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央企高管限薪后将对职工工资提低 业内忧企业反对

      由人社部主导的工资制度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经济观察报获悉,在完成央企高管薪酬改革方案之后,人社部正在着力推进针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职工工资制度的改革。预计下一步,紧随央企高管薪酬改革方案的公开,人社部将出台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和指导的政策性文件。

  其中主要包括工资支付保障立法、工资集体协商专项立法、建立和完善人工成本与薪酬调查及发布制度、建立最低工资宏观指导和评估制度等。涉及到最低工资制度改革,中央2013年已明确短期目标,到2015年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要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

  一位不愿署名的人社部专家认为,工资制度改革是整个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而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很多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普通职工工资偏低,拖欠、克扣职工工资等问题,这将是整个工资改革的难点所在。

  按照人社部的工资改革计划,下一步先行推进的是对国企高管薪酬的“控高”,接下来是针对中小企业的低收入职工工资的“提低”,再往后,才会着手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

  “提低”更艰难

  按照中央的部署,收入分配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提低、扩中、控高”,具体到工资改革,应该遵循的改革原则、改革方向也是如此。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开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之后,外界曾提出诸多看法,认为方案侧重框架方面的阐述,只有“原则”没有“细则”,且整个收入分配改革进程过于缓慢。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等专家认为,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难点是在“提低”,现在国内经济增长缓慢、国家财政收入出现下降,政府通过政策改革,干预市场的能力并不强,依靠企业“提低”的空间也很有限。

  具体到工资改革,所谓“控高”主要是限制国企高管的畸高薪酬,“提低”则重点维护的是中小企业低收入职工的利益。

  从工资制度改革的进展来看,目前人社部方面已经完成央企高管薪酬改革方案,中央在“控高”上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决心。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政治局会议先后对央企高管薪酬改革方案进行审议,11月上旬,国务院又成立了深化国企高管薪酬改革领导小组,并由马凯副总理亲自挂帅,推进整个央企、国企高管薪酬改革。

  前述人社部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从9月开始,央企高管薪酬改革方案已经在较大范围内传达,预计央企薪酬改革方案很快就会向社会公开。下一步,人社部方面着力推进的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工资改革,年内将会颁布的相关政策性文件有《工资支付条例》、《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等,这将有助于解决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的拖欠、克扣职工工资、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现在国内的最低工资计算口径不一,对于如何建立最低工资评估机制,解决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的普通职工偏低难题,人社部将要实施的步骤是,在设立全国性或地区性最低工资委员会的基础上,再经历国家层面对最低工资宏观指导,到地方层面对最低工资评估实践的反馈过程,才能最终在全国逐步统一最低工资计算口径,这样才能逐步建立最低工资评估机制。

  前述人社部专家还表示,最低工资委员会成员是由由人社部门相关人员,科研机构、大学院所的专家,以及工会代表、企业代表、行业协会代表等组成,这样才能多方工资协商机制,确保最低工资评估较为合理、公平。

  成本压力

  最低工资标准是保障低收入职工的基本制度,是政府直接干预劳动力市场、缩小工资分配差距的主要手段,在“十一五”时期,全国各省平均调整最低工资标准3.2次,年均增幅为10%;进入“十二五“之后,全国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幅度明显加快,2011年、2012年的增幅都超过20%。2013年出现回落,增幅下降了3个百分点。

  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今年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增幅继续下降。人社部10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共有17个省(市、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为14.1%。在实施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当中,现在上海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是1820元,全国最高,重庆和贵州最低,月最低工资标准只有1250元。

  中小企业绝大部分都是非公有制性质,是扩大城镇就业的主渠道,在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出现回落的情况下,下一步人社部出台针对中小企业的工资“提低”制度,是否会给很多非公企业带来成本压力,甚至引起很多非公企业的“反弹“,业内的看法并不一致。

  有工信部官员告诉经济观察报,现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中小企业、非公企业老板普遍反映,由于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使得企业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也多次表示,受“刘易斯拐点“到来的影响,劳动力短缺逐步加剧,在加之职工工资过快上涨,最终将压垮中国制造业。

  对于成本压力所导致的上述担忧,人社工资研究所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主任马小丽说,近两年,人社部通过对31个地区的制造业、建筑业等进行实地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工资确实这几年增长比较快,但是没有达到会给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严重危害的程度,也就是说,人工成本上涨不会压垮中国的制造业和建筑业。

  马小丽还表示,在对国内制造业工资成本、劳动生产率的调研中,人社部专家还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巴西等5个国家的制造业也做了研究对比,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制造业的人均人工成本相对较低,还有一定的成本竞争力。

  前述人社部专家进一步分析表示,在新一轮工资改革中,无论是针对垄断行业国企高管的薪酬“控高”,还是对于企业低收入职工的“提低”,乃至整个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最终目的是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而所谓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并不是说每年都会提高工资,而要根据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进行调整,所以工资增长就会有高有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高管  高管词条  将对  将对词条  业内  业内词条  职工  职工词条  反对  反对词条  
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备受关注。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主要数据日前均已出炉,面对复杂...(展开)