这些概念都是抽象的。因此,马克思认为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供给和需求制约着生产和消费,而需求又制约着供给。所以,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消费制约着生产,需求引领供给,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在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后的今天,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阶段演进的过程中,“需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将不断提升,因此,适时、主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不是照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误区之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导致一大批企业关停并转,将会使中国经济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有些人片面解读这段论述,只强调“三去”,而没有看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包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错误认为我国经济将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结构性”3个字十分重要,这是因为这3个字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结构”与“功能”紧密相连,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事物的存在状况,当量变超过一定的度则会引起事物的质变。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些人的担忧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我们还要看到: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出现新常态的背景下,GDP仍然保持6.5%左右的增速,这在全世界范围来看仍然是一个不低的发展速度,而在调结构的过程中,我们压减的主要是一些产能过剩的产业,这些变化完全在“度”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事物构成要素在空间关系即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事物的性质和功能。这种“结构影响整体功能”的辩证思想实际上在我国古代已有萌芽,人们耳熟能详的田忌赛马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不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反,还能大大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
误区之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抹煞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之间的差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有人提出质疑,认为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生态环境需要,既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两者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抹煞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之间的差别。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目的的差别,弗洛姆曾经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认为,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是一个为人的需要服务的社会。但是,很多人会问:难道现代资本主义不正是那样的吗?”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于“社会主义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认识和实现人的真正的需要,而只有当生产为人服务,资本家不再创造和利用人的虚假的需要时,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这意味着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真正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则是满足少数人资本增值需要的社会。为了资本的增值,资本拥有者想方设法、绞尽脑汁扩大再生产,而劳动者仅仅成为消费商品的工具、资本增值的工具,因此,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物化的社会,是一个目的和手段本末倒置的社会,生产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资本的增值。与此相反,社会主义社会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一个“人是目的”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才能真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生态需要。所以,当下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具有质的差别,两者不能混淆。
误区之四: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会使我国全面进入消费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为了说明当前我国老百姓需求升级的新情况,曾经说过:“我国一些有大量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有效供给,消费者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出境购物、‘海淘’购物上,购买的商品已从珠宝首饰、名包名表、名牌服饰、化妆品等奢侈品向电饭煲、马桶盖、奶粉、奶瓶等普通日用品延伸。”有些人不顾具体语境对这段论述作了片面理解,认为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费者将成为真正的“上帝”,想要什么企业将生产什么,从而使我国全面进入消费社会。
应该看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逻辑的统治下,消费主义业已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意识形态。为了资本的增值,商家不断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要,甚至煞费苦心创造需要,而消费者在消费中感受自己的存在感,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人成为单向度的人,这方面的教训需要我们汲取。但是,人的需要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可以分为“奢侈的需要”和“必要的需要”,“奢侈的需要”即“虚假的需要”,而“必要的需要”即“真实的需要”。
何谓真实的需要、何谓虚假的需要?弗洛姆认为:“人的真正的需要是指那些对于实现人的本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需要。”马尔库塞作了更为形象的描述,他认为在外界引诱下而产生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这些需要与实现人的本质毫无关系,反之即为真实的需要、合理的需要。弗洛姆和马尔库塞的思考值得我们借鉴,这就是人的真正的需要与实现人的生命本质密切相关。唯物史观认为,人的生命本质是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下的自由有意识的活动,是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凡是对于实现人的生命本质密不可分的需要都是人的真正需要;反之,则是虚假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与人的本能欲望相连接的过度需要显然是一种虚假需要,这些需要与实现人的生命本质风马牛不相及。
作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真实需要、合理需要,而不是一味迎合有些人的虚假需要,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本质,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我国经济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措施。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必须排除干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论述,破除各种认识误区,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